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特色花境营建方法探讨
2013-04-29邓碧芳刘坤良李仕和
邓碧芳 刘坤良 李仕和
摘要:近自然园林的营建是城市园林未来发展的方向。花境作为近自然园林的一种形式,现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棕榈花园和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的花境特点,总结了华南群落型花境与色块型花境的营造手法,并对华南特色花境的营建提出建议,以期为华南花境设计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指出华南特色花境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特色花境;营建;华南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1-2641(2013)05-0000-00
近自然园林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规划和建设理念,是生态园林建设的模式之一,也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的主要措施和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1]。
花境就是近自然园林的一种形式。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场景,运用艺术手法进行表现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以宿根花卉为主,配以花灌木、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等,表现植物的个体美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以自然带状或斑块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缘、墙垣、草坪或庭院,是园林植物在形态、色彩和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一种造景形式[2]。
华南地区高温高热,植物资源丰富,与华东地区相比,不必担心冬季植物枯落、休眠而景色萧条,但在季相变化与多年生花卉应用方面有一定限制。对华南特色花境营造的探索,无论是打破植物材料的限制,还是配置手法的创新,都为华南园林景观带来了新气息。
1 华南两种特色花境类型营建技术对比研究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花境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林缘花境、路缘花境、墙垣花境、草坪花镜、滨水花境以及庭院花境等[3]。通过华南地区的花境应用实践,本文根据营建技术不同,将花境分为群落型、色块型两种类型。
1.1 群落型花境
群落型花境以植物群落构造为主,空间层次丰富,注重植物多样性与生态性,适合于园林重要节点或者景观边界处理,如入口、林缘、墙垣等,以灌木、多年生花卉为主,是长效型低养护花境形式的最佳选择。小榄棕榈花园便采用了这种营建手法。
棕榈花园位于小榄祥丰北路,由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用于研究和实验的基地,也是园林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示范区。棕榈花园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建于2010年12月,在此主要探索长效型花境形式,北园建于2012年12月,是将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景观特色融于一体的新尝试。
1.1.1 棕榈花园南园
1) 以植物群落为主,强调植物多样性
通过乔灌草的搭配,特别是花灌木或色叶灌木、多年生花卉的应用,并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形成较稳定的植物群落,最终达到长效而又低养护的目的(图1)。
2) 强调立面效果
充分利用植株高度、株型、花序、质感等的对比来营建景观多样性。如按株型不同将植物分为圆冠形、扁平冠形、自然直立形、自然形、匍匐形等,通过不同株型的搭配形成花境中丰富的中景和背景。球形植物如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三桠苦Evodia lepta、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红檵木Lor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花叶榕Ficus benjamina 'Variegata'、孔雀木Dizygotheca elegantissima、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七彩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 'Cooper'、百合竹Dracaena reflexa;扁平形植物如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Aureomarginata'、花叶熊掌木Fatshedera lizei 'Variegata';竖线条植物如绿蒿Artemisia viridissima、花叶夹竹桃Nerium indicum ‘Variegatum、松红梅Leptospermum scoparium、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自然形植物如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玫瑰Rosa rugosa、花叶鸭脚木Schefflera odorata variegata、星光榕Ficus benjamina ‘Starlight、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绿叶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Ti'、娃娃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 'Baby Doll'、亮叶朱蕉Cordyline terminalis Aichiaka、金心巴西铁Dracaena fragrans 'Massangeana'、朱砂根Ardisia crenata、角茎野牡丹Tibouchina granulosa、越南抱茎茶Camellia amplexicaulis、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美花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 'Splendens'、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ceum、锦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 'Tricolor';匍匐形植物如银边草Arrhenatherum elatius var. bulbosum、斑叶露兜Pandanus veitchii、花叶常春藤Hedera helix variegata、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金线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var.pusillus、花叶良姜Alpinia sanderae、地被银桦Grevillea baueri ‘Dwarf、日本鸢尾Iris japonica等。在花境前景配置色彩明丽的花卉如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a、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大丽花Dahlia pinnata、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钻石玫瑰Rosa sp.、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彩虹鸢尾Iris hybrids 'Louisiana'、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三色堇Viola tricolor、白鹭草Rhynchospora colorata、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薰衣草Lavandula pedunculata、百日草Zinnia elegans、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a、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等(图2)。
项目以杜鹃红山茶为骨架树,为了协调,选择以细叶植物为主的灌木与草本植物。以较高的球形木麻黄、球形孔雀木为主要韵律,辅助韵律为黄色球形的三桠苦。采用绿蒿、花叶夹竹桃、松红梅、马利筋、翠芦莉、侧柏等竖线条植物与平线条的金边瑞香有序列地对比丰富节奏。朱蕉Cordylie fruticosa、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等彩叶植物与花卉作为色彩点缀,好比一个个跳音。最后银边草、金边露兜Pandanus pygmaeus 'Golden Pygmy'、花叶常春藤、花叶熊掌木、金叶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Ogon'的有节奏出现,形成轻快的节拍。
1.1.2 棕榈花园北园
华南地区的植物以常绿而多样的叶形、叶质为主要特征,同时拥有丰富的彩叶植物、观叶植物。而华东地区的温带植物以落叶植物为主,季相非常明显,并且部分植物的花期、叶色会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在小榄棕榈花园中,项目组关注到华南、华东植物的这些特性,并将不同区域植物的优势结合起来。
棕榈花园北园主要营造亚热带花园与温带花园景观。因而,在亚热带花园营造中,主要选择乡土植物与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色叶植物以及半荫生植物,以形成葱茏、繁茂的雨林特色。亚热带花境选择了山茶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锦葵科、大戟科、芭蕉科、茄科、紫茉莉科等植物。项目采用了杜鹃红山茶、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琴叶鸡蛋花Plumeria pudica、红桑Acalypha wikesiana、金边阔叶麦冬Liriope muscari Variegata、波斯红草Perilepta dyeriana、弯花焰爵床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粉垂赫蕉 Heliconia platystachys、曼陀罗类Datura spp.、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红花文殊兰Crinum amabile、彩虹决明Cassia javanica、彩叶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龙血树Dracaena angustifolia、泽米铁Zamia furfuracea、龙舌兰Agave americana等植物营造亚热带景观。
通过郁密的亚热带花园便来到豁然开朗的温带花园。通过引种驯化实验,从国内外大量的温带植物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植物品种,将热带植物与引种的温带植物混合配置,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地形塑造、背景衬托、开放空间营造,以及根据植物不同色彩、株型、叶色、高低、季节的对比进行搭配,形成色彩纷呈、四季可赏的景观,在植物材料与配置手法上有所创新(图3)。
棕榈花园北园通过空间对比、植物配置手法对比、植物材料对比等三种对比方法,表现了热带花园与温带花园的差异性。并通过布局于全园的骨架树——乡土大乔木,将两种风格的花境联结在一起。
1.2 色块型花境——以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花境为例
色块型花境以植物色彩变化为主,注重点线面构成,适合于大草坪等较宽敞的空间,以多年生花卉、时花为主。
如果说棕榈花园花境如一首歌,那么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花境就如印象派油画。
首先,在色彩设计上受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主要作品的启发,如图4,作品将白色与红黄蓝三原色相结合,轮廓线条流畅。其次,在构图上借鉴布查特花园(图5)用小乔木、灌木与长条形花卉色块进行构图的手法,在几种花卉色彩斑块交错位置点缀灌木,并采用白色花卉斑块作为红、黄色花卉斑块的调和,形成和谐的构图序列。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花境营建最重要的思路是把植物色彩当做构图颜料,确定好色彩构图后,再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高度等进行挑选,因此首先对花境苗木进行了颜色分类。
红色系:蚌花Rhoeo discolor、大花芦莉Ruellia elegans、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穗冠花、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 、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红月季Rosa chinensis、西洋杜鹃、五星花Pentas lanceolata、三角梅、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石榴Punica granatum、红车Syzygium rehderianum等红花或红叶植物。
黄色系:三桠苦、龙船花、细叶龙船花Ixora stricta、穗冠花、金叶石菖蒲、金边露兜、皇帝菊Melampodium Lemon、彩叶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 var. pictum、黄月季Rosa chinese、黄蝉Allemanda neriifolia等黄花或黄叶植物。
粉色系:长春花Herba Catharanthi、随意草Physostegia virginiana、龙船花、钻石月季Rosa sp.、五星花、红粉三角梅Bougainvillea X buttiana等花卉。
橙色系:马利筋、新几内亚凤仙花Impatiens hybrida、龙船花等花卉。
紫色系:紫花蔓马樱丹Lantana montevidensis、长春花、天使花Angelonia salicariifolia、新几内亚凤仙花、紫雪茄花Cuphea articulate、紫蝉Allamanda violacea、金露花Duranta repens等花卉。
蓝色系:翠芦莉、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巴西野牡丹等花卉。
白色系:白花三角梅B.glabra'SnowWhite'、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天使花、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巴西鸢尾Neomarica gracilis等白花或白叶植物。
杂色系:七彩马尾铁 Yucca aloifolia ‘Quadricolor、花叶红背桂、松红梅、花叶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Silvery Stripe、花叶鸭脚木、马樱丹Lantana camara、银边草、花叶熊掌木、花叶三角梅B.spectabilis'Lateritia Gold'、花叶鸭脚木、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七彩竹芋Calathea roseo-picta、条纹蜘蛛兰Hymenocallis americana等花叶、多彩植物。
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花境以布查特花园为设计蓝本,对比色和协调色出现的节奏变化,以及色彩斑块的大小变化,形成与氛围相协调的韵律。在色彩设计上,以红色为主色调,利用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等对比色或互补色以形成视觉焦点,同时采用橙色、黄色与粉色系色彩作为协调色,以白色作为调和色。在形状对比上,将开花植物与观叶植物相互搭配(图6)。
其次采用点线面构图方法,根据场地空间流动和地形变化设计出草坪线与花境线,场地宽处设计四层花境线,其他为三层花境线,在花境线中划分色块,勾勒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色彩斑块,平均宽2.5 m,长10 m,面积12~25㎡,在色块交错之处点缀灌木,形成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色彩空间。
由于地形起伏,在主要观景区视线通常只能到达第三层花境线,因此在视线所达之处需种植观赏性强、色彩艳丽的植物,使色彩空间更丰富,更有层次感(图7)。
2 华南特色花境营建建议
2.1 总体风格与空间把控
好的花境布局必然建立在对项目总体设计风格、空间变化、立地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构思,从而对整体效果起到画龙点睛与锦上添花的作用。
2.2深入了解植物
无论是营造色块型花境还是群落型花境,都必须深入了解植物。了解植物有三境界:第一境界为辨认出植物品种及其科属;第二境界为知道植物生物习性;第三境界为了解植物的喜怒悲哀,而这一境界非用心者难以达到。因而也只有对植物、自然投入热诚与爱,才能真正做出好的花境作品。
此外还需了解植物在生命周期内的生长空间,考虑到植物未来景观。不能仅以即时效果为目标,而需要为植物生长留有充足的空间。因此,把握多年生花卉和灌木最适合种植密度十分关键,否则几年后植物景观将难以控制,植物生长不良,增加维护和更换成本。
2.3 加强花境色彩研究
加强花境色彩研究,应着重研究植物色彩的重量、明度、和谐的面积比例等。如黄穗冠和黄龙船花相比,黄穗冠更艳丽、飘逸,更适于种植于微地形顶端。
此外,植物花期不同,四季色泽也有所差异,因而,根据不同植物的花期研究花境植物四季色谱是营造色彩斑斓花境的关键,对于色块型花境尤其重要。如,辛亥革命纪念公园花境在设计阶段,将色叶和开花植物品种名录比作绘画的颜料盒,在设计时,选择植物进行配置等就如点取相应的颜料进行绘画。若研发形成相关软件,点击每个色彩,即出现该色系的所有植物的品种、习性、高度等信息,将极大地辅助设计师达到设计意图。
另外花境色彩设计还需要线条的配合,如色块型花境要求以顺畅的线条来表现色彩的流动感。由于植物色彩明度、重量不同,植物配置需考虑多种色彩组合的和谐面积比例,并避免色块拼接处出现尖角和锐角。对于色块型花境的营造,建议采用多年生花卉、色叶植物和生长缓慢的花灌木,否则难免需要精细养护和频繁更换。
2.4 整合乡土植物与引种植物资源,搭建花境植物信息平台
华南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绚丽的观叶植物、彩叶植物、半荫生植物、附生植物等,是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加之一年四季如春,不需要考虑冬季花境凋敝,而需要考虑的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如何选择植物和如何搭配的问题。丰富华南花境植物品种有两种途径:整合乡土植物资源和引种植物资源。因此应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立稳定的乡土园林苗木繁育基地,为营造地域植物景观提供丰富的材料。其次华南地区缺少变叶植物和繁花植物,通过国外引种和国内跨地区引种,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以及采用杂交育种等生物技术,突破植物品种的限制。棕榈花园就是整合乡土植物资源和跨区域引种植物资源的花境实践,提高植物景观多样性,让人耳目一新,同时由于植物多样性增加,可选择的一年生花卉的植物品种增多,从而使项目达到长效和低养护管理的目标。
除了突破植物品种和数量瓶颈外,还应通过总结植物习性、冠幅、高度、种植密度、花期、市场信息、最佳搭配模式等,建立花境植物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大量的植物材料以及配置模式可供设计师选择与参考,便于设计师再创造,这样花境大规模推广才能成为可能。
3 华南花境发展方向探讨
花境在华南地区推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观念限制、材料限制、造价高、养护难等。目前很多居住区、市政道路、广场等大量应用时花,虽然见效快,亦可烘托热烈的气氛,然而频繁更换与精细养护成为最大的困扰。因此长效型低养护花境将成为替代大面积时花的最佳选择。
同时,多样性和创新性是花境营造的特点,针对不同用地条件创造出特色花境,如热带花境、滨海花境、雨水花园花境、混播花境等不同风格的花境形式将得到开拓。
在大面积的滨水护岸与高速公路护坡等地方,混播花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耐荫、耐湿、耐旱、耐盐碱等不同类型的混播花境将越来越普遍。为了营造不同生境,华南地区混播花境花卉选择以及种子配比等,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实验。
另一方面,借鉴宫胁法——在人类干扰地区快速恢复稳定的自然植被的一种方法[4],将森林恢复、群落型花境与混播花境相结合,应用于废弃地绿化、公路绿化和郊野公园等,将可解决兼顾近期与远期景观效果的需求。对于裸露的陡峭坡面,将乡土乔灌木植物种子与一二年生、多年生花卉植物、土壤培养基混合,通过高压喷播于护岸,初期以混播花境景观为主,中后期通过植物演替,以近地带性自然群落景观为主。这种做法将是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一种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玉萍,周志翔.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J]. 生态学杂志,2009,28(3):516-522.
[2] 夏宜平.园林花境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 顾颖振,夏宜平,丁一,等.论花境的造景形式与分类[J]. 广东园林,2006,28(5):17-19.
[4] 王希华,陈小勇.宫胁法在建设上海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2):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