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快乐感染源
2013-04-29朱梅梅
朱梅梅
小飞,原名胡昆,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片管理专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气早间节目Easy morning的男主播,该节目又称“飞鱼秀”。很多人说:这是一档欲罢而不能的节目,是音乐+即兴+创意+热情+无厘头+乐观精神的21世纪的相声 。
小飞是那种看上去默默无闻,一旦张嘴就会语惊四座的典型“文青”,表面内敛内心却小澎湃不断的人。朋友们聚在一起时,他只要一出声,你就会有一种幻觉,现在是属于“飞鱼秀”的时间。
因为从小喜欢看周星驰演的电影,小飞曾梦想着当一个“邪星”。中学毕业一心想做演员的他,权衡再三,考虑自己直接考表演系估计无戏,于是报考了相对门槛较低的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片管理专业,心想:先进去再说。
“进去头一年我还奔着转系努力呢,到处打听怎么转系。再往后学,渐渐就现实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后来彻底不想学电影了,演员、制片都不想干了。”当梦想照进现实,恍然醒悟的他从大二开始将注意力与兴趣转向了音乐。“其实了解电影和电影行业需要一个过程,学到大三、大四之后,我渐渐觉得自己的性格,还有目前电影的状态,我都没能力做,其实就是忽然没有一点儿兴趣从事这个行业了。做电影人,你首先得学会和一大群人打交道,而我在这些方面不擅长。可能我是独生子的缘故吧,从小就比较独,总是自己跟自己玩,而且一玩就一个下午。我并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跟别人乃至一群人瞎聊上。”
兴趣大转移之后的小飞很幸运,北京电影学院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让他充分接触到很多他喜欢的东西,比如电影、音乐、美术、摄影、乐器等等。“想当年在上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听打口带的哥们儿,有一次在班会上他表演了吉他弹奏,他当时弹了首《爱的罗曼史》,很受女生的喜爱,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你知道,青春期时像我们这样的人都一直在寻求被异性的认可和关注,且不断尝试各种方式,当忽然发现原来会弹吉他是这么一个不失人格还效果挺好的方式时,我眼前一亮。家里刚好有把我爸年轻时买的吉他,于是,我翻出本教材,里面也有《爱的罗曼史》。当时我根本就看不懂吉他谱,就凭着一遍遍地听,愣是把曲子‘扒下来了,糊弄不懂的人一点儿都没有问题,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特牛。那时候一个礼拜弹一次,觉得自己技艺蹭蹭地往上长,很有成就感。再之后我爸给我买了把新琴。我的性格跟我的家庭环境很有关系。我父母从不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但是如果我能怎么样的时候,比方说看我有点儿兴趣爱好什么的,还都挺支持。我爱画画,爱摄影什么的,他们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满足我。”
“记得大学时有个大型活动,我们班的几个人组了个乐队,还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再后来就是2007年和2009年、2012年一起演出过几次,像我们这种非专业的演出之前要练很多东西,特别累。”
如今,当听歌成了职业、聊天成了任务的时候,小飞突然发现音乐跟他的关系一下子由“女朋友”递进成了“老婆”,其中多了几分包容,少了几许激情。不过,他依旧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够把自己喜欢做的当做职业。“我最早对摄影发生兴趣是在考大学前,家里也支持,给买了个胶片机,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佳能40D,还可以。后来拍了几卷之后发现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我也买了书但是看不明白。胶片机没有机会供你一张一张地实验,拍完一卷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拍,你看到的就是这个打击,一卷三十六个打击,而且还挺贵,作为一个学生负担这笔开销还是有难度的。那会儿还挺当个事儿的,大晚上扛着三脚架去天桥上拍车流。技术不过关,看的照片也少,根本不知道构图怎么样才好看,也得不到成就感,拍了几卷之后总是受打击,后来就没怎么玩儿,相机就扔在那,再捡起来就到2007年了。”
大学毕业,小飞进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机缘巧合,“当时这个节目缺个主持人,我来临时替班,结果不小心就撞出了火花,也撞出了这个‘飞鱼秀。当时给这个节目起名叫‘飞鱼秀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英文的名字不好推广。很多喜欢听这个节目的人在向别人推荐的时候都想不起那个英文名字是什么。”
“对于大多数广播节目来说,一般节目中谈论的内容都是预先设计好的,甚至会有一个团队专门打造。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就是我们两个人在节目开始前碰一下,然后在节目中发现哪个短信的内容很有意思,就将它作为节目的话题。”
作为早间节目,飞鱼秀从开播以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争取“一切有幽默感的人”,你很难以传统的传播模式定义这档节目属于什么类型。在这里,资讯以一种无厘头的方式被重新解析;音乐水准不低;幽默是诙谐发冷的;话题是你想不到的,还总是令你意料之外地“跑题”……于是,“听多久都不会厌烦”。
这个节目开播以来从未改版,但一直在变。“因为我们反传统,这种说法可能相对贴切些。其实当时我们设计这个节目的时候就曾经把它定位成‘21世纪的相声,不过是有承接关系的,更像情景喜剧。”
节目中的小飞是一个喜欢一针见血、言辞犀利的人,以“打”喻舟为乐,而喻舟毫无遮掩的笑声以及没脾气的性格,基本上成就了小飞的调侃和穷贫,使得这个聊天节目随意自然,这或许也是众人喜欢这个节目的一大原因。“飞鱼秀采取的是音乐加主题谈话的形式,一开始我们就是放音乐,说几句话,再放音乐,可能后来越说越热闹,越说越好玩,越说越想说,无形中说话部分就拉长了。”
生活中的小飞是个相对低调、封闭的人,其实这也仅仅是个幌子,像是他扔给大家的一个烟幕弹。“我不是一个主动的人这是个表象,我是那种经常让别人认为他是主动的人。比方说我希望你夸我,我不会说你夸夸我吧,这太低级了!我会把话题引导到一个我比较擅长的领域,让你不由自主地夸我。比如说小时候我想买一个玩具,我不会像别的小孩那样趴在地上打滚哭闹,从来没有这样过。我会让我爸妈觉得好像应该给我买这个东西,并且是发自内心地想的那种。这是天生的情商高,没办法。”
“人与人的距离,离太远看不见,离太近也看不见,肯定得有个合适的距离。我经常说与人相处最好的状态就跟吃牛扒一样,差不多是四分熟,如果太生了就不了解,如果太熟了就煳了,互相之间给的那点儿面子就全都不顾及了,别人的感受全被抛开了。所以遇到那种自来熟的人我会有压力,我周围的朋友大多是慢热的。我也不能接受那种一头热的友情。我喜欢聊某一点聊很深,比方说我和一个朋友都爱做模型,我们每次见面都是聊怎么打磨怎么喷漆什么的,或者聊摄影,一聊聊很多,基本上都是这种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的朋友。”
小飞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注重成就感的人,喜欢被认可、存在的感觉,“我都是心里暗暗较劲,回去鼓捣去,偶尔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别人一夸:喔,太牛了!我就会说:没什么,天生的!说完这句之后心里那个美呀!但我其实也是一个自卑的人,有时候就好像是逆水行舟的感觉,就算是周围没有参照物的话,只要细细感受,你也能感到那水在冲着你。我就属于老能感觉被水冲着的那种人,但只不过看到旁边的参照物会发现我其实还是前进了,或者说我没前进但我也没后退,但是那水冲着我的感觉时刻提醒着我。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很牛的人!我也一直为了能达到终极的程度而努力!以前的想法是一定要达到某种高度,现在是要达到某一种广度。我转了一圈好多东西都玩过以后,发现最适合我的还是做主持人,每一个我玩过的东西我有了感悟之后还是会体现在我的节目当中。对于我来讲,会比精更重要。所以以前想过的做演员、做歌手、做画家什么的就都变成了一个个兴趣爱好,但是我是主持人当中懂美术、懂摄影、懂音乐的,我觉得挺满足。”
后记:
“飞鱼秀”这档节目开播至今已经接近十年,它成了很多人的回忆,众多喜爱这个节目的人都会说:早晨八点,打开收音机,当听到他们的声音时,感觉一天都会乐乐呵呵。小飞那些无厘头的“鬼话”,总是很让人“上瘾”,而收集“飞大牌”小飞的语录,也变成了一种生活。
小飞语录:
我其实很愿意倾听别人的心声,所以说,我经常没事儿的时候会拿个碗倾听隔壁邻居的谈话。
你(喻舟)是不是也曾经想过,幻想一下,很美妙的场景啊。你回家,已经很累了嘛,到门口呢,刚想敲,自动就有人把门给你打开,哎呀,是一个特别爱你的小帅哥。看见你激动啊,热泪盈眶:“奶奶,奶奶你回来了,我们以为你走丢了呢,奶奶!”
俗话说饭前便后要洗手。我有一哥们儿特讲卫生,每次上厕所前后都要洗手,先拿肥皂洗,再拿84消毒液洗,再放蒸气里高温消毒,总之就是特爱干净的那种。可是有一天他上完厕所出来却没洗手,出来就感叹啊:哎呀,今天总算记得带草纸了。
一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了人字,一会儿排成了一字,一会儿排成了大字,一会儿又排成了小字——真是一群有文化的大雁啊。
我有一个朋友,走在路上从来也不跟我们说话。我说:“我们俩关系没有次到这个地步吧!”他说:“嘘!不能说!不能说!有一次啊,路上跟人聊天不小心喝了口风,回去胖了有十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