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之浅见
2013-04-29侯国勤
侯国勤
常言说,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追求教学艺术的最佳境界应该是毕生永远的追求。一堂好的历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是感染,是陶醉,如同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怡;如同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而一堂照本宣科的历史课,对于学生来说,则成了呆板乏味的催眠曲。有人年纪轻轻,书教得生动活泼;有人年届花甲,仍是循规蹈矩,其间虽有天赋和才智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应该还是教师的主动进取精神,对教学艺术的钻研程度所致。
课堂教学艺术,最主要的是教学语言艺术。一位成功的对课堂语言艺术有着不懈追求的教师,能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并能炉火纯青地自如表达,从而把准确、严密、辩证、情感丰富融为一体,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把深奥的事理讲通俗。
我认为,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应具备以下六个要素:
一曰准确性 。 准确性是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命。读音要正确,用词要确切,表述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不能说成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南针是中国人最先发明。而不能说最早发现的;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而不能说北宋完成了大统一;拿破仑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皇帝,而不能说成代表大地主阶级利益……
二曰形象性 。形象性就是要善于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讲人如见人,讲事如临其境,讲景历历在目,娓娓动听,丝丝入扣,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从中产生敬爱英雄、怜惜民生、憎恶奸臣的高尚情感。但这种生动形象绝不是哗众取宠,矫揉造作,庸俗猎奇。那种为追求讲课的生动形象而不顾历史的真实性,任意夸张,妄加褒贬,甚至用低级趣味的语言刺激学生的做法,是历史教师之大忌。历史课堂应当始终充满一种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气氛。
三曰趣味性 。趣味性是教学语言中的调味品,是使教学语言产生魅力的必备要素。教师需要幽默,幽默是情趣与哲理的有机统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师生的合作气氛,比如对学生说:‘罗马教皇终于在300年后的1979年,宣布伽利略平凡,落实政策,这叫今词古用;‘这一天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直到现在,资本家对30年代的这次经济大危机,仍然是‘谈五色变,这叫成语变用;‘意大利,意大利,意在大利,当时它在观望,哪里有利可图就参加到哪里,这叫故意曲解;‘当时法国内外交困。政治舞台上需要一个强力人物稳定局势,扭转危机,‘时势造英雄,拿破仑恰巧充当了这么一个角色,如果没有拿破仑,时代也会提供一个‘张破仑、‘李破仑或其他的什么‘破仑出来,这叫深话浅说;……如此之类,恰当变换,可以平添教学语言的艺术吸引力。趣味性不是油滑,应当是风趣而不粗俗,自然而不做作,必要而不多余,有益而不无聊,恰当而不勉强,和谐统一,自然风趣,恰到好处。
四曰精炼性。精炼性就是画龙点睛,直取主旨,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记忆。冗长、繁沓、琐碎,往往使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范文澜先生说:“林则徐是满清时代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一句话就概括了林则徐生活时代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课文,把厚书变薄,就少不了精炼,抓关键词,抓代表性文字,抓条理性,把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理出目,提出纲,从而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上下贯通。甚至是要记住一句话,就能牵动一根线,想起一大片。
五曰辩证性。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学习历史中获得启迪和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做到知识、情感、哲理三者自然交融,显示出一种理性的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国“圈地运动”,每一件事都应辩证看待,罪恶和进步交织,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痛苦和代价,才换来历史的进步,其中,投射着哲理的光辉。
历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十分得体的确定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或激扬,或深沉。要最好的展示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严谨朴实,有的感情充沛,有的幽默风趣,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美心,美目,美耳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的最佳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