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4-29杜天江
杜天江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应从小抓起,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使学生善于创新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新的重要条件。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是学生之间要形成和谐、友好、互助的关系。
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创新欲望,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与幻想。因此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使他们善于创新。例如:在学习平年、闰年的判断时,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平年、闰年呢?闰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学生非常好奇,想一下弄清是怎么一回事,这时笔者先讲“一日”“一月”“一年”是怎么来的,然后让学生任意报一个年份,笔者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而当全班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时,这时笔者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闰年的方法,那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二、丰富想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越丰富,创新能力就越强。想象是通过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完“平行线概念”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分别去掉“在同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这三个要点将会产生什么情形?这样学生就可能利用一种逆向思维产生合理的想象。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题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题材,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维,敢于大胆创新。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思考题: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么种?学生知道,每行3棵,6行就是需要18棵,可现在只有7棵树,缺11棵树,怎么种?这个超乎常规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时我把握机会,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笔者出示以下问题:①5棵树种成2行,每行有3棵,怎么种?②7棵树种成3行,每行3棵,怎么种?③6棵树种成3行,每行3棵,怎么种?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发现“公共树”的作用,掌握一棵树有时可顶上二棵树甚至顶上三棵树的不同排法,使上述思考题最终得以解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由此得到培养。
三、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基础教育明确指出通过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质疑是创造之母,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少年儿童天真好奇,凡事都爱问为什么,作为教师应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这种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标新立异,发展创新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依据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笔者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习题:“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长为4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学生按一般思路分析列出(3×4-4×2)÷2、3×4÷2-4等算式后,笔者又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这两种思路摆脱了思维的保守状态,体现了思维创造的美。在解答问题时,教师如果能经常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总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赋予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叶圣陶先生说过:“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要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把握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且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