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
2013-04-29杨登甲
杨登甲
从建筑玻璃到精密的科学仪器,从古文物到当代玻璃艺术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玻璃,齐聚一堂,炫丽夺目。置身上海玻璃博物馆,仿佛来到了玻璃的天堂。
一个曾经火、热交融的玻璃工厂,经德国设计师设计和博物馆团队的建设,孕育出一场熔炉车间到艺术空间的非凡转变,成为靓丽时尚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作为国内最早的玻璃主题博物馆,它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玻璃艺术作品。馆内不仅有工匠现场吹制玻璃,进行玻璃灯工工艺表演;还有DIY创意工坊,游客可亲自动手,制作心仪的玻璃制品。
非凡的空间
博物馆的造型就像黑色的水晶魔方,时尚前卫。其外表由U型玻璃经过特殊烤瓷工艺制作而成,每条玻璃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国文字,都与玻璃有关。当你跨入正门,犹如来到了玻璃世界。
临展厅和主馆之间是大型的玻璃装置艺术——彩色斑斓的竹林。穿过介绍玻璃文化的长廊,一楼豁达的展厅跃入视线。从古埃及的神秘容器、到波西米亚精致的饰品,再到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蜻蜓眼、汉代耳铛……空间里展现了玻璃悠远的历史魅力和日渐醇熟的工艺,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种叫“七窍塞”的古代玻璃器具,用途是塞住逝者的七窍,以此希望死者灵魂不散,得到重生。七窍塞非常精美,如同玉石一般。
馆内最有创意的要属“涂鸦墙壁”,由瑞士著名插画工作室Jacques&Brigitte创作。巨大的绘画墙上标着醒目的问句,“玻璃能飞得多高?”“玻璃如何能说话?”问号下的光标分别指向烤箱、电视机、高楼大厦等涂鸦画作。这些壁画都有把手,打开“烤箱”,里面装的是耐高温玻璃器皿;而打开“大厦”,里面则是介绍玻璃外墙的展品和图片。
前往二楼,一栋通体透亮的玻璃小屋尤为引人注目。玻璃屋原是旧工厂熔炉所在地,它既是一座馆中展馆,又是一件非凡的艺术品。小屋侧面展柜摆满各种形状的银色玻璃瓶,每个瓶子下方都有一单词,合起来读居然是一个故事,不禁让人对此馆的创意理念暗暗称赞。
无限的分享者
玻璃博物馆除了向人们展示玻璃的文化、历史、工艺外,它还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近期,馆中正在举办名为“Keep it Glassy”的国际创意玻璃设计展。
涵盖了世界各地50多位设计师、逾200件创意设计作品欢聚展厅。这些作品的共通之处是:用爱设计、用心保护。艺术家AndresBasurb。的破碎玻璃骷髅头、Anna ter Haar的“灰姑娘系列”等,掀起了品鉴玻璃艺术的高潮。
博物馆的玻璃吹制表演很受欢迎,游客能与玻璃工艺零距离接触。表演区干净宽广,摆放着制作玻璃工艺品的器具。师傅从热炉中提取适量玻璃原料,然后放入颜色粉末,再将其放在长管前端吹形、放入模具中定型,经过打磨最后送进火炉,出来后就是一件精致的玻璃南瓜。
除了看表演,在DIY创意工坊,游客也可以选择喜爱的玻璃制品,通过特殊的玻璃颜料在上面作画,制作彩绘玻璃制品。或者预约热玻璃吹制课程,灯工制作课程,热熔玻璃课程,亲自上阵体验玻璃的火与热。
当手拿心爱的玻璃纪念品离开博物馆时,天色已暗。此时博物馆外的LED灯全部点亮,灯光闪耀,如同夜色星空,美感胜过白天。相机咔嚓一闪,博物馆存在机中,更留在了心灵深处……
对话
(方静:上海玻璃博物馆市场、运营总监)
请谈谈玻璃博物馆的运营模式?
方静:上海玻璃博物馆是非营利公益组织、民办私人博物馆。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作为博物馆的发起人和举办人,同时也是博物馆的最大资助方。我们的年报每年三月份左右就会公布在官网(www.shmog.org),公众可以了解博物馆的支出和营收。
博物馆是靠什么方式来提高人气的?
方静:我们的市场推广和营销不是靠传统的密集广告,而是以一种文化和艺术渗透的方式来逐步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首先博物馆不断举办各种展览,如艺术家个展、学院派玻璃艺术展、玻璃音乐会等。其次提升服务质量。2011年底,玻璃博物馆被CNN评为中国不容错过的三大博物馆之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并列。
博物馆除了办展,还举办什么样的活动?又是如何与他人开展合作的?
方静:除了展览,我们还和众多公关公司合作,承办高端的公关活动,如瑞银集团500人晚宴、MOVADO新品发布会、强生亚太创新会议等。博物馆目前只是作为场地租赁方和这些公司合作,这些租赁费用也成为博物馆重要的补给资金。此外,博物馆也不断和慈善机构进行公益事业合作,以体现博物馆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