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写作中的软硬搭配
2013-04-29米恭
米恭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外焦里嫩、软硬搭配适度的食品往往很受人们的青睐。新闻写作也同理,软硬搭配起来才能更受读者喜爱,才更具有可读性。
新闻作品有软新闻和硬新闻的区别。软新闻一般指人情味浓、写法轻松自如、很具亲和力和可看性的社会新闻。近年来,很多新闻媒体在这类报道中很注重这样的写法,力求让读者在新闻的“软环境”中产生共鸣,以此抓住读者的心灵和眼睛。很多地方的党报也在新闻的“软处理”方面下很多工夫,动了很多脑筋。比如在一些党政领导的活动报道中,注重特写型或现场型导语的使用,先把读者带进生动的“现场”中,在这个轻松的“软环境”中吸引住读者,然后再添入一些硬新闻,如此,以软带硬,先软后硬,以景夺目,使硬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软处理”。这种软硬结合的手法,会更受读者欢迎。
其实,新闻写作中的软硬搭配,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作者在写作形式上更加追求生动活泼,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追求形象化,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表现人的感觉。
实践证明,在新闻写作中注重软硬搭配的写法,就是为了能使新闻作品更能符合读者的“口味”,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换句话说,在“硬新闻”中巧妙地加入“软佐料”以辅之,会使之更具可读性和亲和力;在“软新闻”中加进不能“丢掉”的“硬成分”,不但可以获得上级宣传部门的认可,还会使新闻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软硬搭配的写法,会使新闻信息文本显得生动形象,感觉效果强烈,读者才会买账。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才能做到软硬搭配,有什么有效途径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
第一,在导语中引入特写型或现场型写法。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固然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开头就是一副“呆板面孔”的缺陷。而在导语中引入特写型或现场型的写法,注重对新闻事实的个别特性作细腻描绘,包括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道描写等,则可有效规避这个缺陷。事实上,这种生动的导语写法往往都是以新闻事实中的具体场景、现场画面、人物对话等感觉新闻的要素为主导,让现场说话,让感觉说话,非常具有立体感,能迅速让读者感同深受,甚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而能快速抓住读者继续阅读新闻的兴趣。
第二,在硬新闻中要善于运用丰富乃至具有风趣、幽默感的语言。就风趣、幽默而言,本就存在于新闻事实中,如果通过细致的观察,善于捕捉而且能够挖掘出硬新闻中风趣和幽默的细节,然后运用到位的语言来表现硬新闻,而不是新闻事实、自然形象的机械照搬。懂了这一点,作者在描摹新闻事件客观形态时,就不会去机械地照搬,也不会被事件干巴或硬质的表象所迷惑,会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寻找信誓旦旦的最佳角度和部位,加以风趣和幽默地处理,来反映事件的本质,表现作者真实的感受,这样,无疑就能使硬新闻得以可读性较强的“软处理”,使新闻硬中有软、软中有硬,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第三,选择适当和有新意的角度作为新闻的切入点可以使硬新闻变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毫无疑问,新闻姓“新”,新闻就要发现新事物,宣传新思想,总结新经验,阐述新观点。尤其针对硬新闻,要在采访中收集很多新闻素材后,沙里淘金,独具慧眼,精挑细选,把那些新闻价值高的,有新意的新闻素材挑选出来,然后再从中提炼出最具新意的新闻切入点。如此,就可以使新闻由硬变软。这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寻找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时代本质的结合点,因为时代特征是凌驾于任何一个新闻事实之上的;其二,要准确地揭示和拿捏住新闻事实的本质,因为新闻的切入点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产生、提炼的,但绝不能拔高或歪曲事实;其三,要把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新闻写作切入时尽量表现出来,也就是要回答广大群众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责任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