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主义目标下的城乡一体化与园林化

2013-04-29孔亚男刘晓平

中外建筑 2013年5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苏州园林

孔亚男 刘晓平

摘要:本文源于苏州市社科联课题“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的子课题,文章首先回顾当代生态城市的理论及空间模式,然后介绍苏州基于古典园林和山水城市理念,确立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接着从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与园林化,苏州市区园林化和生态景观特色村镇建设三个层面,描述了苏州市通过立法、规划和建设来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路径和业绩,本文总结的苏州实践对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城市和地区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关键词:城市生态学;生态城市主义;苏州园林;城乡一体化;城乡园林化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61-07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我国从东部沿海到内地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开发既支撑经济的增长也带来种种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反思教训,展望未来,重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观。生态城市理论因此也成为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议题。

2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生态空间模式

2.1生态城市原型——“田园城市”

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把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1919年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田园城市也是“社会城市”,这种“社会城市”的总人口只有25万人,中心城市5.8万人,每个周边城市3.2万人。显然只是一个小城市群,没有母城和卫星城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想用这种城乡一体的小城市群未逐步取代大城市。

2.2当代生态城市的概念

澳大利亚建筑师唐顿(P.F.Downton)是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的组织者。唐顿认为,城市生态不仅研究城市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城市生态研究同样关注城市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城市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关联。因此,生态城市就是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都通过了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提出了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该计划得到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们的一致赞成,应该说集中体现了以上各种生态城市理念的共同点。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

(2)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3)修复自然环境和具生产能力的生产系统;

(4)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未设计城市;

(5)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

(6)停止对小汽车交通的各种补贴政策;

(7)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经济鼓励措施;

(8)为生态开发建立各种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城市、州和国家层次。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净化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程序,保证了生态城市持续稳定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生物流的高效利用,以及自然的演化过程的保护和发展。

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2.3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

通常意义上,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要素。从空间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重点关注的是城市土壤、城市水体、城市植被等空间构成要素。

城市生态空间指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土壤、水体、动植物等自然因子的空间载体。城市生态空间是构筑和支撑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生态体育用地、景观游憩用地、农业用地等四种用地类型。

2.4当代城市绿地模式

2.4.1“绿环”模式

绿环模式多用于核心城市,其基本特征是在城镇规划建设区外围一定范围内,强制设置具有较强自然特色、基本闭合的绿色开敞空间,形成城镇规划建设区域周边城镇的生态隔离绿化。绿环模式的优点主要是空间布局上适应性较强,适合绝大多数城市,而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2.4.2“绿心”模式

绿心模式多应用于中小城镇集群,其基本特征是各城镇围绕大面积绿心分布,城镇之间以绿色缓冲地带相隔离。这种布局模式来源于田园城市理论,通常是围绕大型生态板块形成。

2.4.3“绿楔”模式

绿楔模式多应用于组团型城市,其基本特征是较大空间范围的生态绿地空间由城市外围向城市内部延伸,与城市建设区形成“楔形相交”的嵌合形态。

绿楔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内外贯通的生态空间连通,能够使城市中心区密实的建设区与生态空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平衡,使城市居民能够同时享受便捷的城市生活和优美的自然空间。

2.4.4“绿网”模式

绿网模式多出现在生态要求比较密集的多中心城市或城市地区内,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类型,各种尺度的生态空间分散布局于城市的各个地区,同时通过自然或人工的绿化廊道形成连续统一的网络体系。

3

从苏州园林到苏州山水城市实践

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因需求自然就逐渐产生了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深刻的人文精神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天人合一”的典型体现场所。苏州园林造园时善以水、石、植物,是人亲近自然和景观,其宗旨对当代城市而言,就是要让居民即使是在城市中,也要常常和自然亲近,享受到自然美景。“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核心的金鸡湖城区是个开放的新都市园林!

城市园林化,大地生态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90年代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并进行了多次论述,概括说,“山水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建设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以高科技技术为手段,以特定的城市地理环境为条件,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最佳人居环境的中国城市艺术空间。其要点是:

(1)“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是自然化的城市,或日城市的自然化。

(2)“山水城市”是追求人与人相和谐的城市,即理想的最佳社会环境城市。

山水城市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有山有水的城市,其核心内容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艺术;面向人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按照山水城市的科学命题,苏州市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战略目标,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为了响应山水城市的建设号召,苏州市编制了《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力争到2020年,把苏州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态优良,具有园林诗画内涵和水乡古镇风韵的“生态乐园、人间天堂”。

在总体目标与各项规划确定后,苏州市于2003年启动了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造林绿化质量为重点,以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绿色苏州”计划。2004年,苏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苏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确立了苏州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也就是简称生态城市,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积极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2005年,苏州市启动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2007年被列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截止至2011年,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四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吴江市和吴中、相城区也通过了国家生态市(区)的考核验收,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苏州市国家生态市5项基本条件、19项考核指标已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并于2010年底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全市山水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4 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与园林化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苏州地区县市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便利,城市与其所的区域之间加速融合,形成区域城市(regional cities)。苏州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既高度关注中心城区的生态市建设的首位度及其辐射功能,又注意充分发挥各县级市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城乡一体规划为纽带,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城乡同育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成果,促进苏州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案例一:位于苏州城北的相城区坚持在保护和利用原生态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化,率先提出“生态小康”发展概念,相城区的建设理念是,绝不搞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建就建“绿色生态花园”,把相域建成“绿相城”。他们以更高的起步、更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对寸土寸水进行以原生态为特色、以“水相城、绿相城”为主题的绿色生态规划,严格规定38km2中心城区内的商业项目绿地率必须达到30%以上、其他项目绿地率必须达到40%以上。在相城开发初期,相城经济开发区与元和高科技工业园中间有一方23.3hmhm2的空地,尽管有许多投资商抛出了“绣球”,但当地从建设“绿色生态花园”新城区的全局出发,投资2000多万元造了个“桂花公园”,既为城区添了绿,又提升了开发区和工业园的投资环境。围绕着38km2新建城区这一“绿核”,相城在东西两侧展开了阳澄湖、盛泽湖生态保护带和漕湖、太湖湖滨生态保护带建设,湖岸植树,湖滩栽草,湖与湖之间用“绿色通道”连接,组成了两条绿色的绸带,给相城这座新城区增添灵气,也为整个姑苏城增添一叶“绿肺”。

案例二:苏州西部生态城是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工程。苏州西部生态城位于苏州高新区230省道以西,规划总面积42km2,其中15km2区域为建设区。西部生态城将以太湖湿地公园为绿心、生态廊道为绿链、滨湖景观带为绿环,建成一座集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民间工艺及高品质居住、办公为一体的低碳生态型山水新城。

西部生态城的设计特点是:一是生态指导开发。二是凸显山水特色。三是创意低碳出行。四是营造生态景观。规划中保留了山体、河流、湿地,因地制宜地将现状山水有机梳理和叠加,形成太湖特有的生态山水景观。作为苏州西部生态城的“绿心”,同时开园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目前环太湖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4.6km2。园内正在规划建设的太湖博物馆,将通过对太湖地质生态演变、生物进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和农耕文化等人文发展和历史的介绍,综合运用各类高科技手段,展示太湖与人类相依相存、和谐共生的悠久历史、生态现状和未来趋势。

案例三:北郊黄埭镇在开发建设潘阳工业园的过程中,投资8000万元将工业园内的春申湖和沿湖低洼田整合成具有欧美水景特色的风景区,并把春申湖对岸外区所辖的30m宽的湖岸线长期租下来,建设绿色生态带。结果,100多个外资项目冲着这样的生态环境相继落户潘阳,使春申湖畔成了一个新兴的现代工业集聚区。

案例四:2012年2月2日正式施行。《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的制定出台是江苏省内出台的首个湿地保护条例。《条例》主要明确了湿地的定义、湿地管理体制、湿地保护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在湿地定义中将永久性水稻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人工湿地纳入湿地保护范围,既符合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也较好地体现了苏州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又有利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2005年以来,昆山市224省道绿化、张家港环城河景观绿化、常熟市沿江绿化景观、太仓市城北河湿地公园、吴江市城南公园等一批重点生态绿化项目,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呈现出很高的生态和景观水平。全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苏州市区、张家港、昆山、常熟2010年全部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考评验收,昆山巴城镇、吴江同里镇还荣获了“国家园林城镇”称号。截止至2011年,苏州市90%的建制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占全国命名总数4.9%,其余5个镇均已上报环保部。42.4%的行政村建成省级生态村,其中4个建成国家级生态村,占全国总数的3.7%。全市24个城市园林绿化项目被评为省级优秀工程。农村绿化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面推进农村“绿色通道”、“绿色基地”、“绿色家园”和沿湖沿江绿化建设,建成省、市绿化示范自然村2220个,“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直接投入农村绿化资金超过80亿元,累计新增林地绿地4万hm2,森林资源总量达中11.63万hm2,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3.7%,形成了布局合理、物种多样、水绿相融、景观优美的城乡绿色生态系统。

5 苏州市区园林化

5.1城市总体绿地系统规划

按照《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结合特有的山水城市格局,注重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系,编制完成了新一轮《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形成了郊野绿地、城市绿地、居住区绿地、组团绿地四个层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骨架和“两带、三环、五楔”的生态结构,以相对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为城市空间组团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框架支持。“两带”:为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带,吴淞江郊野公园带;“三环”: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澄湖”。

“五楔”: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全市规划绿地面积为6591hm2,比现状增加了2710hm2,约占城市建设用地17.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98m2。在各类绿地中,公园绿地共规划50hm2以上的大型公园12个,其它主要公园26个;街头绿地,古城区内主要通过在道路与建筑之间闲置土地增建扩建街头绿地,新区配置标准为半径300m至500m内有面积1hm2的街头绿地;园林绿地,主要布置在古城区的东北角;防护绿地,沿交通走廊两侧进行布置。

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形象地将苏州城市描述为一个巨大的“风车”,以古城区为中心,东西两端的园区、高新区和南北两端的吴中区、相城区是四张“风叶”,“风叶”之间相拥着金鸡湖、石湖、阳澄湖和三角咀四方绿水,构成了苏州“山水园林城市”的大格局。

5.2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公园群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区累计投入绿化资金约78亿元,新增绿地2617万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5年底的40.2%、34.6%和9.8m2/人提高到2010年底的42.7%、37.2%和14.9m2/人。按照《苏州市市区绿色行动计划(2004-2010)》的要求,苏州市全面推进了金湾植物园、虎丘西部景区扩建、环古城风貌绿化带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并相继建成了桐泾公园、桂花公园、新区公园、中央公园、宝带桥公园等90余座现代公园;三角嘴湿地公园(占地12km2)、荷塘月色主题湿地公园(200万m2)白马涧、太湖湿地公园(规划占地4.6km2)、白洋湾湿地公园(43.5万m2)白塘植物园等50多个专类公园;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带、平江新城绿色走廊、斜躺河滨公园等带状公园。尤其针对苏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土地紧张,绿地建设难度大等情况,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注意弘扬苏州传统园林艺术,突出地方特色,体现苏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规划布绿、腾地增绿、拆违复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措施,陆续建成文庙、慧珠弄、三元、金秋、迎春等近300余座小、精、雅的公园和游园;配合老新村改造和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因地制宜辟建了形式多样、大小适宜、分布均匀、便民实用的小绿地、小花坛。通过合理布局公园绿地,确保市民出门350m就能步入绿色空间。

苏州市园林绿化在注重协调性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突出绿化和文化两大主题,以艺术性和文化性来提升城市绿化的品位和档次。中心城区(平江、金阊、沧浪)园林绿化建设遵循与古城风貌协调一致的原则,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将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延伸到街头巷尾。吴中区充分利用山体、湖泊等自然资源,体现出绿量大、物种多样的特点,建成了环太湖生态林、尹山湖生态商圈片林、吴中大道、范蠡公园等绿化工程相城区致力于打造“季季有花”的“花城”特色,植物品种丰富、绿地结构多样,建设了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花卉植物园等8个大型花卉主题公园及春申湖路、广济路北延等道路生态绿地;工业园区运用现代造园手法,体现大绿量、多层次的特点,建成金鸡湖湖滨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公园、中央公园等绿地;高新区注重自然山体、湖泊的保护利用,结合宕口复绿,相继建设了索山公园、玉山公园、太湖湿地公园、横山森林公园、大白荡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

6 苏州生态景观特色村镇建设

6.1苏州市生态村标准制定

生态村是在自然村落或行政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取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加快了生态市“细胞工程”的创建步伐,编制了《苏州市生态村考核标准》,按照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要求,实现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规划的城乡对接。新农村示范点不断涌现,对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五种模式,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和新型社区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村、先进村49个,世纪示范村559个。

6.2生态景观乡村建设实例

6.2.1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

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总面积7km2,位于苏州西南面8km处,市级公路吴中大道东西向横贯村域南部,东、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脉,内有茶叶、果林、花卉、苗木、银杏等五大基地。近年来,旺山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文明富脑袋,生态富口袋”的新思路。不搞大规模投入和“改天换地”式的开发建设,而是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因势利导、适度开发、循序渐进,走“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并举之路,通过几年的运作,经营的道路宽了,农民的钱包鼓了,村庄的面貌变了,成了苏州新农村建设的生态自然型示范村。2011年旺山村入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短短五年之间,旺山先后斩获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全国生态文明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成为国内新农村发展的一个典型。

6.2.2生态村域生态修复工程

闻名全国的张家港永联村、常熟蒋巷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村土地的统一规划,集约利用,并突出乡村生态和景观特色,永联村建成了国家农业部定点并获得国家4A级风景区“江南农耕园”。东林村位于太仓市区以北,辖区面积7km2,可耕地面积293.3hm2。东林村在结合村内金仓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以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农地集中经营,建设1.33hm2联栋大棚,采用机械化育秧种植16.6hm2高标准富硒水稻,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规模农业的方向发展。努力使村民失地不失粮、失地不失业。东林村成为闻名遐迩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 结语

过去20年来的中国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自然系统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的,而这些破坏本可以通过明智的规划和设计来避免,包括大地破碎化、水系统瘫痪、生物栖息地消失等等(吴良铺)。2011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在京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就“我们的发展要有人民观、历史观和国际观”为主题,专程接受了新华网、中国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她指出,“当前和将来的苏州,如果没有青山绿水、没有小桥流水人家、没有传统的江南文化特色,那苏州只是上海的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郊区而已”。她再三呼吁,“山水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把这些山水保护好并留给我们的子孙,是我们的责任。”苏州市较早确定了生态城市目标,并依托城乡一体化和园林化的路径,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地和谐”。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像苏州这样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围绕生态园林城市内涵进行各项立法、规划和建设工作,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为笔者拍摄和绘制)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苏州园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