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界救援:最大限度营救更多生命

2013-04-29

国土资源导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余震幸存者救援

震后救人,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

自救,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灾区人民要提高自救意识和技能。应急包应尽量随身携带。

在自救过程中,要保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尽力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救援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同时,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互救,为援救争取时间

震后,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亲人、邻里和一切被埋压人员的救助,是减轻人员伤亡及时、有效的办法。因此,在外援队伍到来之前,幸免群众可自动组织起来,开展积极地互救活动。

互救中要掌握一定的救援技巧和要领。要注意搜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的声音。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不要破坏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并不断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但要避免其过急进食,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避免其遭受强光刺激。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员,切忌生拉硬拽,要在暴露其全身后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救援队,和时间赛跑

搜索是地震发生后救援的第一步。搜索手段包括仪器搜索、搜索犬搜索和人工搜索。仪器搜索,主要使用声波、振动监听设备进行搜索;搜索犬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人工搜索是在受灾区域内直接对空穴和狭小区域进行搜索,寻找幸存者。搜索人员可排成队列倾听幸存者发出的声音。

搜索策略——合理安排搜索资源。地震搜索行动通常配置两支搜索分队,持续交替执行任务。可根据灾区面积和可支配资源数量,将待搜索区域分区。这种方式对于面积较小的搜索区域较为适用,但对于较大的区域(如一个城市或城市的一部分)来说,因资源有限,并不实用。也可针对不同类别的受灾地区设置搜索优先级,最可能有幸存者的地区(根据建筑类型来判断)以及潜在幸存人数最多地区(根据受灾建筑的用途判断)应给予优先考虑。例如学校、医院、养老院、高层建筑、复合住宅区和办公楼等,应优先开展搜救行动。

营救——迅速却艰难的抉择。营救行动分为5个步骤:评估搜索区域内的可能幸存者(在地面上或被掩埋)、评估结构稳定性、评估水电气设施状况,并关闭设施以确保安全;迅速、安全地转移地面幸存者;搜寻并探察所有空隙和坍塌建筑物中的空穴,以发现可能的幸存者,本阶段可使用喊话设备且只有经过训练的搜救犬或搜救人员才可对空穴或可进入空间进行搜救;确定幸存者位置后,使用特殊工具和技术,有选择性地移除建筑物残骸;在所有已知幸存者均被安全转移后才可实施大规模清理。

搜救安全——救援行动是人、装备、现场的有机结合,参与救援的人员,在抢救生命的同时更要好好保护自己。

救援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救援队中设安全员,队员必须听从安全员指挥。安全员应设在能够通视全局,离队长位置较近的高处,随时向队长报告险情,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发出警报指令。监视破拆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一旦有坍塌危险,及时发出中止和撤离指令;监视周边环境,发现建筑物倒塌、滑坡、滚石,及时发出中止和撤离指令;接到余震警报,及时发出中止和撤离指令。

所有参与搜救人员必须事先明确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救援队员需配备头盔、口罩、手套、靴子等个人防护装备。队伍要配备药品,防止脱水、日晒、感染。注意队员的体力,轮流作业,并配备后勤保障人员。

应尽量选择平坦开阔、地基稳固的区域设立基地,并注意避开山脚、陡崖、滑坡危险区,防止滚石和滑坡;避开河滩、低洼处,防止洪水和泥石流侵袭;避开危楼,防止余震引起的二次垮塌;避开高压线,防止电击。

救援工作开始前需疏散围观群众,劝阻盲目救助,遇亲属情绪过于激动情况,可从中选出较有号召力的人担任志愿者,协助维护现场秩序。

搜救队装备

侦检设备:查明灾害现场的气体、液体、固体、放射性元素、电源等是否存在危险情况的装备,确保救援队员的自身安全。

搜索设备:实现搜救定位的仪器,用其确定被困在自然空间或缝隙中受困者的位置,并为实施有效营救提供受困者、建筑物和危险性等信息。

营救设备:破拆设备、顶升设备、支撑设备、攀援设备、辅助设备;液压设备、气动设备、机动设备、电动设备、手动设备。

动力照明:为救援地震现场的电动/照明设备提供不同功率的电力。

通信设备:地震紧急救援中必须集由通信设备、通信程序、通信技术人员构成的通信保障体系,以保证救援人员及时接受和发送指挥命令、图像、数据等信息。

医疗设备/能力:救援中需有医护力量作为支撑,救助灾民的同时也对救援队员自身保健、免疫、防疫及伤病进行处置。

后勤保障:救援队7~10天必要的食品和饮用水、个人生活日常用品等。

(原载于《中国国土资源报》)

猜你喜欢

余震幸存者救援
紧急救援
“超长待机”的余震
3D打印大救援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生死之间的灵魂救赎——《余震》和《云中记》的伦理问题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三次8级以上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特征分析*
救援行动
《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
正装店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