“亚洲水塔”缘何遭遇水之殇
2013-04-29王兰兰栗方
王兰兰 栗 方
上篇:天之祸
地理:山高水低,望水兴叹
云南,简称“滇”,因境内的大湖滇池而得名。滇池碧波万顷,风光旖旎,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如同她的简称“滇”一样,云南是一个水资源大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大小湖泊40多个,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等六大水系全部流经云南。
然而,云南水资源丰厚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受云南地貌和地形的特殊性影响,大量流过云南的地表水难以被利用。
从地理构成看,云南是一个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的省份,地势垂直,落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峡谷很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处于峡谷底部的江河汇集,江水奔腾而过,人们要利用起来比较困难。若要把这些处于低海拔的河水输送到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难度很大。水流量极大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等都是这种状况。
云南水资源分布极不平均。云南6%的河谷和盆地集中了1/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对于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水资源极为缺乏。
云南地貌的特点也决定了地表蓄水较难。云南全省面积为39.4万平方千米,但岩溶面积就达到11.0万平方千米,接近全省面积的1/3。这些喀斯特地貌以及峡谷陡坡状的地方,山坡上没有水,水在山沟里,如果出现旱情,取水非常不易。
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74万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石漠化面积达10.5万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14.2%,其中云南省的石漠化面积为2.8万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
可以说,目前云南地表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旦石漠化加剧,地表将会彻底丧失本来就不多的储水功能,造成的结果是更多的地方开始缺水。
气候:冷暖气流难以交汇
降雨的形成需要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云南处在青藏高原东南侧,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属于低纬度高原,由于全球气候以及本身地理的原因,这几年来,冷空气下不来,暖湿气流又上不去,两者不能在云南有效相遇,降水自然难以形成。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也就是南方的暖湿气流无法登陆云南。
二是云南高原容易形成“焚风效应”。所谓“焚风效应”,是指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到山顶后已变得比较干燥,随后又沿着背风坡下沉,致使温度不断升高,空气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难以形成有效降雨。云南省内几条大致为南北走向的大山脉,令云南大面积地区出现“焚风效应”。
三是近几年来自青藏高原的冷高压气流过于强大,强力向下向东延伸,使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被压制。
云南气候分干季和雨季,干季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雨季在每年的5月至10月。干季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15%,而雨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
以往,云南在干季(主要是秋末至夏初)都会持续干旱,但进入雨季后干旱就会得到缓解。最近几年,云南干季降水量逐年减少,2011年1月降水量为32毫米,2012年1月为21毫米,2013年1月仅为7毫米。截至2013年2月底,云南全省有7个县(市)一直没有降水,且雨季降水量大大少于往年。2012年雨季结束的时间,竟比常年提前1个月。雨季降雨的减少,使干季的干旱难以缓解,库塘蓄水得不到有效补充,干旱累计增长,导致整年干旱严重。
下篇:人之过
水利:工程失修加剧用水困难
据云南省水利厅统计,2009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的5514座水库中,大型的只有6座,中型的也仅有183座。特别是近四年,云南省水利投资增幅巨大,建成157座大中小型水库,新增库容14.88亿立方米。云南全省水利投资,从2009年起由过去每年不足20亿元,突破到100亿,2010年突破150亿元,2011年突破200亿元,2012年则达264亿元。
已建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云南省的欠账太多。近四年大干水利,全省人均蓄水库容仍不到全国的1/2,水利工程人均供水能力仅为全国的64%。
在云南省中部安宁市的雁塔村,全村439户人家上千亩的田地灌溉全依赖村里唯一的水库。但该水库已经干枯4年了,村委只能集资购买一台抽水机,抽取1千米之外的河水。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山上的旱地,除了山顶和山腰上的几口水池,再无其他水利设施。
云南自20世纪便开始构思润滇工程和滇中调水工程,前者是修建水库,解决非滇中地区的水利需求,后者是从金沙江引水调至滇中地区,为最发达的滇中城市群供水。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所长段昌群说,润滇工程在布局上并未达到有效的覆盖效果;滇中调水工程也因其复杂性及牵涉的层面过多而进展缓慢。
专家和水利部门认为,解决云南农村用水困境的最好办法是大兴五小水利设施,就是小坝塘、小水窖、水沟、水池等。在20世纪50年代,云南就掀起了兴修五小水利的高潮,但是,经历几十年,云南的水利设施是在吃老本,小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配套不齐,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的困局令干旱来袭时,五小水利比小水库干得更快,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相比以上水利设施,水电站在旱期起到的抗旱作用也很有限。甚至有人说,水电站对水资源的“挟持”,也成为旱情加剧的一大原因。
位于昆明市郊螳螂川上的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该水电站于1910年开工,次年开始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千瓦,主要供应昆明的市民照明用电。100多年过去,水电站已经从1个车间扩容到4个车间,装机容量已增至6000多千瓦。但2009年之后,干旱的影响导致该水电站很少发电,大多时间都在接待参观。
石龙坝水电站依靠的是湖泊水,容易因缺水而停止发电,而其他大型水电站建在大江大河上,不存在类似的困扰。
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云南的大型水电站未带来综合效益,在干旱期间未能有效灌溉农田。因为大型水电站都是建在大峡谷中,干旱时灌溉不了农田。
云南工程性缺水显而易见,解决工程性缺水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有资料显示,近几年,特别是2010年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以来,各级持续加大对云南抗旱的投入力度。那么,投入到底够不够?投入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经济半小时》2013年4月通过采访给出了这样的情况:
正在建设的大坝冲水库新扩建项目总投资2.8亿元,3年工期,2014年完工。资金来源分为,中央投资1.4亿,占50%。云南省投资8400万元,占30%。曲靖市投资1680万元,占6%。陆良县投资3920万元,占14%。一年多过去了,中央投资已经到位,云南省发改委和水利厅,去年安排了200万元,但是现在还没有到位,今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也没有到位。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陆良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5.4亿元,支出却达21亿元,收支严重失衡。既然当地政府出钱困难,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划拨下来的钱,工程部门又是怎么使用的呢?记者翻阅账本发现,这里面不但有会议费、招待费、餐费、管理费,还包括协调费、香烟费、云南省工程水利协会会员费及证牌费等。
除了水利工程,近几年陆良县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扩大“爱心水窖”的建设,鼓励村民自建水窖,将水窖建设指标划到乡镇。同时规定,用于生活饮用的水窖,每口井补贴3000元,生产水窖每口补贴2000元。那么,这些已经建成的“爱心水窖”,补贴资金有没有发下去呢?陆良县大竹园村村支书兼主任王贵荣告诉记者,没有补发下去,原因是资金没有到位。
面对记者的这一调查情况,我们不禁要问,会议费、招待费甚至香烟费诸如此类是否合理?配套资金为何迟迟不能到位?
云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的研究表明,目前,在云南农村民生水利建设中,中央政府对于大(二)型以上水库,投资70%,仍然需要地方政府投资30%;六大江河治理、各种天然湖泊治理,主要由中央政府投资。但大中型水库投资额度高,动辄几个亿,甚至十多亿。“如以10亿计算,地方政府配套3亿元,这对云南来说,无疑是个大数字。”郑宝华说。
资源:浪费和污染雪上加霜
中国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48%左右——这意味着,在传送过程中,多一半的水被浪费。而在发达国家,农业灌溉利用率可达70%。
和中国很多地区一样,农业是云南用水大户,每年用水量高达110亿立方米,而水的利用率仅有40%左右。有科学家计算过,按照目前的灌溉方式,1斤米要“吃掉”1吨水。
落后的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云南省的农业灌溉多采用渠灌的方式,这些沟渠以土渠为主,输水过程中漏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说。
吴玉成进一步指出,“国外大多采用的是喷灌、滴灌等方式,而中国大多以漫灌等传统方式为主。问题不在技术,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还是因为先进的灌溉方式成本高。”
再则,水污染也使得旱情雪上加霜。云南境内有九大高原湖泊,分别为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九个高原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沿湖地区,守着一大池湖水却不能喝,使旱灾雪上加霜。
历史上,昆明人一直饮用滇池水,到了2007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由Ⅴ类水下降为劣Ⅴ类水,属重度污染,昆明人不得不告别饮用滇池水的历史。从民谣对滇池水质变化的描述,可以看出昆明缺水的人为因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 不再。
植被:单一品种的经济林不利于水土保持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的、衍生的、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但是,在被砍伐原生态林改种桉树的林区,村民反映,该林区寸草不生,连蚂蚁都找不到了。
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往往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干旱是自然现象,但肯定与人类的行为有关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社科院院长助理郑晓云研究员认为,干旱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郑晓云说:“砍伐森林会导致水汽难以输送、难以形成降水、土地难以蓄水,于是持续干旱。目前,云南除了短期应急使用存储水和获取地下水源之外,还应该立即停止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尽快修复被严重损害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云南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联合提交给云南省政府的一份材料上,专家们指出:“近年造林多从经济效益考虑,林种单一,有的地方甚至蚕食原始森林,种植橡胶、桉树等经济树种。截至2009年末,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已达368万亩。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5510万亩,减少到目前的2854万亩,下降48.2%。”“长此下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有消失之忧。”专家们警告说。
“从我们使用的年降水量指数可以看到,云南在过去4年没有‘湿月。”中国气象局高级顾问马尔科·格默说:“干旱的持久度和强度都是我们过去60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格默认为,造成创纪录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发生改变。其他因素包括云南出现比以往更为炎热的气候。同时,云南正在失去减缓大气环流变化的帮手。为了刺激当地经济,该地区广泛种植桉树这种更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取代自然生长的森林。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研究西双版纳径流发现,即使在降水量非常小的年份,热带雨林中尚有明显持续的地表径流,而橡胶林中却频繁出现断流现象。研究人员认为,单一林木种植,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病虫害加剧、森林火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研究人员总结速生桉有几大缺点:
其一,速生桉是“抽水机”,对土壤的水分需求量极大,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涵养水土能力差、土地易板结和出现沙化现象。其二,速生桉是“抽肥机”,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量极大,凡种植了速生桉的地方,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其三,速生桉是“霸王树”,对当地原生物种具有极大的抑制性。
但是,云南省林业厅等部门称,云南省桉树面积仅占全省人工森林面积的5%,面积只有354万亩,所谓云南桉树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的说法严重失实。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认为,桉树不是“抽水机”,因为每合成1000克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
谁是谁非,还需要深入研究来证实。不过,对于有效保持水土来说,复合林的种植要大大优于单一林种的种植,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森林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一片森林就是一座天然水库,雨季能够贮存雨水,旱时能够补充地下水。森林变成石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干旱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