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常在
2013-04-29蒋慧妍
蒋慧妍
我突然发现,那些山总是静静地屹立在蔚蓝的晴空下,却从未老去。
——题记
还记得孩提时期,那些山便已经存在了。它们屹立在远方,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宁静祥和的小山村,似一道翠绿的屏障。春天,山上的树都挺直了身子,抽出新芽;夏日,那满山的树长得越发得青翠茂盛。我总爱倚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山发呆,想必在那茂密的丛林深处,定有许多蜂蝶与寂寞的树儿相伴吧。秋天的早晨,雾气爬上山顶,远远瞧去,还以为是山缺了一角呢!我只听说秋风来了的时候,树叶会变成金黄色,从空中徐徐飘落,却从未曾真正见过那般凄美的景象。总算盼到了冬天,我心想着在这瑟瑟寒风中,那些树就算再坚韧也该变秃了吧!不曾想,那抹绿竟依然像往常一样贴附在叶子上。那时,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叶子不会变黄,它们不是早就应该从树上掉下来吗?”妈妈说:“因为它们舍不得离开那片青山呀!是山哺育了它们,让它们生,使它们绿……”于是,从妈妈那里,我学会了一个词——“青山常在”。
这使我联想到了妈妈,她倾尽了青春与精力将我抚养长大。她好比一座大山,没了妈妈,也不会有我这片“绿叶”;但也正是我的到来,才让妈妈这座“山”增添了一抺绿意。因为我,妈妈的容颜一点点老去,但她对我的爱却不曾消退一丝一毫。我知道,那如春雨般细腻的感情已像青山一样常存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老去。
外公也是如此。听妈妈说,外公对我疼爱至极,只可惜在我六岁的时候,他便与世长辞了,我对他的记忆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多后悔当时没能把外公的样貌再记得清楚些,而现在我又多么希望外公能如青山般长存,这样我便时时刻刻都能看到他了。我想,外公一定把他对我的那份情都注入到大山中,不论秋风萧瑟还是白雪纷飞,这份情都不会淡化,只因它已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那片风景。
我终于明白了青山不会老去的原因,那是因为它与绿树之间不可割舍的情愫。绿树为了回报青山,不忍变为黄色;青山于是长驻,是不舍得让绿树与自己一同消逝。这两者的微妙关系,正是我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完美诠释。妈妈为了我,像青山一般,尽自己所能使我茁壮成长;而我为了报答妈妈,也定会努力向上,汲取更多营养,让妈妈如青山般青春永驻……
十几年过去了,远处的山依旧矗立,而我也不再迷茫,因为我明白青山是不会老去的。
【指导教师:洪玉泼】
特色点评
本文作者构思巧妙,开头部分看似写青山与绿树的关系,实则为写母亲与自己作铺垫,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两者在作者笔下竟呈现出另一番新意:“青山常在”是因为绿树常青,绿树常青是因为有山的关怀。推而广之,山与树是用来表达母亲与自己的相互依赖关系。文章娓娓道来,似涓涓细流缓缓流入读者心中,让人倍感温馨。
拾阶而上
文章前几段以写景为主,旨在通过对景物特征的阐释来抒发出人物的真情实感,但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是显得过于平实。如果能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行文的话,文章的立意将会更为深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