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的跑步书
2013-04-29
是的,我跑步,虽然是来负责垫底的,但至少参加过几个21k而且持续努力中——对跑步人来说,21k根本连“入门”都还说不上。我跑步,但是读村上春树《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大陆版译为《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那一年(2008),我还没有开始跑步,是为了读村上春树,不是因为跑步而读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认为,人不会因为别人的劝告而成为跑者,人会不会成为跑者是天性使然,而我宁愿相信有一颗跑步的种子存在每一个人的染色体里,有的种子早早发芽,有的迟迟不开花,直到遇到对的环境,也有的种子就永远只是种子,这可以天荒地老扯到人类演化,暂且按下不表。但多少可以解释何以我在2000年就买了一本如今已绝版的《跑入心灵深处》,这是德国外交部长约序卡·费雪(Joschka Fischer)跑步跑瘦四十公斤“重新找回自我”的励志故事。当时台湾的“跑步书”还是一片荒漠,没有一家出版社会想到去经营一条“跑步学”书系,何况“跑步”和“走路”似乎都是不学而能之事,何必曰“学”?所以《跑入心灵深处》被放在减肥书区。不过跑马拉松减肥?和其它的减肥办法比较,就效率而言,这一招实在其笨无比,本书当然不太好卖。
跑步书和减肥书脱勾的时间还得要等一阵。
我内心深处隐隐渴望跑步,但总是基于各种理由迟迟未付诸行动,直到读了《天生就会跑》。一个习惯看书的人,永远在找厉害的作者写的好看的书,能够把冷门议题写到令人读之热血沸腾、仰天长啸,更是强手中的强手,《天生就会跑》的克里斯多福·麦杜格(Christopher McDougal)就是。一直到今天,我还把擅长跑的墨西哥“塔拉乌马拉”族当作神话,但我相信书中说的,人类的长程跑步需要身体与心灵的高度结合,这是其它动物所无法企及的境界。换言之,“长跑”不仅是运动,是技术,也是修行,是艺术。
但到底跑多长才算长,答案从一公里到一千公里都有。
《天生就会跑》让我灵魂里的跑步种子发了芽,那年起我从一公里开始跑,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十公里、十五公里……慢慢、慢慢推进,一年多后才跑半马,出发时刻终于见识到“万马奔腾”的真人实境版,另一方面,我发现我那些根本不想跑步的朋友也一样欣赏这书,但他们被唤起的热情不是跑步,而是重新灌注朝着某个目标前进的力气。
跑步是梦想的隐喻,半马、全马、超马、环台马……一马接一马没有尽头,梦想也是。
“跑步书”成为出版蓝海?
后来采访汪若兰和陈希林(两人当时在木马文化,除了《天生就会跑》,也出版《阿格西自传》),才知道出书之前出版社透过“运动笔记”网站做过调查,保守估算台湾“跑马”人口至少有五十万,广义的运动族群则有三百万人,数字只会增不会减,所以“跑步书”会不会是出版的蓝海呢?但跑步的人和经常逛书店买书的人、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或有部分交集,但基本上分属两个国度,如何把跑步的书卖给跑步的人呢?他们思考着,也因此与郭丰州有了接触,他是台湾超马跑者协会副理事长,国际超马总会技术委员;因为这次,我也才知道台湾的路跑社团早已花开遍地。
台湾马拉松由温而热是近十年的事。2004年,ING安泰人寿冠名赞助台北马拉松,以一支密集播放的“阿娇没空”电视广告一举让马拉松进入全民生活,抬升马拉松热度,之后并购安泰的富邦萧规曹随,每年都拍电视广告呼唤“全民动起来”、“跑最大”。
而2011年确实是台湾马拉松赛会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一方面有林义杰、陈彦博这样挑战极限“长跑英雄”成为标竿,另一方面,这一年台湾马拉松赛会场次高达51 场,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名列全球第四,台湾虽小,却成了名符其实的热门地区。点进“运动笔记”、“跑者广场”赛事列表搜寻,会发现从南到北到离岛,从“国道”到公园到山路,几乎周周都有一或两场赛事。2012年12月开跑的富邦马,从 3公里到 42公里,参加人数突破12万人,董事长蔡明忠也亲身下场跑了九公里。赛事之所以多,当然是因为路跑人口持续增加,中国大陆与港澳跑马者也因此纷纷进军台湾,几个热门赛事如太鲁阁马拉松、万金石、金门、台北富邦……特别是太鲁阁,网络报名往往不到四小时就关门。台南第一次办夜跑,古都星光马拉松,网络报名,半小时内1500个名额一个都没剩。金门、台南、花莲、信义乡、金山、绿岛……都因为举办马拉松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
路跑赛事散发一种挟着拼斗气味的集体欢腾,一种参与的存在感,加上长跑时释放的脑内啡(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所制造的“跑者愉悦感”,在在吸引跑步人一次又一次报名,披星戴月地出门赴赛,全台湾跑透透还不够,旅行社也已顺时应势推出以日本为主的“跑马行”。
连结跑者与阅读的代言人
出版是落后指标,但不会落后太久,《天生就会跑》是为回应“跑步热”的序曲,但早它一年还有一本印了好几刷的《运动改造大脑》,这本出于精神科医生之手的书,以各种科学实验证明运动如何预防忧郁症,如何减缓大脑退化,甚至逆转。书中提及另一位医生派尔斯,他就是靠着跑马让人生从谷底往上爬,“跑步让我回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派尔斯说。
我采访作家侯文咏时他推荐了这本书给我,侯文咏他一直是个自主训练的跑者,去年首度下海和蔡明忠一起跑了九公里富邦马。
就是跑马赛事爆炸的2011年,脸谱出版了一本解析“姿势跑法”的翻译书《跑步,该怎么跑?》,也为台湾职业运动选手健护教练甘思元打造一本《你运动对了吗?》,说明出版社看见“跑步指导书”在市场上的空白。无巧不巧的是,在台湾一直有高人气的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她的“一个人”系列,2011年主题正是《一个人去跑步:马拉松1年级生》,然后《一个人去跑步:马拉松2年级生》,“跑马”就这样打进高木直子的粉丝团,有年轻女孩因此把“到夏威夷跑马”列为人生新目标。资深报人戎抚天也把他跑步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写成《跑拉松 其实很简单》于这一年出版。
基于习惯、需要和兴趣,我开始搜集跑步书,也推介跑步书给我的跑友,我发现如果不逛书店(实体或在线),只看“运动笔记”网站的跑友其实很难与为他们而写的书相遇。
没错,跑步界缺少一个能够连结跑者与阅读的代言人,陈彦博、林义杰都出书分享跑步故事(《零下40度的勇气》、《原来,是为了简单的理由才跑步》),但他们的事迹太“超人”,可望不可及。飞小鱼(苏怡任)2012年出版的《奔跑》——台湾第一本非名人、平民版的跑步故事集,某种程度确立了她的“代言人”位置。
飞小鱼做过财经记者、营销企划、公关,个性热情,文笔灿烂,她因为跑步而恋上村上春树的《关于跑步》(所以说跑步和跑步书互为因果),然后成为“跑步传教士”,撰写部落格之余,一直渴望写一本好看的跑步故事,这促成她和郭丰州的合作,一个人负责用热情奔放的文字说故事,一个人提供运动知识,这就是《奔跑》。
跑友需要“心智的与训练的”书
2012年是跑步书风景更壮丽的一年,有《奔跑》;有训练指导书《6个月训练课程马拉松完走不是梦》,有《我在肯亚跑步的日子》——肯亚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跑者、教练和训练营;有“初跑者圣经”的《跑出美丽》,作者市桥有里是世界锦标赛马拉松银牌;有打入畅销书排行榜的《身体调校圣经》——这本书像美食铺天盖地的吃到饱自助餐,减肥、性爱、睡眠、肌力……任人选择切身需要的主题,跑步的人多半直接进入“跑更快,跑更远”这一章。
但跑步书的重大突破,是汪若兰、陈希林跳槽远流出版社,在《天生就会跑》打下的基盘上,开出“运动馆”,首推郭丰州《跑者日志》、关家良一《跑步教我的王者风范》。关家良一是日本超跑天王,弓藤真实则为天后,对台湾跑步人,他们比金城武、苍井空更让人尖叫。“运动馆”随顺风潮而起,以经营成一条全面观照的、细水长流的线为愿景。2013年推出国外畅销20年的运动员必备经典《护脚圣经》,将要推出《我的跑步饮食之旅》,是美洲超跑名将史考特的自传,《天生就会跑》里的要角之一。四月中,也配合关家良一来台参加十四天国际环台超马赛出版《跑步胜者的100天修练》,撮合关家良一与参加过铁人三项的艺人哈林庾澄庆对谈。未来的出版计划,还包括马拉松补给食谱(谁说马拉松补给品只能有水和香蕉?)、针对男生与女生的肌力训练等等。
《运动黄金20秒》、《跑步之心》、《跑过裂谷》则分别由三采、橡实文化、马可孛罗出版。今周刊则推出飞小鱼主编的杂志书《Go!一起去跑步》,出版社纷纷测试“跑步书”市场,令人不解的是,被全球跑者奉为哲学圣经的《跑步圣经》,台湾现在只找得到简体字版。
“心智的与训练的”,我的全马好手跑友王玉瑞和何恭睿异口同声说。这是他们需要的跑步书,一方面是倾听跑者的故事,分享他们对跑步以及对人生的体悟;一方面则学习身体训练新观念,让自己免于受伤,更上层楼——只要能进步一分钟都好。
据我了解,至今为止的跑步书都维持一个五千到一万的基本盘,相对于跑步人口,这个数字还有很大成长空间,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