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2013-04-29国向琴
国向琴
摘 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落实“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文章对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体验音乐的美感;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带着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音乐作品中蕴藉的情感因素所感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艺术素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教学策略 情感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新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可见,音乐最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一、重视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以听导“情”
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整个情感体验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如:欣赏《鸟店》这首乐曲时,我先不告知学生曲名,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一遍乐曲。接着播放音乐片断,让学生体验各自不同的速度音色所表现的不同情节及角色。当优美的旋律再一次流淌到他们的心底时,他们的笑脸上浮现的是投入,是满足。听到宁静、安详的音乐片段,伴随着乐曲中出现的钟声、鸡叫声、鸟叫声,有的同学会伸伸懒腰,有的同学扮演小花从沉睡中醒来,有的同学模仿公鸡打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兴致盎然地模仿他们所体验到的音乐形象。在开放的时间与空间里,学生解放了头脑和手脚;在参与探究、研讨音乐的活动中,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整个过程都使学生在听觉体验的基础上亲身参与音乐实践,从而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以境生“情”
中国古代孟母三迁、择地而居的故事,证明了环境对人的熏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营造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初级的情感体验。在执教《友谊的回声》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连绵起伏的高山这一教学情境,继而引导学生随歌曲伴奏音乐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进行律动,在初次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把学生带入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中。然后我组织学生用自由的声音对着“大山”喊一喊,我也参与其中,让学生对比老师的喊声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的喊声有高有低”,“老师是用歌唱的方法来喊的”,“老师的声音好听”,等等,每个孩子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时我因势利导,适时加以发声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我又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练习,而且一组比一组的声音要小一些,从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发现这种音量上的对比正像大自然中有趣的“回声”现象,之后便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在音樂中,这种大而响的声音称为“强”;小而轻的声音就称为“弱”。看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一强一弱,就构成了美妙的回声!”这样的设计,把歌曲的知识点学习融入到优美的教学情境中,他们为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
三、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以思激“情”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音乐情感体验的途径之一是听赏中的想象,想象是学生对音乐审美感知的再表现,再创造。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的层次不同,因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聆听同一音乐的心境也不一样。正因为音乐所具有的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够启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勇于表述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让学生探究性地、自主性地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
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通过听赏你想象到了什么场景?听完乐曲后,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我感到音乐的情绪很欢快,在一片树林里住着很多鸟儿!”“我认为音乐的情绪非常热烈,好像在开一场群鸟演唱会!”“我听了这段音乐感到很高兴,因为里面有知了的叫声!”“应该还有一只鸟中之王!其他鸟都想和它打招呼……”就在大家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突然发现有一名男生伏在案上,一副倦怠的样子,于是走到他面前。“这位同学,请你也来谈一下好吗?”听到我的邀请,他像是从梦中惊醒,之后慢腾腾地站起来说:“听了这首乐曲后,我觉得很伤心。”面对其他同学诧异的目光,我没有轻易否定他的联想。“能谈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这时,我看到孩子的眼中闪过一抹泪光,但他还是回答了我。“因为,前一段时间爷爷去世了,我回到了老家。当时就听过这段音乐,每当听到它我就会想到爷爷去世的情景,所以感到伤心。”原来是这样。这说明: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不存在绝对的标准答案,学生之间的想象力存在很大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能单纯用“谁想象得好,谁想象得差”评价。看似“另类”的答案,其实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关的基础上的,这是音乐情感的升华,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落实“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目标。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并保持。
参考文献:
[1][2]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3]王琳.用音乐打开想象的闸门[J].中国音乐教育,20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