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教师形象需要重塑
2013-04-29刘魁丽
刘魁丽
职业特征决定职业形象,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形象。
我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春秋时的《尚书》记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拿“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
虽然教师的地位曾一度降至“老九”,可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改善,《教育法》《教师法》等诸多法律都提出“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此前那种威严、清高的形象已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媒体关于教师的报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从正面对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进行高度赞扬,同时也从各个侧面对教师堪忧的生存状况给予关注。但另一方面,对各类教育事件、现象的报道在呈现中国教育体制的相关漏洞和弊病的同时,也反映出某些教师专业素养低下、师德沦丧的一面。媒体呈现出的两类教师形象,一个高大,一个猥琐,如此错乱,让公众无法判断当下教师队伍的真实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已经形成了对教师的刻板印象:一方面,教师乃“人之楷模”,教师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另一方面,在赋予教师道德高尚的特质后,相对忽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物质需求,认为教师就应是重义轻利、以道抑欲的。这成为社会大众判断教师是否合格、优秀的一个主要标准。
正因为这样,不少教师已经失去了界定自己职业行为准则的能力和信心,表面上以固化的优秀教师形象来作为自己的榜样,而内心对于教师职业并无认同感。记得《中国青年报》上曾经发表了一篇教师来信《当老师还有什么意思》,立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教师职业的大讨论。实际上,此次“讨论”并非讨论,而演变为一场教师的集体发泄。90%以上的教师发言充满苦涩、辛酸的味道,虽然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却没有感受到多少光辉与荣耀,相反,被夹在升学率与减负、应试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口号之间,同时承受着来自学校、家长、社会媒体的压力与指责。
“近30年来,公众对学校德育一直不满意,究其因,上世纪80年代认为是德育目标过高;90年代则认为是学生自身存在问题;到了新世纪,大家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教师身上,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出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杜时忠说。
对师德的不满,现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一种情绪。一份调查显示,30.9%的公众认为目前师德状况“较差”或“很差”,还有42.4%的公众认为目前师德状况仅停留在“一般”水平,而认为“较好”或“很好”的只占24.2%。
有专家指出,人们普遍对师德现状不满,以及近年来与师德有关的争议事件越来越多,与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整个教育环境有密切关系。
不可否认,当下媒体对于教师的各种负面报道以及批评,显然有督促教师提高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用意,但被妖魔化了的教师形象与被神圣化的教师形象一样,都远离教师本真的现实生活,也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客观上丑化了教师群体,恶化了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对教师群体形成一种误导,削弱了教师的道德自律感。
其实,教师也是人,他们应该和平常人有一样的道德约束,身为教师,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现在,当教师的社会声望日趋下降的时候,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颠覆教师对其职业本身固有的认识,并引起教师不同程度的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这种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的突出表现就是,“削弱他们对教师职业正当性和崇高性的认同”。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了认同感,谈何专业发展和境界提升呢?
近10年来,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教师心中,教师的观念、行为已经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程改革实验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决定着课改的实施深度,教师的生命状态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品质。作为教育事业的执行者,教师虽不能决定课改的成败,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课改是在重塑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决定着什么样的教育。
笔者认为,注重专业发展、心态积极乐观、身体健康、情趣高雅、生活幸福应成为新时期教师的追求,而阳光、健康、自信、博学、幸福等应成为教师新形象的重要元素。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