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顶洞人”领跑
2013-04-29
恩施州东邻湖北水电之城宜昌市,南毗湖南湘西自治州,北邻重庆万州区,东北端连着神农架林区,大山深处、四省交界。车行恩施,在蜿蜒曲折的山区公路上,政委李频向我们介绍说:“要想了解恩施军分区这个为民助民富民官兵群体,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我们有三代典型,了解了他们,也就了解了我们!”
恩施军分区是广州战区最偏远的一个基层部队,驻地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州位于武陵山腹地,大山连绵,是当年贺龙、关向应等149位共和国将帅留下光辉战斗足迹的革命老区,也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贫困地区。这里最高海拔3000多米,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个民族,受自然环境制约,所属6县2市均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市。
80年代以前,在恩施还有不少连房子都没有的山里人家居住在山顶的石洞里,这些人是最为贫困的村民,被称之为“山顶洞人”。1986年,恩施军分区创造性地实施“1个专武干部带领3个民兵帮扶1个特困户”的“131”扶贫工程,经过3年努力先后帮助3000多户居住在山洞和茅棚的贫困户住上了新房、20多万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昔日“山顶洞人”从此安居乐业,被国家农业部誉为“将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的成功创举”。
走出“山顶洞”时代
司机小覃是军分区专门挑选保障的一名四级军士长,一个土生土长的恩施鹤峰县人。问他知道黄子阶吗?小伙子哈哈一笑:“军分区的官兵没有不知道,他是军分区的老政委,‘131扶贫工程的创始人,曾经四次受到江泽民主席接见。鹤峰人!”小覃的话语中明显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鹤峰县是恩施州最为偏远的一个县城,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在老政委黄子阶家的鞋柜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21双已经泛白的破胶鞋。这些鞋摆放在鞋柜里已经十几年了,但是黄老一双也舍不得丢。在黄老看来,这里的每一双鞋都打上了那一段火热岁月的烙印。
1984年,时任恩施州委常委、恩施军分区政委的黄子阶在宣恩调研,当他随手揭开一家农户的锅盖时,他立即愣住了。这是怎样的一口锅啊!锅的边缘破败得像锯齿一样,里面卧着四五个大拇指般大小的土豆,其中的几个已经略有霉迹。黄子阶赶紧打开了农户家的柜子,翻上翻下,除了几个玉米,再也没有找出其它能够充饥的食物。黄子阶背过身去,没人知道这名七尺男儿偷偷地抹去了眼角的泪水。时至今日,当黄老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眼窝仍然忍不住变得湿润。
黄子阶坐不住了,他开始了大走访。恩施的山巍峨气派,但就是这些大山阻隔了交通,黄子阶不得不弃车步行。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顶草帽、一双黄胶鞋、一根助行防蛇的拐杖成了他调研的随身装备。在调研中黄子阶发现,群众的粮食袋子装不满很大程度是因为居住地点耕作条件太差。不少农民建不起房子,便住在山洞里。有的借助凸显的岩石圈了圈,就算是家;有的三代人挤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山洞里;有的几家合住一个大岩洞,用木板、土坯、茅草一隔,算是各立门户。这些山洞大多处于高山陡峭处,少有能耕作的土地。据统计,全州境内有461个被称为“山顶洞人”的岩洞户,这深深刺痛了黄子阶和其他恩施军分区领导的心。“人民哺育了军队,军人不能对群众的贫困视若无睹;在消灭贫困的战斗中,军分区要有所作为!”
“要让人民有粮食,必须搬到适合耕种的地方居住”。调研找准了病根,随之一场干帮群、军帮民、富帮穷的战役在恩施山区打响。这场向贫穷和饥荒宣战的战斗打响了,各县市人武部全员参与。为了使帮扶从“游击战”变成“阵地战”, 恩施军分区创造性地建立了“由1个专武干部带领3个民兵帮助1个特困户脱贫”的“131”扶贫工程。恩施军分区统一部署,集结岩洞户区域内的民兵队伍组成突击小分队,为岩洞户逐户落实建房资金、材料和宅基地。
向自然宣战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哪里任务急,哪里就有黄子阶指挥若定的身影;哪里进展慢,哪里就有黄子阶激情高亢的激励。在一年零四个月的奋战中,军分区协调民兵和义务帮工4.2万个,集资3.5万元,采石2.4万立方米,烧制砖瓦100万块,建房1300余间。1989年底,“山顶洞人”全部搬出了阴暗潮湿的岩洞,享受到明媚的阳光。当最后一户农民搬出山洞的时候,黄子阶将所有穿破的黄胶鞋洗净晾干,他数了数,整整21双。
政委是咱土家娃
一曲优美的龙船调,让恩施名扬世界。
一座座亘古的大山,让恩施贫困千年。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经济建设热火朝天,受限于交通的闭塞,恩施这片美丽的大山依然沉睡不醒,人民群众不得不外出到沿海打工,以此养活一家老小。通往山外的道路很窄,群众发家致富之路更窄。
来凤县与湖北龙山县接壤,两地县城相距只有7公里。但这7公里两头的县城经济却有着天壤之别,龙山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来凤却迟迟找不到发展的关节点。如何让群众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发家致富?作为土生土长的“土家娃”,时任来凤县人武部政委高绪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来凤的凤头姜以外形美观、香味浓郁而闻名遐迩,高绪芳通过调研发现,种植凤头姜很有发展前景,是一个让群众增收的好办法。可不论高绪芳怎么劝说,农民就是不买账。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害怕种植技术不过关,产量低;另一方面害怕销路不好,种了白种。高绪芳将群众的忧虑记录在册,积极想办法联系农业专家和凤头姜制品厂家,同时,他将旧司乡作为试点,希望能带动群众的种姜热情。
正当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旧司乡新街村被一条河分成两半,每到夏季涨水,水漫桥面无法通行,村民往往要绕道十几里山路才能过河,生产物资无法运送。河的一边凤头姜长势正盛,而另一边的凤头姜则显得有些“面黄肌瘦”。见此状况,高绪芳一面组织群众背运生产物资,一面组织群众修桥。一次,在他和建筑队选择修桥地址的时候,突然被卷进了河里的漩涡,还好,村民们眼疾手快,将他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工程开工后,高绪芳又同村民们一道搬石头、扛木料、拉铁索。见他被晒得黝黑,乡亲们都说:“别看他是政委,其实还是咱土家娃!”经过2个多月的苦干,一座铁索桥终于建成。凤头姜试点喜获丰收,为试点农民户均增收700多元,现在种植凤头姜成为来凤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旧司乡细皮沟村农民老熊养猪是一把好手,高绪芳多方筹措资金,帮助老熊办起了养猪场。一天晚上,老熊家猪圈里的几十头猪毫无“睡意”,哼叫不停。此时已是晚上11点,乡里的兽医远在十里开外,山高路远,如果步行去叫兽医再步行回来起码得到天亮。焦急的老熊打起火把直接赶到了人武部,在老熊看来,高政委肯定有办法。听老熊说明情况后,高绪芳立即找来了兽医叫上司机上了路。吉普车在狭窄坑洼的机耕路上颠簸,一下子失控冲向悬崖,幸亏路边一条1米多深的水沟挡住了车轮,他和死神又一次擦肩而过。在高绪芳的帮助下,老熊成了养猪大户,带动周边农民就业10余人。在以高绪芳为代表的恩施军分区官兵全力参与的“131”扶贫帮困工程中,恩施州180多个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一时间养猪场、养鸡场、种植大户、木材加工场等村级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送“理”部长
建始县人武部部长张瑜是2011年广州战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也是军分区“131”扶贫工程的坚定执行者。建始县山高路险,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06年,全县仍有337个重点贫困村,34个村不通公路,156个村人畜饮水困难……他认为,要推进整村脱贫致富,必须以解放群众、改变群众的思想理念为突破口。张瑜决定背着背篓上山下乡,用党的理论来转变群众思想。
恩施山区气候寒冷,常年“低山开桃花,高山飘雪花,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在建始县三里乡石牌村,张瑜为给全村党员上两堂党课,与全村党员谈一次心,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吃一袋方便面,冬天围坐在老百姓的火塘边,夏天盘坐在田间地头,有时甚至挽起袖子就在帮村民干农活的当口见缝插针地宣传党的政策,经常是出门星辰满天,归来满天星辰。
张瑜送的理很贴近民心,群众一听就懂,一听就知道该怎么办。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解放思想?什么叫与时俱进?张瑜这样向老乡们解释:现在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恩施已经成为一片开放开发的热土,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实事求是;如果我们不再盯着玉米土豆,而是种蔬菜开农家乐,建生态茶园,将自己融入到发展热潮中去,这就叫解放思想;我们盯着外面看,外面要什么,我们种什么,这就叫与时俱进。很多农民因为这番话将经济效益较低的玉米、土豆、红薯从种植计划上抹去,转而种起了高山蔬菜、茶树、葡萄,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瑜“送理部长”的外号也因此而叫开了。自上任以来,张瑜的脚印遍及全县所有行政村的200余个土苗山寨,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在不同村子里的讲课内容、群众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要把道理讲透,首先自己要悟透。2012年7月,张瑜的妻子被查出脑肿瘤,送到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在北京这10多天,张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除了照料妻子哪里都没去,天天待在病房里看报纸杂志,剪下了一篇篇重要文章。“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他几乎都能背下来。他一回到建始,就站到了偏远的细陀村的讲台,将“七一”讲话的精神深入浅出地讲授给了村民们。
送“理”的同时也送“礼”。官店镇后坪村独果木河,坡徒水急,河道狭窄,每年雨季来临,两岸300多户村民饱受洪水侵扰。2007年底,张瑜同县、乡两级领导一起,组织动员民兵想方设法新修河堤3.9公里,清淤4万余立方米,建水泥桥6座,恢复水毁公路4公里、农田300多亩。茅田乡董家园村距建始县城100多公里,一条狭窄的泥巴路是数百土苗村民出入的唯一通道,长期以来,祖辈村民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日子。2009年3月,张瑜把这个村定为人武部对口帮扶联系村,争取交通部门项目资金120余万元,组织全村民兵开山劈石,经过9个月的日夜鏖战,终于建成了一条10.5公里长的通车公路。小西湖村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张瑜和村镇干部进行多次交流后认为,小西湖发展休闲旅游大有可为。张瑜请来了专家对小西湖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劝说农民建起了特色民居,在地里种上了关口葡萄,并集资扩建了通往小西湖的公路。现在每年夏天,都有不少来自武汉、重庆等城市客人在小西湖休闲度假,村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00余元。
从三代朴实的军人身上,记者感受到了恩施军分区这个官兵群体特有的爱民为民情怀,是那样真实而让人感动。
新一届军分区党委班子继续高擎为民助民富民的“131”扶贫工程大旗,忠诚履行着革命军人的铮铮誓言。恩施市龙凤镇吉心村是军分区对口帮扶的第32个重点贫困村,“家穷一口锅,歇脚无水喝,坡上种苞谷,三天二天饿”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了解到情况的军分区主动联系民政、交通等部门,一边积极协助筹措资金,投入大批民兵预备役人员帮助水利部门修建致富水窖,一边与发改委、招商局、扶贫办等部门协调经济项目。2012年3月,在军分区的努力下,吉心村建起了3座容量2000立方米的水窖,苞谷地改建成了葡萄园和烟叶基地,收益当年见效,全村人均收入一举达到了4000元。当地老百姓改编的土家民歌《哈格咋》道出了他们对军分区帮扶的感激之情:“哈格咋,好一座雄起的山!哈格咋,好一个闹热的湾。军民携手把家安,百姓活得像神仙……”(“哈格咋”是土家族方言,表达惊叹的语气)。
采访结束时,记者意犹未尽。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军分区一代代官兵在近30年时间里坚守山区,为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而甘愿奉献青春?军分区司令员江明辉、政委李频有着相似的回答:军队来自于人民,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懂得反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履行使命、回报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