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中师生合作的影响因素和策略

2013-04-29易庆平罗倩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52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策略

易庆平 罗倩

摘要:合作教学是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被视为未来的教育趋势。师生合作教学,在师生角色上倡导师生平等,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进了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本文结合高校师生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影响师生合作关系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具体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师生;合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22-03

建構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学能动性,知识是人的心灵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建构生成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施离不开学习主体间的最佳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会自然而然地随着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而变化。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目标都将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一、高校师生合作教学的意义

1.师生合作教学的概念。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曾提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教育改革这个术语的话,那就是师生合作教学。”在他看来,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交互作用与影响。其实,课堂就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社会,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其主要内涵是:在教学目标上追求多元目标价值,在教学过程上追求各动态因素的多维互动,在师生角色上倡导师生平等,在教学形式上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情境上强调标准参照性评价。从国内外合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师生合作教学主要包括了三种形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

2.合作教学对课堂的意义。师生合作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在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权威意识、公平理念的缺失以及师生交流的单一等容易造成师生偏见或师生冲突,课堂单向知识灌输多,师生平等交流沟通少,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力难以得到发展。在我国高校改革中引入合作教学理念及实践,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则以决策者、组织者和支持沟通者的角色出现,双方很好地配合教学,使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地方。教师施教之功,贵在引路,教会学生学习。

3.合作教学对学生的意义。师生合作教学,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被动地接受知识,以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不尽人意,更别提师生之间达到和谐、平等、融洽的心理状态了。合作教学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与老师、同伴交流沟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建构者、真理的探究者、教学活动的合作者等,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不仅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愉悦,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可谓“一法多益”。

4.合作教学对教师的意义。师生合作教学,不仅有益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促进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协助者,甚至是学习者。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就要不断加强教学能力和学习新的知识,作一个有才干、知识渊博、文化素养深厚和社会经验丰富的人,这样才能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敬佩。

二、高校师生合作教学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迅速变化,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逐渐淡化。教育的市场化和商品化使师生关系少了一份责任和温情,多了一份世俗和冷漠,教师慢慢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下神台。而今天的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加深,思想也更复杂,自身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增强使他们不再迷恋老师的权威,看待师生合作关系时批判性更强,和老师沟通交流也更加理性,有自己的见解。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于学生人数的上升,教师素质不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又恰恰制约着高校师生合作教学的开展。

2.学校因素。如今国内大学林立,然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运作模式的高校非常有限,高校的管理制度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重“量”胜于重“质”,各种现状和传统制约着高校人本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大学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影响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专业教师通常上完课后就离开学校了,而且一周和学生见面的次数也不多,学生很少有机会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更别提合作了。再加上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比较重,职称评定竞争越发激烈,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科研任务和撰写科研论文,这也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师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频率。

3.教师因素。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良好师生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和老师有交流意愿的前提。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之间存在差距,已经影响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的确,不少高校教师素质和师生合作的意志要提高,有些教师只重视传道授业,而对自身角色的责任缺乏深刻理解,认识不到自身榜样的教育价值。同时,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漠视自身的教育职责,敷衍教学,给学生提供的交流机会少之又少,这样更不利于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

4.学生因素。良好的师生合作,是师生双方以沟通和交流的互动方式形成的。部分学生对师生合作关系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以致交往意向缺乏,交往频率低,往往处于被动方;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缺乏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交流的时间和场所也受到限制。此外,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部分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认识,这也是影响师生合作关系建立的因素之一。

三、创建良好高校师生合作教学的策略

1.高校要创建有利于师生合作教学的校园文化。高校要首先将“育人为本”确立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育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校园文化又是大学理念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具有特色的大学理念,不仅对师生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也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品位的提高。因此,确立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推动师生合作教学的前提条件。

2.创设更多便于师生合作的合理教学情境。以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师在讲台上“一言堂”,照本宣科,而学生或正襟危坐记笔记或玩手机睡觉,整个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状态让师生合作教学谈何而来?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示范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表达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力图营造轻松和谐、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敢于参加、乐于参加。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参与度,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资源构建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整个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卓越的业务能力。一个拥有渊博学识和非凡人格魅力的老师,我相信没有哪位学生不愿意和他交流。教师素质的调高更有助于合作教学的开展,教师对整个教学的掌控力和对学生的把握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4.师生之间应构建平等民主的关系。这里的平等应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所谓平等,也就是教师不应以权威自居,更不能对成绩差的学生抱有偏见,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在情感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理想抱负以及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要总是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展开合作,相互交流,理解接纳。学生从中也能获得平等、尊重、信任、发展和愉悦的情绪体验。

5.加大对师资的投入,提供合作教学的平台。目前,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在校人数急剧增长。尽管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远远达不到在校人数的增长,一些地区,师资不足导致“大班”授课增多,师生课堂互动交流少,更别提什么合作了。因此,国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各大高校也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育人的核心,提倡师生合作这一新形的教学方式,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综上所述,师生合作教学,不仅对师生大有裨益,而且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也有指导意义。相信在高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这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生合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孙晓霞.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习者学习自主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4).

[2]郑慧玉.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3]王京华,杨馥卿,韩红梅.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鹏.合作学习环境下现代学习素质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对策与研究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