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BC媒介融合的动因、路径和意义

2013-04-29任金州肖弦弈

传媒 2013年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媒介

任金州 肖弦弈

目前,国内对媒介融合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以传统媒体为中心进行新媒体的开发利用即为媒介融合,如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网络电视台,开发了一个新的媒体平台,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还有在原来的新闻电视节目形态中引入手机短信、微博等互动内容即为媒介融合。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从技术、内容到业务实行彻底的变革,最终形成新闻信息整合的全媒体全过程的深度融合格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我们认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运用还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彼此之间还处于各自独立运行的状态。

BBC新闻制作的媒介融合是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因为它实行了彻底的变革。BBC合并了原有的广播、电视、网络三大新闻编辑制作部门,使原本各自独立的三个平台整合成一个平台,共同办公,共享资源。通过改革组织架构,开发强大的技术平台,科学设计技术流程,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移动媒体等多种媒体和媒介的融合。

BBC媒介融合的动因

BBC是在2004年前后开始思考媒介融合的。进入2000年,英国社交媒体和手机媒体飞速发展,用户活跃度增加,大量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离开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BBC突然发现自己的听众和观众流失了。

2005年,BBC做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受众研究,结果显示:16-24岁的青少年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一周内不会收看任何BBC的节目。这些受众转到了手机媒体与社交媒体那里。这让BBC 时任总裁汤普森认识到:“唯一能确保BBC持续的成功方法就是能追随和连接未来的受众,否则,BBC将最终永远地失去一代人。”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为受众服务。受众流失了,影响力也就减少了,服务的意义也就丧失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大背景下,BBC的服务收入不断减少,入不敷出,财务压力逐年增大,而英政府却要求BBC在经济通胀期内执照费不能涨价。BBC只能在降低成本一条路上想办法做文章。BBC选择了在自己最大的资源面上找出路,利用伦敦城中心的一块原有地产翻新装修的机会整合内部资源,将多处分散的新闻制作机构集中在一起减少重复设置,集约土地资源,通过媒介融合的重构,降低节目运营与管理的成本,减轻经济压力。可以说,BBC的媒介融合是一次迫不得已的媒介革命,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深刻的变化,但这个变革还远没有结束,仍在进行中。

在这个背景下,BBC开始追寻受众,筹划媒介融合。第一步,必须要知道流失的受众到哪里去了;第二步,要找寻追随受众。受众流向新媒体,传统媒体就必须与新媒体融合,使BBC有多种媒体形式与受众保持联系。

BBC“找寻追随受众”的思维意味着“受众是媒体的上帝”,不管受众在哪里,媒体要为他们服务。他们如果不喜欢电视现在这种传播方式,那么电视就必须开拓新的传播方式,追随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创新媒体表现方式来为他们服务。

BBC媒介融合的路径

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前提条件。BBC的新技术路线是通过盖新楼时“腾笼换鸟”来实现的。BBC在新楼里设计了新的技术连接方案,编制了全新的软件程序,对编辑部进行了重新布局。BBC的技术平台是一个叫做BBC Journalism Portal的软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满足BBC记者、编辑工作所需的所有功能,还可实现BBC员工之间信息共享与工作调度。BBC这个技术路线和软件程序非常重要,通过这个技术路线产生了新的节目制作流程,这个节目制作流程渗透了媒介融合的理念,为BBC新的节目运行方式与流程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BC的技术方案现在看起来很光鲜,但在构思、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程人员和节目制作人员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和交锋。技术方案确定之后,在实际运行时,也经历了不断讨论、不断调整直至逐步完善的过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BBC的媒介融合之路依然没有停止,依然在磨合、修改、完善的过程之中。

技术路线变化表面看起来是从旧楼到新楼的问题,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它背后是专业人才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技能的重新建构。媒介融合对年轻人来讲相对容易,但对习惯于传统媒体制作方式的老员工来说就很困难。传统媒体中越是专业的岗位和职业的人转变越困难。BBC采取的方法跟我们国内媒体改革采取的方法很像,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凡是新进入的员工必须按照BBC新楼技术平台要求参加培训,接受媒介融合的理念培训和技术培训,达到要求的才能上岗被聘用。对于老员工,BBC通过制度性安排,进行了强制性轮训。在BBC媒介融合方案确认后,即对在岗职工进行了定岗定编的考核。BBC全台有20%的人员(包括编辑、摄像、管理人员、后勤服务等)因考核不合格而被裁减。

在岗培训什么呢?融合思维下采集的信息素材实际上就是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要能够满足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需要。要求员工必须掌握融合新聞理念下的全媒体制作技能。比如电视摄像记者,既要熟练掌握各类摄像机的拍摄技能,又要学习图片摄影、广播录音和文字报道等多媒体取材手段。对于融合新闻的制作,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作为一个记者,他要能够判断哪种事件最适合用哪种媒体手段记录与表达。比如在一个发生爆炸的新闻现场,爆炸时在较远的地方听见了爆炸声、警车的鸣叫、人的呼喊,这时声音记录就很适合于广播。如果记者到达了爆炸现场,视觉的记录与表现就更为重要了。

在BBC的新闻实践中,并不是任何新闻事件都要一个记者去完成。重大的新闻事件也会有一个大的团队,有出境记者、录音记者、摄影记者,还会有文字记者、图片记者。但是要注意,在融合思维下,这些记者决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一个记者完成多样素材,还是多个记者分别采集素材,对于BBC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前期的信息采集,还包括后期的信息编辑与整合。BBC新闻培训学院的院长Jonathan Baker说,融合新闻的制作,编辑的思维更为重要。它不仅通过前方记者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新闻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编辑与组合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和媒体平台将新闻传播出去。

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的市场份额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出现了下降,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如果据此得出结论说报纸、广播和电视要消亡还为时过早。BBC技术融合之后形成的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的媒体结构并没有淡化广播和电视的作用。BBC认为,每一个媒体总有它的目标群体,每一个媒体总有它存在的空间。广播适合在移动的环境下接收,电视适合在客厅里使用,基于PC的网络适合在办公的环境下使用,基于手机的网络适合在空余闲暇的时候使用。所以,BBC技术融合之后的媒体格局并没有特别强调仅用新媒体,而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视同仁。

BBC融合新闻的传播流程

BBC媒介融合确定了以大编辑部为核心的方针,重组后的编辑部被称为“超级编辑部”。BBC新大楼的新闻编辑部工作台是围绕大厅中心呈四处放射状,最中心的是一个由8个工作平台组合成棱形的中心调度区,由中心区向两边成放射状散开的工作平台,分别是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工作区。由中心区中间向两边分开,一半是面向国外受众的国际部,一半是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内部。

在新的框架下,BBC新闻传播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题。编辑部从记者和社交媒体获得新闻线索,主编从线索清单中选择当天值得关注和报道的新闻,在编前会上与各媒体、各频道负责人及主要部门制片人一起讨论和确定报道选题。编前会后,这些选题被制成要闻清单登录台内网络平台供各媒体、各栏目负责人和各语种平台选用。在总编辑编前会后各部门负责人还会组织本部门的编辑讨论如何组织本栏目今天的新闻。

第二阶段:制作。前期记者在新闻现场采集的新闻素材以及通过社交媒体收集的各类新闻素材,首先全部进入数据库,经过技术质量选择、新闻价值选择、媒体媒介选择等几级分类分拣,最后进入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各自的新闻素材库。国内部和国际部的编辑对这些音频的、视频的、文字的、图片的素材进行初编和加工。精编的节目最后进入节目素材库。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根据自身需要从节目素材库里选择适合自身的节目。

第三阶段:合成和播出。前一阶段制作的单个节目在播出前还需要各类媒体节目编辑的编排,广播电视还有节目主持人的串联播报,最后由导播台编辑合成(电视还需上字幕、上特技、混音等),最后形成节目播出。播出之后,还会接受受众的反馈。受众的反馈又会形成新的节目源。

那么,这个流程怎么体现融合的理念呢?第一个融合的点在选题阶段。面对一个重要重大的新闻事件,BBC是调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共同关注、集中资源、多媒介运用、多媒体呈现、分别报道的。在选题和报道口径确定后,不同媒体根据各自的媒体传播特点和表现特点选择并确定各自的报道视角、报道重点及表现方式。这个阶段的融合是一个多媒体思维与多媒体、多媒介表现的报道融合,主要体现在主编与编辑部的综合调度上。第二个融合的点在制作环节。记者的素材采集必须是多媒体融合的素材,也就是说新闻素材库就是一个融合的素材库,广播、电视、网络、手机需要的各种媒介形式素材、资料、背景材料全部在这儿分类存储着,BBC各个频道、各个栏目、各种媒体资源共享,广播可以“调用”电视的、网络的资料;电视可以“调用”广播的网络的资料;网络可以“调用”广播的、电视的资料。从BBC融合的思路来看,他们实际上相当于我们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各自的网站,还有电信的手机终端等各类媒体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全部融合在一起了。

BBC融合的思路体现在新闻选题组织、报道策划、素材采集、资源共享、节目编辑、背景共用等各个环节。在新闻媒体的终端呈现上,还是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比如电视还是电视形态,广播还是广播形态,网络还是网络形态,手机还是手机形态。BBC以媒体融合为基本点的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流程的整合与融合。这不同于人们以前理解的媒介融合。很多人以前理解的媒介融合是在终端呈现上,如电视屏幕吸收了网络、移动媒体的部分表现形式等。

在BBC媒介融合的架构里,非常重视社交媒体的作用。但社交媒体在扩大了新闻来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甄别真伪的困难。BBC经过探索,已经建立了一套甄别的机制,通过这套机制,大致能判断出信息和信息提供者的真假。如信息提供者通过电话报告自己在现场目击了新闻的发生,BBC马上就会通过谷歌的卫星定位系统找到电话报料者的位置,从而确定他是否真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他们也会在得知报料者方位以及他的相关情况后,通过迅速查找报料人周围的相关人员或事件现场的其他人员来了解情况,并进一步核实报料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果报料者提供的新闻图片以及新闻视屏画面处于城市街区中,BBC会利用电子立体地图找到图片拍摄的角度对比新闻图片或视频背景参照物来分析判断图片或影像的真实性。另外,他们还会采取邀请报料人出镜接受采访,以及打电话给报料人进一步了解情况等各种方式,核实相关信息确认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为进一步推动记者编辑运用社交媒体、开发社交媒体,BBC为5000名内部职工每人配備了一部苹果iPhone手机。要求每一个记者编辑都要有自己的微薄账号,学会使用Twitter和Facebook,以此通过社交媒体收集信息来源,丰富BBC的新闻线索。同时规定:只有经过批准的频道负责人、栏目制片人、著名主持人、首席记者等才可以代表BBC在网上“发声”,构建BBC的网络形象。据2012年的调查统计,英国小于24岁的年轻人对BBC的关注度大幅提高。BBC通过这种管理使一个传统媒体迅速与社交媒体融为一体,在年轻人中重新树立了新的形象。

媒介融合对BBC的意义

媒体融合对于BBC到底有哪些好处?随着融合的进程和发展还在不断显现着,现在直接能够看到的有四个。

第一,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节省了节目运行与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融合之前,BBC资源重复消耗比较严重。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不仅不同的媒体要派记者过去,就是同一媒体,不同的节目也会派记者过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整合与融合,分散于几处的新闻制作部门被整合进一栋内部开放互通的大楼里,节省了制作空间,节省了交通、联系等制作经费,节省了节目制作人员,提高了效率。

第二,各媒体、各频道、各栏目的节目编辑由于同在一个大厅内,各个编辑部门由于离得很近,有时电话都不用打,走两步就可聚在一起,沟通起来非常方便。每当遇到一个重大新闻事件,不同媒体、不同部门的编辑从各自的视角解读新闻事件,互相碰撞、互相激荡、互相启发,一同进行头脑风暴,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想法,大家不仅信息共享,而且智力也共享。各媒体在此展示差异,呈现特点,加强了沟通,促进了相互了解,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了节目质量,这是BBC媒介融合最有价值的一点。

第三,尽管BBC广播、电视、网络的终端呈现形式从外在看没有大的变化,但各自节目的内在流程、编辑理念、运作管理、信息组织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BC不同媒体之间的形象统一了,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相互协调了;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播出方式相互补充,给予了受众多种选择,不同媒体终端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性需求。

第四,媒介融合之前,大家都担心传统媒体会逐渐消亡。但是通过BBC近年来媒介融合的新闻实践,大家看到,在媒介融合理念与平台的构架下,传统媒体如广播焕发了新的生机;电视的新闻时效更快了,与社交媒体联系更为紧密了,呈现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样式,一些听众和观众又重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而通过互联网登录BBC节目平台的人越来越多。

BBC媒介融合的改革与实践有正面的收获,也有负面的损失与代价,目前显现的是由于传统媒体固有的传统方式逐步变革与消失,习惯、适应并忠实于BBC传统文化的老职工不断离去,BBC原有的企业文化动摇了。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大量涌入的新员工对BBC的忠诚度在下降,代表性的案例是BBC近期不断出现的性虐待、性丑闻事件。这些事件经ITV曝光后,BBC内部新员工通过微博“爆料”跟进炒作,新员工对BBC“家丑”不以为耻,反以为乐,不选择传统的内部处理方式而选择以爆料方式外漏给社会,这些都引起了BBC管理者的思考。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广播媒介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