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对高校贫困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
2013-04-29王玉珏
王玉珏
摘 要:自信心缺乏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本文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论述了贫困生通过志愿服务可以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提高生活满意度,从而树立自信心,获得身心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贫困生;自信心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学费的增加,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比非贫困生要低,折射出当今高校贫困生自信心缺乏的现状。因此,提高贫困生自信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到一个既能激发他们产生浓厚兴趣又能促使其自信心树立的突破口,将有助于此问题的解决。鼓励贫困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非常适合作为提升贫困生自信的一个突破口。
1概念界定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是由一群具有一定思想觉悟,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的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当今我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实践性公益活动,是奉献社会、丰富人生阅历和提高综合才能的重要途径。
2志愿服务提升贫困生自信心理论解释
志愿服务为什么能提升贫困生的自信心,目前尚没有全面、成熟的理论给予解释和支持。但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对志愿服务的效用机制进行阐释,提出了心理资源说、社会融合说和换位体验说。笔者认为,这种阐释同样可以有效解释志愿服务对贫困生自信心的影响。
2.1心理资源说
心理资源说阐释的主要是志愿行为对志愿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资源说认为,志愿服务享有较高的社会评价,个体通过志愿服务可以改变对自身和自我能力的看法,提升自尊,并从中获取信心。同时,志愿服务带来的积极认知和情感可以抵御如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还有很多关于高校德育和志愿服务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志愿者能从志愿服务中收获到荣誉感、自我认同感、满足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邓蕾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90后志愿者通过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经历获得了满足、快乐、成就等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吴鲁平等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来源有“实现理想带来的快乐、权力感带来的快乐、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得到认可带来的快乐、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归属感带来的快乐、自豪感带来的快乐、与人交往过程中得到的快乐、生活充实带来的快乐”九个方面。这些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志愿服务心理资源说的正确性。
2.2社会融合说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是人与人彼此相互作用的,社会的融合有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社会孤立则会让人感到沮丧、抑郁。志愿活动中通过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提高了这种社会的融合度,得到社会支持,从而获得一种对个体有用的信息和资源,使人在志愿服务中活动获得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2.3换位体验说
换位体验说是在志愿服务能够促进移情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该机制认为,志愿行为通过提高个体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性,降低对自身境遇的关注,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志愿行为的过程强化了志愿者对自身拥有东西的满足感,降低对自己缺乏东西的不满和关注,他们对自身境遇进行评估的参照会降低。例如:个体可能过分关注经济问题,通过换位体验,对自身境遇进行评估的参照群体会由相对高收入群体转变为相对低收入的群体。这样就可以减轻个体过分关注经济问题的倾向,减弱因在经济方面比较所致的负面情绪,进而体验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3志愿服务对贫困生自信心的影响
在对高校贫困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既有经济状况因素、人际交流因素等客观原因,也有消极自我暗示、人格不完善、心理健康水平低等主观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贫困生的自信心。
3.1参与志愿服务使高校贫困生获得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
高校贫困生因为经济问题造成生活上的窘迫,使他们比一般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缺乏自信,并经常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如因为相貌、身高、学识、才艺、能力等有一方面不如别人就对自己进行全盘否定,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正如前文心理资源说所论证的,志愿服务给他们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获得自信的源泉。通过一些志愿帮扶活动,帮助他人并得到一定的认可,他们能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发现自身闪光的地方,那么自信心也会逐步地树立起来,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3.2参与志愿服务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拓展人际关系的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人格的发展应当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其人格阶段理论所描述的“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处于从校园环境转移到社会环境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格发展的关键就是建立情感和寻求人际沟通,从而避免孤独感。特别是对高校贫困生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上的压力要比一般的非贫困生多,有些甚至会出现交际敏感。因受到经济条件的约束,他们只能减少或回避社团活动、集体郊游、班级宿舍联谊等这些活动,然而他们心里又非常渴望与他人真诚地交流与沟通。这种希望与他人情感交流的需要与经济拮据的矛盾不断交织,给他们带来了内心上的折磨,使他们变得敏感而封闭,特别容易在人际交往方面受挫。志愿服务为高校贫困生拓展了一个人际交往的舞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些人中既有一起参与的同学、伙伴,又有各行各业的社会群众,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社会并与他人团结合作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贫困生要学会如何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与群众配合。这使贫困生的口才、处事能力、素质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有助于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使贫困生从中找到归属感,获得情感交流的机会,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发现自我价值,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获得自信。
3.3参与志愿服务提升了贫困生对生活的满意度
经济问题限制了贫困生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他们在知识面、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等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差距,使他们丧失自信,产生焦虑和抑郁。因此,他们在自我价值感方面低于非贫困生。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志愿行为能显著提升志愿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这是因为志愿经历使其更具有移情能力,对贫困生而言,志愿经历增加了自身对他人需要的关注,从而降低了对自身相对经济地位的关注。因此,鼓励并组织有自卑感的贫困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使贫困生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自信地面对生活。
4结束语
高校贫困生是否自信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关心、关爱贫困生发展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到的责任。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在奉献爱心、奉献精力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很多收获。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对高校贫困生而言,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使其在志愿服务中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
参考文献:
[1]王希娟.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儿童及青少年人格培养的启示[J].新西部,2007,(24):276-278.
[2]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15-17.
[3]廖爱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05):116-117.
[4]石伟,李林.志愿行为对个人幸福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07):1122-1127.
[5]刘望秀,虞晓东.志愿服务提升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可行性分析[J].校园心理,2012,10(04):254.
[6]邓蕾.“90后”志愿者在世博会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性收获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49(27):34-35.
[7]吴鲁平,牛茜.志愿者的收获与快乐功效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