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丛林社会

2013-04-29张庆生

数字商业时代 2013年5期
关键词:黄洋投毒复旦

张庆生

“感谢当年室友不杀之恩”的言论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乃至人们口头迅速传播。

复旦大学学生黄洋被室友投毒致死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反应,在当今中国具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题为“相煎何急”的媒体札记中记录了这一事件酵生裂变的全程,从其辑录中,可省察复旦案引发的诸多不同视角里的惊讶之思悲悯之想。“昨天微博上浩如烟海的评论中,有一条令人潸然泪下,即‘复旦今天失去了两个宝贵的学生,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投毒者。”

学者羽戈也说:“与朱令一样,黄洋是名校的学子;投毒者疑为其室友,同窗之谊,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现实不是童话,dream如琉璃易碎。28岁的黄洋,以及当年仅21岁的朱令,在最美好的华年,迎来了命运的冰点,对此,难道只能感叹天妒英才与红颜?”“你可以说朱令与黄洋的悲剧,出于偶然,像投毒者这样的恶棍,寥若晨星,撞上了,你只好认命。但是,谁天生就是恶棍呢?谁会把铊和N-二甲基亚硝胺时刻揣在口袋和心中?尽管我们不再指望教育来杀毒,至少,它不能滋长毒素。”

学者黄集伟也在他的著名专栏“一周语文”里分析说:汉字“室”为会意兼形声字,《说文-宀部》的解释说,室,实也,从宀,从至,本义为人所安息的堂内的房间,引申义有房屋、家庭、计量家庭的单位、妻子、皇室、机关学校内的工作单位等。

从今天的黄洋事件到当年清华大学的朱令事件,甚至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早前著名的马加爵事件,等等,发生在大学校园寝室里的恶性事件,其可怕性、恐怖性恐怕早已越出校园,弥漫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兄弟阋于墙,到同室操戈,再到投毒,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睡于你卧榻之侧,也许和你笑脸相迎的室友,会在你的身后、在你睡梦里,谋划着如何将你置于死地。从复旦到北大,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未来社会的主人公,竟然信奉如此的道德法则,一想到此,怎不令人汗毛倒竖,脊背发凉?所以,“感谢当年室友不杀之恩”,看似戏谑,实则是齿冷乃至庆幸。从《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到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厚黑学或者说腹黑术的蔓延,正在把我们的社会和族群变成丛林动物,所谓的出门就是动物园,进而退化成宿舍就是屠杀场。

央视某著名播音员曾经在当年著名的经典栏目里,用他充满磁性的声音描述过东非大草原上的早晨画面:

当早晨的阳光洒满东非大草原,羚羊第一个醒来,它的第一个念头是,快跑,否则就成了狮子的早餐了。而狮子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快跑,否则就抓不住羚羊了,没有早餐就只有饿着肚子了。

这就是自然界的丛林法则。

而与此对照的一个故事是,两个人去森林里打猎宿营,结果一头饥肠辘辘正在寻找食物的狮子冲了过来,两个人开始拼命地逃跑。其中一个边跑边匆忙中穿跑鞋,另一个就劝他,你不要穿跑鞋了,你跑得再快也跑不过狮子。另一个说,我不用跑过狮子,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这就是丛林社会的道德法则。

以邻为壑,与人为敌,人人自危,黄洋事件、朱令事件、马加爵事件,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演绎着前面的道德逻辑的推理。

学者梁文道曾经写道,他说自己曾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走过,发现中国内地的很多机场里都会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机场书店的电视机里,总在播放一些穿红色西服的所谓企业导师的演讲,而他们演讲的所谓内容,几乎清一色的是所谓的狼性文化。他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景象。如果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把自己变成狼之上,那我们回眸之间,看到的将不是笑脸,而是阴森的目光和阴冷的牙齿。

从和谐中国到美丽中国,前提是这个民族美丽丰盈的心灵建设。没有美好的道德和心灵,这个族群只能回到丛林里去厮杀。

猜你喜欢

黄洋投毒复旦
基于样本原生特征的投毒防御方法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工作记录
我与我妻的婚姻魅影:一个奇怪的“舅舅”
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反思我国的死刑制度
投毒凶手
把投毒看作“开玩笑”是情感荒漠化表现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
Kaminsky域名系统缓存投毒防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