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人文记忆 重建村落文化

2013-04-29李季张东辉

中外建筑 2013年5期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李季 张东辉

摘要:本文分析了域中村改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现有改造模式的弊端,意图通过对村民行为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性分析得出套能够重塑人文记忆的城中村改造设计手法。使改造后的城中村安置小区里,充分考虑到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们心目中共同的认知场所。使人们在心理上成为社区的主人,延续人文记忆,重建村落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人文记忆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99-03

1

前言

城中村改造问题是目前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完全铲平、原地重建的简单机械式的改造方式弊端的显现,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如何塑造人文记忆必然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 城中村改造的问题

2.1城中村改造的背景

我们的城市一直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运动。历史街区、老城区,或是城市中一些有活力的街坊,都曾经被有些人认为是城市中最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地方。他们有的被打着保护的旗号进行“更新”,有的仅仅成为了盈利的噱头,更大多数的被大规模拆除重建,在新地图上彻底消失。多年之后我们才认识到我们的行为破坏了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而现在大家的矛头纷纷指向一个中国特有的街区,叫做“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特殊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城乡的二元体制。简单来说,由于城市的土地是国家所有,而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在城市的急速扩张中农村被城市所包围,集体土地变成了国有土地中的孤岛。由于缺乏相应的措施,城中村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和社会问题,呈现出的形态风貌和结构特征与城市反差强烈,受到了很多的质疑与批评。目前全国各地的域中村都在经历着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改造城中村的相关计划,很多地方政府都下决心尽早解决城中村这个复杂的问题。

2.2现有改造模式的弊端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各方利益相互冲突碰撞的变革过程,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由于追求市场利益的最大化,在现实中常常采取推倒重建的方法,许多城中村项目中的所有建筑在地球上永远消失,造成城市文脉的断裂、记忆片段被抹去,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失忆”。

每个地域的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特点,这是一个地域表明个体差异的重要特征。城中村作为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其地域性和场所精神如何被保留与传承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城中村的改造在完全铲平原有村庄痕迹的同时也遗失了很多东西,使城市面临千篇一律的状况(如图1)。建筑形态的均质化和趋同化导致地域文化严重缺失,城中村的居民也面临着严重的“记忆危机”。

人们有时的破旧立新却容易矫枉过正,不知不觉中破坏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人们可以在几个月内使高楼平地而起,但却很难在废墟上重构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而人们往往在真正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与后悔。也许,目前处于危房状态的城中村会不留一点痕迹的离我们而去,到那时,定会有人像追悼香港逝去的九龙城那样扼腕与叹息。

如何在城中村改造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出符合居民原来的生活习惯的社区环境,同时达到更好地保护、继承、弘扬地区城市传统文化的目的,进而实现与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是城中村改造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 传统城中村的特点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美化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改善城中村恶劣的生存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才是改造的根本目标。以使用者为出发点,设计不仅要满足村中居民的生活需求,更要满足其精神需求等各个方面。创造村民愿意参与的空间,满足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对空间的要求成为城中村改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城中村改造由于涉及到原有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新的城市环境的融合,空间环境承载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村民原有的生活、习俗、信仰等都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发生并被承载。虽然城中村的村民告别了几百年来的农业经济,但是许多行为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性仍被保留了下来。但许多这样的重要场所随着城中村改造而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村民的行为心理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在城中村改造中需要注重居民原有的生活、文化、历史、宗教等要素,设计出满足居民原有行为习惯的日常活动场所、集会场所、祭祀场所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使村民与空间环境有更深层次的互动。

祭祀建筑体现了一个村子的凝聚力。像祠堂神龛这类具有凝聚力的场所往往承载着村子的历史,是村子的精神中心(如图2)。几乎每个城中村都有自己的祠堂,而如今这类场所因为现有改造模式而面临着永久性的消失。

集市是人们有剩余产品后进行交换的地方,是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大多数城中村依然保留着赶集、庙会等风俗习惯(如图3)。但由于现有改造模式并没有给村民提供这样一个空间场所,不仅影响到村民的物质生活,更有可能使这样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的城中村内彻底消失。

聚会场所是村民日常生活中最经常停留的地方。自从农业经济开始,农闲时人们经常坐在院落中或是广场上喝茶聊天,搓麻打牌。变为城中村后,耕地逐步消失,农业经济逐步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租赁经营,这样的场所更是人们度日的好去处。聚会的场所承载着村民的许多感情及生活习惯,而随着城中村改造这样的场所也在逐渐消失或向茶馆、会所等室内空间产生置换。

域中村更新要在历史积淀而成的城市现状基础上延续进行,因此,它不可能脱离城市的历史和现状。所以例如祠堂神龛、广场、集市等原有空间怎样通过新的空间塑造方法得以传承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4 城中村改造的设计手法

域中村改造应该尊重历史,以使用者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我们可以把其他学科对当地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运入到设计中。通过充分发掘城中村传统地域文化,适当借鉴传统建筑形式,灵活运用其自身地域符号,使村民通过片断感受到整体,达到再生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效果。我们只有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营造出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空间,才能保持城市文脉的连续性。在保护好历史地段环境真实性的同时,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使新旧元素互相融合,创造出具有历史认同感和现代感的城市空间环境,给城中村注入活力并体现时代精神。

“街道+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组团院落”的空间模式符合城中村原有的特点。

4.1街道空间设计

城中村在改造前,已形成由沿街底层住宅出租为小商铺的形式形成小型商业街,不仅成为城中村居民商业活动中心,也成为村民生活的中心。在改造后可考虑建成有一定文化特色的亲切宜人的步行商业街。沿主要道路安排商业及公建,形成商业街,商场门外橱窗门前可设座椅,结合花坛边沿设置可供休息交流的小空间。在街角处可设置小商店、餐馆或室外茶摊等。房顶上可以设置休闲的绿地景观,形成立体的交流空间。继承并发扬街道生活的同时,为集市、庙会等传统活动提供空间和环境(如图4)。这种方式既继承村中原始文化特色,又满足村民经济、生活与情感上的需求。

4.2广场绿地设计

传统的“村口”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场所,以往承担着村中集会、红白喜事等特殊的功能。空间较为开阔,再加上有一些标志性的构筑物,“村口”自然而然成为平日里村民聚会社交娱乐的主要场所。经过调查,如今城中村村民仍有聚集在“村口”聊天的习惯。

城中村改造中一方面要保证社区内安静的休息环境,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延续村民的习惯。权衡得出最好将广场这种热闹的空间设在入口,内部设置中心绿地、街头绿地等较为安静的公共空间,这样既满足村民聚会交流又方便集散,同时保证内部安静的氛围。在我国气候比较冷的地方,可以将广场做成半封闭的空间场所,同样可以起到了社交娱乐的目的,例如将广场与建筑相结合,在入口广场周围设置座椅,结合餐馆、茶摊等业态,使入口广场成为整体形式的焦点。这样的人口广场可以形成特定的场所感,增加空间的凝聚力,同时也符合村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

整个村子作为一个整体,采取以入口广场公共空间为核心,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层层递进的模式,既有方便集会的大尺度空间,也有鼓励交流的小尺度空间,更有安静的绿地空间,满足了村民的各种需求。

4.3院落空间设计

院落空间长久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发展到今天的城中村虽然用地极为紧张,但院落仍然随处可见。院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建筑物对于通风采光等自然要素的要求,而且还给人亲近自然的心理暗示。村民在院落中从事的种种活动都是原本发生在家中起居室里的,而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及对自然地亲近向往,人们将社交活动移往了室外,因此院落起着室外起居室的功能。通过调研发现有些村民听说要拆迁了最合不得的居然是自家院中种植多年的树木,可见院落空间已经寄托了城中村村民对于生活的理解,就是一家老小囤坐在院中的树下乘凉聊天,其乐融融。

“院落”作为人工与自然的中介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的生态环境。“院落”是建筑向自然的开口,风、雨、光等自然要素流动于其中,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在庭院中种植等方式来制造“小气候”。很多建筑在高密度状态下的域中村里只有很少能直接面对自然的面,甚至很多只有入口一个面通向自然,其它的面都与相邻建筑背靠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因素更为重要。庭院“既内又外”、“既自然又人工”的双重特性使其成为建筑与自然的中介空间。除了在水平延伸的聚落或者巨构中竖直向上的开口外,在高密度向上发展的高层建筑中,围合与半囤合的“院落”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城中村改造中要满足一家一院显然不切实际,但我们可以将整个村子由道路与建筑分割形成组团,各个组团之间以公共空间绿地为生长点,层层向外发展,形成各种囤合与半囤合的“院落”空间。深圳市罗湖区的渔民村是我国城中村改造中比较著名的案例。由于用地比较紧张再加上密度较高,设计者又想保留村民对于院落式囤合空间的认知感,于是设计了以小高层为单元的围合式空间(如图5)。这样的小空间,可以使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场所感、认同感,满足了村民对于往日生活的怀念。

4.4特色景观设计

在城中村改造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尊重人文记忆,把村民的传统生活片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每个城中村都有自身地域文化符号,我们可以加以提取和利用,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保留、改造以及运用当地传统的材料创造出新的记忆当地生活片段的特色景观。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使村民可以通过这些片断感受到整体的人文记忆。

首先,我们对城中村中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或有一定精神意义的构筑物、遗迹及植物等进行修复整理。修复过程中采用当地的材料,并保存原有的风貌。这些元素的质地、肌理、色彩、气息都可以触动村民的情感和记忆的深层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村庄往日生活的记忆。

其次,对村民往日典型的生活场景进行还原。儿童在街头游戏玩耍的场景、村民茶余饭后在街边聊天下棋的场景、赶集市时热闹熙攘的场景。这些片段都深埋在城中村村民内心的深处,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城中村改造中应考虑到通过雕塑、小品等对这些生活场景进行还原,利用这些符号塑造人文记忆。

再次,我们还可以提取城中村原有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形象要素,并将其作为景观设计中的原始素材。这些要素包括民居的门窗、屋顶、檐口、道路、桥梁等。把这些形象要素通过一定的方法用景观构筑物、建筑符号、景观小品、环境设施、地面铺装等形式来实现,这种记忆拼贴对城中村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祭祀活动、劳动场景等起到一定纪念的作用。

4.5小结

各种“院落”空间、街头小广场、绿地由道路连接起来,配以各种特色景观的公共空间成为城中村中最活跃的空间元素。我们利用“入口广场”“绿地”“院落”和“特色景观”创造出一系列的围合式的、半围合式的以及开放式的外部空间,这些空间不仅继承了域中村的人文记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块区域重新获得的生机的一个重要来源。

5 结语

城中村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设计中还应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城中村改造要塑造人文记忆就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村民的传统行为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进而设计出尊重历史、尊重人文的好方案。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关于人文记忆的研究永远是一个没有止境的问题,这都需要广大设计师,根据设计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多的研究。

猜你喜欢

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学校联盟:城中村学校提质新路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