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命中的奇幻浮岛
2013-04-29双习
双习
李安导演的新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据说口碑极佳。的确,只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难发现它的魅力所在。很多网友评论,电影最动人的一刻在结尾处,Pi和老虎疲倦地从昏迷中醒来时,Pi努力支撑起身子,希望一同漂流的老虎能回头看看他,以示道别。遗憾的是,老虎头也没回,径直地走在白白的细沙上,踏进身前的丛林里。看到这一幕,想必很多观众都不禁流泪。不得不说,除了高超的3D技术、瑰丽罕见的夜间海景、一人一虎的猎奇情节外,这部电影给我们更多的,正是这种对人生和信念的思考空间。
电影改编自加拿大小说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看小说时,便惊叹于作者的广博学识及绮思丽想,很难想象它竟被演绎成一部电影。故事大概说的是一个名叫Pi的少年,由于海难,意外地与一头450磅重的孟加拉虎同处一艘救生艇上。他既不能把老虎推下水去,因为老虎是游泳健将;也不能用武力把老虎灭掉,因为根本不是它的对手。而唯一的方法就只有让老虎活下来,一起漂流。在整个与虎为伴的过程中,Pi得到了很多人生启示。比如,他发现,在喂养老虎的过程中,他也消除了空虚寂寞,甚至也因此得到存活的意义。日复一日,他们终于飘到了彼岸,整个故事也结束了。
当然,在最终到达大陆前,Pi和老虎还去过一个奇幻的浮岛。这是个什么地方呢?
这个岛可以说是电影中非常神奇的一个地方,因为无人知晓它究竟在哪里,后来也没人再到过此地。Pi醒过来就发现了它,也发现了岛上异常美艳的树。这些树皮浅色、树叶繁茂的树,仿佛翡翠一般,与其他树大不相同。而且,岛上还有着成千上万又小又萌的狐獴。于是,物资丰美的岛上生活,足以给饥肠辘辘的Pi和他的老虎同伴补充能量了。
听上去神仙福地一般的美境,为何还要离开,回到人间呢?就连起初的Pi也打算在岛上度过余生了,但后面还是让他发现了某个大问题。一天,他在树上剥开一只“果子”,发现在许多叶梗的包裹下,藏着的竟是一颗人类的牙齿!联合其他观察,Pi惊讶地意识到,这座浮岛其实是座食肉岛。它之所以是食肉岛,并不是因为岛上生长着食人花那样可怕的植物,它不过是一座平凡的岛。问题在于,随着时日的渐长,倘若人一直生活在那里,以吃不完的海藻为食,以可爱的狐獴为生,那么,到了某一天,人还是会死亡,继而全身都被分解。到最后,就只有牙齿会剩下,作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想到这些,白天明媚可爱的海藻,在夜晚显出其可怖的一面。正因如此,Pi决定离开浮岛,回到同类中去生活,即使丧生大海也比在浮岛上苟活要好。
片中的浮岛,让我想到另一部同样奇幻的影片《大鱼》里的一个小镇。那个小镇同样宁静祥和,有小河、青草、诗人,还有午后闲暇的时光。但是,性好冒险的主人公还是离开它,继续那充满了未知的旅程。
不难发现,对浮岛和小镇来说,外表的美丽和潜在的危险,无疑是二者的寓意所在。不论是浮岛还是小镇,都足以给人提供安逸的生活,但人生仅止于此就太可悲了。这正是为何电影中的人物都不安于现状,即使艰难也要继续下去。
然而,生活中被各种“浮岛”吃掉的人却不胜枚举,近来众所皆知的柯达公司便是一例。柯达公司虽然发明了数码相机,却一直依靠着传统业务的成功和光辉,迟迟不肯转型,结局只好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要说创新意识不够,柯达早就想到了,就连数码相机都是它发明的。问题就在于它不肯前进,总以为“浮岛”上有吃不完的海藻,岂不知终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吞没。须知,繁荣的现状太容易迷惑人了,它让我们松懈,让我们驻足不前,最后却无情地将我们毁于一旦。
电影主人公的名字Pi,指的是希腊字母π,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是我们的人生没了精神和希望,只是像π这样一直单调地继续下去,那该多无趣啊。想想自己的生活吧,你是否也在一个“浮岛”上,安逸地吃着海藻呢?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