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五步法
2013-04-29颜霞
颜霞
古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我们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五步法”,即读、品、想、悟、比,现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的教学加以说明。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教学流程
(一)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入
暖暖的,春风抚摸着你的脸,
痒痒的,柳丝梳弄着你的秀发,
春天,总在你不经意间,
来到你的身边!
吸一吸甜润的空气,
尝一尝清凉的甘泉,
春天,总在你留意间
离你而去!
同学们,我们今天追寻诗人的足迹,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一起学习《古诗两首》。
(二)读——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过渡语: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曲精美的乐章,每一个文字都是跳动的音符,让我们反复吟唱,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等。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画出节奏,标出重音。
3.学生朗诵,师生评价。
(三)品——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过渡语:诗歌语言凝练,短短28个字就包含了无限风光,无尽的韵味。因此,需要我们细细咀嚼,对重点词句反复琢磨,不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读书、理解,然后交流(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3.你认为诗中哪个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4.学生思考、交流。
(四)想——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过渡语:诗歌是读不尽的,诗中有画,我们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画中,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
1.再读这两首诗,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中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也可用彩笔画出来。
2.学生读后作画、交流(鼓励学生走出诗句,想象更大的空间)。
(五)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过渡语:诗言情,每首诗都是诗人情感的积淀,你从这两首诗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思考、交流。
2.用自己的声音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六)比——感受诗歌的空间美
过渡语:学习古诗,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这一两则,还要拓展开来,寻求与之相类似的诗篇,从而感受诗歌的空间美。
1.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2.展示与春天有关的诗词。
二、总结反思
(一)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我们说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丽乐章。我们只有反复的吟唱才能体会出其意境、感悟出其哲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己的语感。读时要根据意境,或缓或急、或高亢或低沉,全凭读者去感悟。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一开始诗人心绪茫然,然后失意悲愤,最后心怀希望,感情可谓一波三折,朗读时也要由低沉缓慢再到高亢激昂,诗人那种悲愤之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复杂感情会随着你的读声传递给每一位听众的。我们通过一遍遍地朗读体会,也就不断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
(二)品——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诗中的感情往往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细嚼慢咽”,品出其味。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其“悠然”一词,就将诗人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契,陶然自乐之情写出来。另有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寄”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等都是诗人反复锤炼、集结心血而成。我们只有细细琢磨,才能获益匪浅。
(三)想——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那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诗中有画,很多抒情诗都具有这个特点。我们不妨拿起画笔,去勾勒诗中美好的画面,或在头脑中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边塞奇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新奇、想象奇特,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的春意;白居易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无光”不禁使人想起父母在烈日炎炎之下辛勤劳作的画面。
(四)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每首诗词都是诗人精神情感的寄托,或愤世嫉俗、或忧国忧民、或超然脱俗、或胸怀大志。我们读诗,就是与诗人对话,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与诗人一道忧、一道喜,接受一次情感的洗礼。读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谁不为诗人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所感动?读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谁不为诗人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所鼓舞?读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谁不羡慕“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深厚友谊呢?
(五)比——感受诗歌的空间美
读完一首诗,我们还需要将同一主题或表达同一感情的诗句加以归纳比较,找出其异同,进行比较阅读。如我们学完了《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之后,还可以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雪送春归)以及南宋诗人卢梅坡的《雪梅》加以比较,既扩大了阅读面,也提高了欣赏品位。
在完成以上五个步骤后,我们相信学生一定会对古诗词有更深更透的理解,其获益绝非一两首诗词所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