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和雷达兵的爱情密码
2013-04-29
清晨,大西南轻柔而刚烈的冷风吹开了沉睡的夜幕,把7000米边防线、200余万平方公里领空,清晰地显露出来。几乎每天这个时候,雪域高原、云贵高原一个个更高山头上的雷达天线,早已划破晨雾,在高天高地间傲然旋转。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号称“千里眼”的空军雷达兵,自从坚守大西南地理制高点的那一天起便延续至今。那雷达天线,无论岁月移转,无论如何更新,旋转的姿态从未改变。就如一代代雷达兵的奉献、担当、使命和美丽爱情。
冷山热血,铁骨柔情。信息时代,情感雷达捕捉了多少不一样的爱情?情感荧屏定格了多少同样的坚贞?3名大西南空军的博士军嫂,给爱的高地带来了清远而深厚的力量和精神……
历史学女博士与雷达兵——
爱的历史:与戍边史一同书写延续
丈夫:孔维同,1972年出生,1991年入伍,甘巴拉雷达站原站长、现任驻藏空军某部装备部副部长
妻子:马俊林,1974年出生,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孔维同与马俊林爱的历史,始于1997年5月1日。
他是空军雷达学院学员,她是武汉大学的大学生。他当时的同学,是她高中的同学,于是就有了同学聚会上的偶然谋面。对峙的双眸,感动了莲心。这个学历史的兰州女孩,问起痴迷的军营,一脸儒雅瞬间被纯真的向往取代。这问,持续到了1997年7月孔维同毕业赴海拔5030米的驻藏某雷达站当副指导员,持续到她留校读硕士研究生的3年间。那时,电话远不像今日这般普及,只能劳鸿雁千里传书。雪域闹市,军营学府,一周一次,常常一次就六七页。 当军队历史、军人生活史在马俊林心中日渐熟稔起来时,性格、志向相同的两个年轻人爱的历史也有了清晰的纲目。然而,距离的阻隔,让孔维同矛盾又不舍。但这个学历史的女孩,对爱就像对待历史一样执著不移。2000年7月硕士毕业时,她果断放弃在大都市工作的机会,只身一人到孔维同的家乡云南找了工作,默默等待遥远的他。
2000年底,他们约定成婚。孔维同从海拔5030米的雷达阵地往昆明赶,路上塌方、修路,风尘仆仆赶到家时新年已过。2001年1月6日,他们幸福地结婚了。可刚结婚两天,他便接到紧急归队的电话,马俊林流着泪把他送到机场。那次,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还比不过在路上辗转的时间。怀孕时,她也是自己照顾自己,等孔维同回去时,已是临产前半个月。说起这些,孔维同总觉得对不起妻子,可马俊林还反过来安慰他。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磨难,砥砺了她独立坚强的性格。这正是当代边防军人倾心的爱情。
2004年9月,儿子2岁多时,马俊林考上了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而孔维同在海拔5374米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当副教导员。为了不让他操心,她把母亲和儿子接到武汉,租房开始了求学生活。房子20多平米,简陋得只有床和炊具。一次,儿子高烧不退,住了半个多月医院,好了才告诉他。后来孩子两次手术,她都自己扛着。因为孩子,她的博士论文没能按时完成,推迟了一年毕业。为了带孩子,课题和科研成果不够,没能评上副教授,但她从没有怨声载道让他转业回家,而是起早贪黑在孩子睡觉时抓紧攻关。
氧含量不足内地一半的甘巴拉马俊林上过3次,坚守“生命禁区”的艰苦她亲身体会。有的军嫂生怕丈夫受苦,而她却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给丈夫以精神的力量:“我觉得你能承受。”雷达站荣誉室的每张照片、每张奖状她都细细看了,她深知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英雄连队不是一般的单位,反复叮嘱丈夫:“你在这个位置上,只有干好!家里的事我有办法。”妻子无形中灌输给儿子的坚强他也领教过。那是儿子孔垂昱4岁的时候,和妈妈来甘巴拉探亲。一次,教导员杨沛的女儿因为做作业的事哭了,儿子小大人一样反问:“哭有什么用?哭能解决问题吗?”
2008年博士毕业后,马俊林成为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她是本科班的班主任,要带硕士研究生,还开有全校选修课。有次去学校接儿子时已是晚上7点,不到8岁的儿子已被保安带到值班室。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儿子坐公交车,她悄悄跟着坐后一辆车,直到孩子能够独来独往。
2011年春节,长年相隔千里的一家人在世界最高处团聚了。适逢西藏电视台到甘巴拉采访,记者和他儿子有几句对话:
“长大想当啥?”
“科学家。”
“为什么不当兵呢?”
“因为我们一家一年都不在一起。见不到我爸爸……”
童言无忌。在场的人都湿了眼睛。而孔维同希望,儿子再大一点,能明白他和军人的奉献,懂得他妈妈的奉献。如今,孔维同和马俊林爱的历史已书写了16年,孔维同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历史就占了10年6个月。虽然身体受到了高原侵蚀,虽然前年3月已升任驻藏空军某部装备部副部长,但他和妻子还在踏踏实实书写着……这也是一轮特殊的高原朝圣。
图像传播工程女博士与雷达兵——
爱的图像:定格雷达转动的方向
丈夫:胡宝府,1984年出生,2002年入伍,驻滇空军某雷达站指导员
妻子:顾文娟,1985年出生,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讲师
胡宝府比孔维同年龄小一轮,但与恋人的相识却也是空军雷达学院和武汉大学的“联姻”。不同的是,两人是山东临沂同乡,没说过话的高中同学。因校友介绍,让他走近了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大硕博连读的顾文娟。
他觉得军人更适合找干练、理智的女生,顾文娟小女人和大女人奇妙结合的特质,深深吸引着他。而她也痴迷于这年轻军人的英俊阳光,遇事不慌,充满智慧。爱的影像映入眼帘,传播心田。然而,2008年7月他毕业分配到驻滇空军某雷达站当排长时,爱的阻力,从她的导师和同学那儿劈头盖脸地袭来:找个边防军人今后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发展前景?还纷纷给顾文娟介绍条件优越的男朋友。遇见你是我今生的缘,我拒绝了所有的缠绵。这个外表柔弱的小女孩认准了,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即便考验时时相随。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大都和恋人欢笑庆贺,她是一个人。2011年毕业决定工作岗位时,胡宝府只能帮她客观分析,最后还要她一个人“拍板”。到昆明理工大学报到时,这个全校最年轻的女博士,仍然是一个人大包小包……
胡宝府有句话,她始终记着:现代军人找妻子不再像以前只考虑过日子,更多的是对军人职业的认同。
胡宝府所在的雷达站海拔2997米,是驻滇空军海拔最高的雷达站,长年雨雾弥漫,天气像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痛风、风湿、关节炎,是官兵们最亲密的伙伴。手机信号不好,有时候好不容易通一次话,总是断断续续,急得她挂了电话,好几天不理他。前年国庆节,她第一次来到雷达站,心疼地说:“这儿这么艰苦,我还惹你生气。”
幸福像花儿一样开在心里,定格成永恒的爱的图像。去年6月,他们结婚了。原计划一个月婚假先回家办喜事,再圆胡宝府承诺了4年的计划:带她去拉萨看蓝天白云、苍鹰雪山。可因为战备任务紧,他只休了14天假。她一脸坦然,平和接受,尽情享受短暂的蜜月。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裸婚,没房没车没钻戒没婚礼,就回老家请亲朋好友吃了个饭。因为觉得拍婚纱照太繁琐,小两口商量买了个单反照相机,乐颠颠地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单看外表,顾文娟完全就像没毕业的大学生。但她感性与理性、开朗与内向的奇妙结合,胡宝府感触最深。工作起来,脸的图像完全改变:较真、严谨。一个实验经常要做二三个月,一篇论文写半年时间。生活也是这样,连购物都要排列出轻重缓急。说起来,他们去年秋天的“孕子计划”妻子也思考缜密:生产时正好学校放暑假。今年开春她破格提副教授时身体还不影响工作……而平时跟他在一起,特别小女人。胡宝府是主官,长年坚守连队,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她早早就做许多他爱吃的菜。鸡、土豆、凉菜……谈恋爱时,她在宿舍做过几次土豆,他说好吃,她就记住了,现在每次都做,他也不揭穿,就像那个鱼头鱼尾的故事。她的厨艺并不像她的研究那么精致,味道远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可胡宝府强装特别爱吃,还要吃光。她像小女孩儿一样,仰着小脸,等着他夸奖。
每次他休假快结束时,她心里难受,脸上却是笑容。临走那几天,是更多的微笑,干更多的事,洗更多的衣服,做更多的好吃的。去雷达站看他时,顾文娟每天清晨比他起得还早,看兵们出操,看雷达旋转,到炊事班给兵包饺子,听兵们说大事小情。照相时,战士都争着跟她合影:“嫂子也不像传说中的女博士啊!”
休假时,胡宝府会悄悄到顾文娟的教室转一圈。那活跃多彩的课堂氛围,妻子雷厉风行的震慑力,凝固成永远年轻的图像,传输到他眼底,骄傲在他心里。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女博士与雷达兵——
爱的数据:伴随雷达频率解析积累
丈夫:杨栋元,1984年出生,2003年入伍,驻滇空军某雷达站站长
妻子:肖伟伟,1985年出生,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在读
杨栋元和肖伟伟与胡宝府和顾文娟分别同龄。二人青梅竹马,生长于四川乐山同一个村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学。
上初中时,他坐在她身后3年。那美丽的背影,就在眼前,什么动作都太熟悉了。他就像那个情诗王子六世达赖,让她住进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他们的爱最初萌芽时,理智而坚韧。高中时他们一同考入重点高中,但同校不同班。上高中前,互有好感的他们有一次青涩却执著的约定:高考前不提感情。为了这约定,两人拼命学习,高中3年,没说过一句话。填高考志愿时,不约而同都填了四川农业大学,只因他提前批被军校录取,所以没有在大学相聚。那一年,村里只有2人考上重点大学,就是他俩。
直到大一寒假,2004年1月17日那天,两人才在那次约定后首次相聚。此前,杨栋元收集了她的好多宝贝,小学参加比赛的书法、团员证上的小照片,肖伟伟深深感动于他的用心、上进和一言九鼎。而她的坚强自立、知书达理、做事踏实,更让杨栋元觉得是当代军嫂必备的特质。
爱的密码,经过4年推理、验算,瞬间得到解析证实。大学4年,他每天早晨都要给她发一条短信。2007年7月,他从空军雷达学院毕业分配到驻滇某雷达站当雷达技师,她继续在四川农业大学读研。距离仍在,心却更近。汶川大地震后,一直揪着心的杨栋元,跟她说部队要去拉练。可当天就穿越1000多公里,捧着鲜花出现在女研究生寝室。看到他的那一刻,肖伟伟一下愣在那儿,周围炸响了同学们羡慕的欢叫……
他们的浪漫堪称绝版。杨栋元喜欢旅游,但每次休假哪儿也不去,就陪她在学校做实验、采撷数据。那时,肖伟伟的课题是建立中国水产方面的营养数据库。两人一起喂鱼,一起剪鱼的实验部位,她教他怎样以严谨的态度、完美的方法,得出最准确的数据。最奇妙的是杨栋元爱她及鱼,和她恋爱后,原本不吃鱼的他久而不闻其腥,开始觉得鱼儿鲜香难挡。
严谨的肖伟伟,也有惊人之举。他们QQ空间上2009年4月19日的一篇日志记录了这次惊心:
我下定决心,偷跑。我买了机票,但没有给他说,直到上飞机的那一刻。 这是我第一次去看他,5年来的第一次。做了多年乖学生,第一次出远门却是偷跑。我疯了,他知道后一定会这样说。 有飞机真好,上千公里的路,转瞬即逝。我终于站在了红土高原上,呼吸有些急促,不是海拔太高,而是心情很激动。可机场却没有我想看见的人。“宝贝:我们临时有重要任务,不能来接你。我把路线告诉你,你能不能一个人来?”他来了电话,满是愧疚。和他在一起,他会在休假时满足我很多无理要求,但当他穿上军装时,我却磨不动分毫,何况现在他还在岗位上。算了,既然一千多公里都一个人走过来了,最后的一百公里又能怎样呢?
问路,打车,再问路,再转车……天黑了,晚上10点,我终于看到了那个日夜思念的身影,看着他傻傻的、带着心疼的脸,心一下敞亮起来……
2011年5月,杨栋元调到距边境不足4公里的某雷达站当站长。雷达站在原始森林里,四面环山,封闭偏远,下山要走12公里山路。前年国庆,开始读博的肖伟伟从成都飞来云南看他。
刚来那天晚上,一棵大树倒了砸了电线,又引发了兵器故障。杨栋元组织官兵抢修,忙得脚打后脑勺,夜里3点才回临时来队家属房。节日战备值班任务重,探亲的5天,小两口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天。
“你太辛苦了!你们太辛苦了!”这难忘的5天,却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丈夫的职业,更深刻地感受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让他们更珍视爱的分分秒秒。
“我是一条鱼,游动是我的目的。”孙悦有首歌,是他们的写照。在各自的世界游动,为共同的生活努力,为了让感情不输给时间和距离,为了年老时事业仍然年轻,为了爱的数据永远详实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