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层次与基本结构
2013-04-29袁银传杜蘅
袁银传 杜蘅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的逻辑层次,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纲领,就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宝贵经验。这三个逻辑层次,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又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严整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层次:基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5-0042-07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即概念、范畴、命题、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本依据,以科学探索和系统回答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理论主题,通过逻辑的形式再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及其固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这一客观历史过程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彼此联系紧密、逻辑层次清晰的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的逻辑层次,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纲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这种一脉相承既是对“老祖宗”的继承和坚守,又有对时代精神的内化与吸收。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承之根基在于其共同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社会理想和理论品质。具体地说,它们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实践观、真理观、群众观,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与发展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检验真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方法。它们具有一致的政治立场,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明确表达:“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都是对这一政治立场的共同坚守。它们具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证,到中国共产党在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指引下领导人民进行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均是对这一社会理想的有力诠释。它们具有共同的理论品质,即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提出,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党的思想路线内涵的不断拓展,都是对这一优秀品质的高度体现。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承之方法不是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当时具体情况形成的具体观点、具体结论和行动纲领,而在将其基本原理、内在精神和科学方法融入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境,并进行创新与发展。就实际成果而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且结合中国国情与实际,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结合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实际,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结合世情和国情的实际,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出现种种弊端的实际,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结合中国“一大二公”体制下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平衡的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诸多新的社会问题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理论,结合中国民主法制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和人们现实的思想状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战略理论,结合中国处于第三世界的现状,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结合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实际,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上述诸多新思想、新理论的提出都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脉”,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之“实”,承于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法”。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继于毛泽东思想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它既承于二者理论的同源性、继于二者生成地域的同一性,又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一方面,从理论生成的方法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一致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就是由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明确提出的。无论是《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的问世,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形成,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以及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经典演绎。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方法论借鉴。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从理论发展的承继性来看,毛泽东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其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就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言,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的理论准备、思想基础主要包括:经济方面。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等;政治方面,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文化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法原则;社会方面,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的各种矛盾,论述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等等。当然,上述思想有的始终贯彻到底,有的发生了偏差。其中有前进亦有曲折。有经验亦有教训。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所以说,“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科学而深刻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外部条件、国际战略、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巩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标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首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三者之间具有重要的逻辑关联和理论同源性。
一方面,从理论的逻辑关联来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映照于时代背景之中,探索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的集体智慧结晶。它们“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工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性命题,在不断总结国内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生形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世界形势与国内局面的新的考验下,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承启部分,既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继承发展,又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作了理论铺垫。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因形成的具体历史阶段不同,故而面临的具体问题、承担的具体任务有所差异。如邓小平理论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重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便认为邓小平理论仅回答了社会主义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仅回答了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仅回答了发展问题。实际上,邓小平理论在重点回答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也初步回答了党的问题,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而且也回答了发展问题,如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党的问题,也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问题,如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亦回答了发展问题,如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重点回答发展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问题和党的问题,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因而。三大理论成果既有生成意义上的并列关系,又在理论内涵上呈现出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递进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
另一方面,从理论同源性来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同源性决定了它们具有诸多共同的理论特质。如在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既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动力原则,又是其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理论的目标定位上,都是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建设时期对此作出的系统回答,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在理论的发展要求上,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邓小平曾就思想解放的重要性问题作出如下论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江泽民在对与时俱进进行强调时也指出:“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理论的基本立足点上。都以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为基点。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尚需经历较长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公平正义状况有待改善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实际,任何理论、政策、方针的提出都不能脱离这一现实,超越这一阶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作为认识的立足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执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成果。在理论的价值诉求上,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根本利益。从“三个有利于”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判断标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其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而在整个体系的逻辑框架之中,又具体包括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等三个既相互区别,又内在联系。且层层递进的子层次。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诸种关系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是科学认识“世界之网”的“网上纽结”,是形成理论观点、理论命题和理论系统化的必要条件。而基本范畴则是对研究对象最为本质的反映,为理论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确定奠定基础,亦是不同理论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所组成。这些概念、范畴既有单个的概念、范畴,也有成对的概念、范畴。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内涵、结构与关系。这些概念、范畴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国两制”,“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借鉴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改革、发展与稳定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是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本质概括和理性提升,为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前提。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概括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这些独创性的成果进行了科学总结和概括。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经典性的表述;党的十三大从十二个方面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五大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概括了其十个方面的内涵;党的十六大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大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刻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等等。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提升。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用以指导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具体实践的重要理论。具体说来,它包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发展程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向上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以“一国两制”为原则的祖国和平统一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使命”的人民军队与国防建设理论: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开放性国际战略和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独立自主外交理论等等。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支柱,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个逻辑层次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宝贵经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纲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实践转化的中介。只有通过这一中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而基本路线又是党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是沟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桥梁,它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总揽全局的总任务、总路线,也是党的其他一切方针政策包括党的纲领的总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和深刻总结,在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并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对其进行重要补充,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位一体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足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的价值目标。
党的基本纲领是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的总目标和总政策而制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是基本路线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是体现基本路线的要求,为实现基本路线服务的。相对于基本路线来说,它是较为具体的层次;相对于党在各个具体工作领域的具体目标和政策,它又是比较高的层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纲领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纲领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社会建设纲领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十条宝贵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这十条宝贵经验就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保障: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八项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和“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亦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方法和共同信念。
以上三个逻辑层次,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又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严整的逻辑体系。
作者简介:袁银传,男,1965年生,湖北云梦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杜蘅,女,1971年生,湖北天门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讲师,湖北武汉,430072。
(责任编辑 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