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量铁丝的长度
2013-04-29
小明的爸爸在××大厦建筑工地工作。今年3月的一天,小明爸爸从五金店买回一卷细铁丝,已知铁丝密度为ρ,质量为M㎏,可是不知道有多长。小明灵机一动,只用了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圆珠笔就帮爸爸解决了问题。你知道小明是如何解决的?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
2.给出小明的计算公式(用有关量的字母表示);
3.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至少两点,合理即可)
(此题为2012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中个人初赛动手实践题)
答案解析:
1.求铁丝直径:
①量取1米铁丝,将它紧密地绕在圆珠笔上,记下绕的圈数n;
②用刻度尺测出n圈铁丝圈的长为L1,设铁丝直径为d,则:
2.设整卷铁丝的总长度为L:
3.本题的解题思路是,先求出一段已知长度(本题用1米)铁丝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已知长度铁丝的质量,得出整卷铁丝长度。因此,准确求出铁丝的直径是关键,为减少误差,可采用下列措施:
①在测量铁丝直径时,要增加圈数,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在测量铁丝直径时,刻度尺应与铅笔长度的方向保持一致;
③在绕铁丝时,每圈之间应紧密地贴在一起等。
Q:“PM2.5口罩”靠谱吗?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仝 婳
A:进入1月份以来,全国很多地区都被雾霾笼罩着,各地的PM2.5数值更是频频“爆表”。一些商家趁机推出大量的“PM2.5口罩”。但其实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对付不了PM2.5。换言之,在雾霾天戴上这些口罩出门,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PM2.5过于微小,在我们吸气时几乎可以毫无阻挡地穿透这些孔眼粗大的口罩,进入肺部。
真正能防护PM2.5的,要数医用防护口罩。在现行的《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0-2010)》里,对口罩的过滤效率划分出了明确的标准:对于0.3微米左右颗粒(这是最难被过滤的颗粒直径,更大或更小的颗粒都相对容易被滤除,粒径更大的PM2.5颗粒更不在话下),1级防护口罩要大于等于95%,2级要大于等于99%,3级要大于等于99.97%。实际上,它沿用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 OSH)提出的“N系列”相关标准。粗略地说,我国的1级医用防护口罩,对应美国NI OSH的N95,2级对应N99,3级对应N100。
在N系列中,符合N95标准的口罩相对是最便宜的,N99和N100则贵得多。除非有特殊需求,符合N95标准的口罩,即可满足我们日常外出的防护需求了。
Q:使用话筒时,为什么有时会发出短促而又刺耳的声音?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 罗 欣
A:在电子学中,一般将这种情况称为“啸叫”,它既让人不舒服,又容易损坏音箱。
按照振荡形成的原理,一个系统只有在满足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时才能形成振荡。所谓相位平衡条件,就是从扬声器(音箱)发出来的声音又从其他途径返回到传声器(话筒),并且与输入传声器的原声波同相位。只要这些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频率,同时又满足振幅平衡条件,那么振荡就会开始形成。
话筒将满足振荡条件的声音频率成分转变电信号,再经过调音台到功率放大器等设备的放大,然后经过扬声器系统变成声信号发射出来。如果这个声信号经过某个途径又重新回到传声器,那么经过一个新的循环后,信号的幅度就会变大一些。如此不断循环,信号幅度越来越大,就形成了所谓的“啸叫”。简单地说,就是当音箱产生的声音再次被话筒拾取并进入扩声系统被放大,又和初始音相位相同,则两个声音会产生叠加加强,并再次被话筒拾取后放大加强,如此周而复始,便产生了刺耳的啸叫。
在了解了啸叫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找到消除它的办法。比如,可以在建筑声学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正确布置扬声器系统和传声器的位置,使传声器尽可能地不处于扬声器的直达声场内。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把话筒对着音箱或放在音箱附近。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抑制啸叫,还可以采用移频器、移相器、反馈抑制器来抑制振荡的形成,避免啸叫。
Q:染发剂为什么会让头发变色?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刘佳慧
A:染色剂有化学染色剂和天然染发剂两种,现在一般使用化学染色剂。化学染色剂中含有染料、双氧水、氨水和一些碱性成分的物质。当涂上染发剂后,双氧水和氨水会将头发本来的颜色褪去(如果是白发,那就没有退色的过程了),然后氨水和碱性物质使头发丝上出现微小的孔洞,染料小分子和氧化剂会从这些孔洞中渗入头发丝里,这时会发生氧化缩合反应,使染料被氧化成大分子化合物,并留在头发中,这样就使头发的颜色变成了想要染的颜色了。但是,这种方法对头发来说是一种伤害。
Q:吃酸的,牙齿为什么会“倒”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 万丽娟
A: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它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个部分。牙体也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呈半透明、乳白色,其颜色与牙釉质的钙化程度有关,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牙本质是构成牙齿的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侧壁,硬度低于牙釉质。若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牙本质内有许多排列规则的细管,称为牙本质小管,管内有神经纤维。当牙本质暴露后,能感受外界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引起疼痛感。
在医学上,把“倒牙”叫做“牙本质过敏”,主要是指牙釉质遭到破坏,牙本质暴露部分受到温度(冷、热)、化学的(酸、咸)和机械的(刷牙、咬硬物)刺激时,所引起的异常酸痛的感觉。如果长期食用酸性食物且不及时进行口腔清洁,牙釉质会因酸化而受到损坏。同时,食用过硬的东西有时也有可能损伤牙釉质。如果牙釉质有损伤,吃酸的东西时牙本质感受到酸的刺激,就会引起异常酸痛的感觉,导致不敢咀嚼。
并不是所有牙本质暴露的人都会有“倒牙”症状,它通常与牙本质暴露时间和暴露的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