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情味”椅子
2013-04-29喻畅山林赵宁威
喻畅 山林 赵宁威
“我记得我还是一个学徒的时候,总带着很浓厚的兴趣工作,我甚至无法等到明天,每每停工后我便感到失落。而当我完成一件作品,将它送到顾客面前,那种感觉实在太棒了。”
—Hans J wegner
而正是这种疯狂的热情,造就了他,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Hans J Wegner。
丹麦人情走向世界
在20世纪早期的丹麦,家具设计还只是沿袭法式或英伦的风格,处于农业型社会的人们似乎无暇顾及家具的风格。同样是在经济的作用力下,走向工业型社会的丹麦开始产生对丹麦本土设计的需求。更大的房子,更独立的空间,丹麦设计由此而生,Hans Wegner就是引领这股潮流的先锋者之一。
1924年,哥本哈根皇家建筑艺术学院开设了家具设计讲座课。1928年,家具师行业协会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秋季家具展览会。1929年,wegner设计了他得第一把椅子,两年后成为了一名技术纯熟的细木工匠。1936年,他来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哥本哈根工艺学校。毕业后,被Arne Jacobsen和Erik Moller邀请去为奥尔胡斯城市大厅设计室内陈设品和装饰物。1943年,他在奥尔胡斯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室,并在1946年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设计室。随着他在设计领域一步步的成长、成熟,一股丹麦实用主义的人文情怀,也走向了世界。
Y型椅是他展现人文情怀的代表作,与中国的明椅也有密切关系。线是家具造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同时线元素与人体工程学的联系最为紧密。直线型的元素能给人带来理性、稳定、挺拔、肃穆的心理感受,而曲线含蓄、温和成熟,从视觉上具有饱满感。Wegner则结合了这两种不同线性的主调,创造出了新的风格特色。直线与曲线相遇,圆润、笔挺、简练。整体而言,Y型椅古朴、轻盈而不轻佻,线条应用考究而不泛滥,给人带来舒畅、安静、温暖的感受。Wegner的作品,作为北欧家具设计风格的一个缩影,冬季的北欧漫长而寒冷,这样的设计是寒冷冬天里的温暖慰藉,也催生了北欧家具关于人本的思考。
Wegner的中国情结
Wegner最值得人称道的,还有他的“中国椅”。有人说,wegner的“中国椅”的灵感来自于一副肖像画,上面是坐着明朝椅子的丹麦商人,另外的一种说法,则是他在丹麦工业艺术博物馆中看到了中国明朝椅子。无论如何,他都已与中国风格结缘,并将他国的传统重新改装,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创造。
明椅是中国家具建造史上的巅峰之作,wegner是一位尊重历史传统的设计师,他绝不会跟随潮流而创作,在对明椅子的发展改造中,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他崇尚自然,认为从中国椅子上学到的不是文化或传统,而是作为椅子本身的本质美感。而他的设计风格,也在这样的探索中不断净化与简化。
1943年,wegner设计了The China Chair,它由弯曲的搭脑三部分组成,结合方式为指接,使用了圆融的扶手形式,使整个设计风格散发浓郁的中国风情。The China Chair有樱桃木和桃花木两种材料供选择,坐垫是高雅的皮革。
1946年,他为Fritz Hansen 设计了The Chinese Bench,在生产采用预压成型技术完成椅圈,这带来了更高的强度。
1949年,The Round Chair诞生,由Johannes Hansen生产,它曾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并被美国室内杂志选为封面特载。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在1960年选作尼克松和肯尼迪总统大选电视辩论时的座椅,世人干脆称之为“The Chair”。这把椅子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最优秀的:感官舒适,造型完美,细部的精细加工,材料的运用得当。
Wegner制作的Y型椅,除了充分地展现了他作为设计师的人文情怀以外,也是与中国设计结合的完美结晶。他从中国传统中获得灵感,但是又摒弃了传统中式椅背的厚重感,采用Y字型椅背,融入有机结构,把形式美与功能上的体验有机结合,让沉重的中式太师椅,变得轻盈灵巧。
从以上中国椅代表作,表现了他独特的设计风格。外形简化,精神饱满。对材质的特性有着深入研究,并挑剔地运用到设计中去。这些中国椅们有着浓烈并谦逊的生活态度,也深刻融入Wegner的艺术系统中去,它们已是家具领域的经典之作。
从传统与人情中寻找契机,Wegner不是第一个,但他绝对是最优秀之一。他的创作生涯可以给后来的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形态?意境还是历史?这些讨论无止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讨论与启发中,承接与转合之中,现代家具能够越来越满足人类身体以及精神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