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太忙的政府一定不正常!
2013-04-29
“新两个凡是”是上届政府最大改革遗产
问:今天上午李克强召开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据你观察而言,上一任政府对新一任政府有什么经验和启示?
胡释之:我想上一任政府给新一任政府的一个最好启示,就是我去年总结过的,叫“新两个凡是”,即“凡公民能自决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谈到上一届政府“五年中分两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98项。”这是很大的一个功劳。评价政府工作成绩,很多时候不是看多干了什么、新干了什么,而是看少干了什么、不干了什么。取消审批,好多部门的官员变得没事干了,政府变得无为,但对一个转型经济来说,对一个从全面管制的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这种无为其实是最大的有为。政府收住自己的手,就释放了市场之手,收住自己这只看得见的小手,就解放了市场那只看不见的大手。所以我认为这是上届政府的最大改革遗产。这次李克强答记者问,一上来就重申了这条原则,讲“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这就是很好地继承了遗产。
改革其实不是说需要政府要去改变别人的什么东西,不是说企业有什么问题需要你政府去帮忙解决,或者说老百姓有什么问题需要你政府去帮忙解决。而是要改革政府自己,要管住自己的手,收回自己的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也就是自我革命。这是很难做的一件事。
为什么难?官员过去之所以爱管,不排除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该管,但更多时候其实是觉得这是一项权力,我管住你,你就得通过贿赂啊、寻租啊等办法来赎买我的权力才行,也就出现权钱交易的腐败。这些管制权是在市场上是有价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大发展,价钱变得越来越高。
你现在要让有关人员放弃手中的这些含金量这么高的权力,这确实是很痛苦、很难下手的一件事,用李克强的话说叫割腕,“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所以这些改革你听起来可能感觉挺简单,不就是让官员闲着不干事了吗,又不是给他加活,好像是挺简单的一件事,但其实是最难办的一件事。这才是真改革,真正见刀见血的改革,所以这种改革经常会走样,经常会换汤不换药。李克强这次讲得很好,虽然难,阻力大,但还是要坚决改,因为不改不行了,为了国家的前途,必须对小部门利益下狠手,不能蒙混过关,必须真改。
汪洋这次从广东到国务院当副总理,也是件好事。广东的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就是汪洋的功劳,有很多的自我革命经验。我相信有了正确的理念,有了强大的领导力和行动力,这些改革还是很有希望达成的。“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而且这些改革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别看简简单单的只是政府少干事了,但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就像深圳和珠海搞新营业执照,这对掀起中国的新一轮创业浪潮至关重要。
当下最紧要的就是把这些改革,这些试点尽快在全国推行,在上一任政府已经开始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成为新一任政府的改革红利。李克强说,“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这是最实在的一条改革,力度不小,但还可以更大些,再多消减个三分之一。
城镇化千万不能弄成四万亿翻版
问:我们看到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说,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你怎么看城镇化?
胡释之:城镇化还是要依托改革,千万不能弄成四万亿的翻版,不是靠政府扩权去推动,而是要靠政府收权去保护自发的城镇化。乡镇企业,过去邓小平形容是异军突起,就是政府没料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不是说政府主动干了什么使得农村工业化了,而是政府少干了一些事,在意料之外,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你管得少了,它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了。
城市是一种扩大的市场,一种密集的市场,大家如果觉得聚集起来对自己有利,大家就会自然地集聚起来,根本不需要谁去逼,谁去催,只需要你减少对他的束缚,把以前绑住他的那些让他不自由、让他没法自由聚集的束缚取消掉,自然而然地就有可能城镇化了。他如果有了自由,也不聚集,那说明在他看来还不到时候,那政府也不能去逼他聚集。
所以城镇化的根本还是市场化,还是去管制化,还是政府少干事。城镇化这词我总感觉没有城市化这词好,就是因为丢了市场这个关键点,市场和自由才是城镇化的灵魂,而不是城市面积和高楼大厦等等看得见的物质的东西。城镇化背后是一些无形的、制度上的、理念上的、执政观上的变革。
比如土地制度,这次李克强依然强调了耕地红线,但有一点改进是没有强调具体的数量,没有再强调18亿亩,这就是减少对农民的束缚,这就是真正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来决定这个土地用来干嘛,他愿意用做耕地还是愿意用做别的用途,决定权交给农民自己,而不是政府给他定,说他的土地只能用做耕地,这不是尊重产权,而是损害产权,这不是保护农民利益,而是损害农民利益。
另外还有户籍改革,倒不是说要给农民什么平等的特权,而是要减少对他们之前的那种歧视,让迁徙更自由。跟取消审批一样,不是说政府要对农民进行什么样的改革,而是政府要对自己进行改革,减少自己对农民的捆绑,这才是城镇化的大道理。税务局太忙的政府一定不正常
问:我们还看到李克强表示说,今年1、2月份,中央财政增幅只有1.6%,要再保证高增长不可能了,你怎么看这一表态?
胡释之:财政收入增幅减小,就说明政府从国民那里收取钱财的速度变慢了,这是太好的一件事。我们看过去,财政收入增速老是超过GDP增速,造成国富民穷的很不正常现象。税务局太忙、税务局业绩太出众的一个政府,一定不是一个正常的政府。税务局的人越少,任务指标越低,干的活越少,才越是一个正常的政府,才越是一个廉价的政府。
取消审批,减少户籍束缚,改革土地制度,以及减税,这些都是一个改革政府需要做的事情。至于说政府自己过得紧不紧,比如说你是愿意用少的财政收入养很多的人过紧日子,还是说愿意用少的财政收入养少一些的公务员过松一点的日子,这都是政府自己可以内部探讨的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在乎的是我的税会不会减少,政府从我这儿取走的收入会不会减少,我能够自己掌控的收入会不会增多,我的税后收入会不会增多。
最理想的是减税,财政收入减少,同时政府也精简一下政府机构,减少一些公职人员,这样的话,政府工作人员也不需要过得紧巴巴。你集中干你该干的事,少于你不该干的事,这样的政府反倒还变得更有效,既廉价又有效,性价比大幅提升。最糟糕的就是财政收入很多,但是养的人也很多,政府的人还整天叫苦,说工资太低,而且干的事又太多,对社会、对市场干预太多,两败俱伤。所以财政改革的关键一个是减税,—个是减人,减少政府职能。
行大道就是继续改革
问:你对本次的发布会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对新一届政府有什么样期待?
胡释之: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克强讲他自己的经历。而且从他自己的经历中得出一条理念,就是要行大道。我想对于李克强来说,他认为的行大道应该就是改革。去年十八大过后,他一上来就讲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我想这应该也是他认为的中国的大道和正道。
新一届政府的大道,以及中国的大道就是继续改革,给老百姓更多自由,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释放出来的能量是会超出想象的。李克强说他自己是在田头锄地的时候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你想想,要是不改革的话,像他这样的人也就只能当农民,只能在田头锄地,这是多大的资源浪费?有了改革,解除了对农民的束缚,他能够享有他劳动付出的成果,农民很快就脱贫了。老说扶贫,农民有头有脚,有地有资产,根本不需要谁扶,只要你解除对他的束缚,尊重他的产权,他自然而然就富起来了。说什么改革使亿万农民脱贫,不是说政府给了农民什么东西,而是说政府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减少对农民的束缚。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政府减少之前的那些错误的管制,还老百姓以自由,老百姓很快就能焕发出能量。老子在《道德经》里就说过,“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执政者当牢记。
所以改革其实是改错,改掉政府的错位,卸掉错误装在政府身上的手,使老百姓自己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使每个人自己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权力的人一想到多干几件减少自己权力的事,就能改变多少人的命运,就能让多少以前被束缚的精灵走上追求幸福的自由道路,能不激动万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