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编制导学案,有效引导学生开展网络合作学习

2013-04-29沈林

考试周刊 2013年58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导学案网络环境

沈林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使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已悄然而至并逐渐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同时,课堂教学改革也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的关键词。我校正尝试将课堂教学改革的产物——小组合作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起来,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新型的学习形式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力探讨了教师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 导学案 网络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策略

我校自2011年成立“开放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课题组,着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还是通过网络平台合作交流,均存在自觉性不强、技术水平不高、搜索提炼信息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否有效发挥成为关乎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们通过实践发现,除加强学生培训、精心设计课堂流程外,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不失为一种良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导学案”对于教师而言不再是新鲜名词,而是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的辅助材料,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我校的导学案多按照主体性、课时化、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原则编写,一般有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环节。那么,网络课堂的导学案该如何编制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呢?

一、制定具体可测的目标,使网络合作学习更明确

导学案的“目标”是相对学生而言的,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指明方向,从而发挥“导”的作用,是导学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虑到网络的虚拟特性,我们认为网络课学习目标的设置应更加具体,让学生明确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等等。如“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中国古代常见文化常识”、“通过网络即时工具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每人设计一张系列贺卡制作方案”等。

在三维目标中,应突出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意识投入网络学习中,而不至于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迷失方向。

在语言的描述上,还应突出“可测”性,即让学生对照检验学习的效果。多使用“能说出”、“搜集整理”、“能完成”等具体的动词,少用“知道”、“了解”、“掌握”、“运用”等模糊字眼。

二、适当示范,加强指导,使网络自主学习更轻松

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以江苏洋思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主张“先学后教”,即让学生先行预习新知,在学生形成疑问后,再以问题导引的方式有侧重地展开教学。网络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亦离不开以个体和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可帮助学生搜索信息、解答疑难,较好地完成预习任务,但其开放性又易使学生迷失其中,陷入信息的海洋不知择取,更易抵挡不了各种“诱惑”而“中途易辙”。因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

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设置“预习指要”环节,对“自主学习”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指导,对于低年级或初接触网络学习的学生,必要时还可适当进行示范。如笔者在网络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实践中,为帮助学生了解搜索、筛选信息的流程,选择了其中一首诗进行示范,简要为学生展示了“‘百度关键词—提炼重要信息—整合信息—完成鉴赏”的完整流程,为学生“自主”赏析剩余的五首诗歌作了示范,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又为今后学生开展类似的网络学习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板。

此外,教师还可在导学案上对搜索引擎、关键词、网址、交流平台等提供参考,对网络交流的方法进行指点,帮助学生较快完成预习任务,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效率。

当然,在预习环节的设置上,还可安排“预习检测”、“预习疑难”等板块,一方面检测预习效果,另一方面起到督促学生全情投入的作用。

三、合理设置课堂探究任务,使网络合作学习更高效

在以往的网络教学中,学生“三心二意”、“中途易辙”的现象较为突出,而防止此类现象出现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任务驱动”。那么,如何设置课堂探究“任务”才算“合理”呢?

1.应做到“任务”难度合理。

难度太大,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搜索、理解,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其因畏难而放弃;难度太小,只需花费少量时间便能轻松完成,容易出现课堂时间被“挪用”的现象,网络教学的优势也难以体现。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和课堂探究环节的时间安排,把握好用时量和难度,确保学生全情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2.应做到流程安排合理。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开放空间完成合作探究,应有较严谨、科学的流程安排,如首先通过网络搜索何种信息,然后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网络交流,再以何种形式呈现小组合作的成果,等等。流程明确了,学生便能依照安排有条理地完成课堂任务,不至于因失去指导而茫然迷失,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应合理安排“任务”分工。

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合作学习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教师可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进行宏观调控,网络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则更多借助QQ等交流平台完成,教师的监督调控相对弱化。因此,在导学案的设置上,教师不妨对课堂任务进行分解,将大任务分成若干组成部分,让学生分工完成,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有效防止“游离”现象。

4.应合理设置“任务”呈现。

“有竞争才有动力”,课堂学习尤其如此。课堂“任务”如果没有相应的展示、呈现,学生的合作交流也易流于懒散、低效。因此,网络课堂的导学案应设计相应呈现方式,如表格、文档、检测题等。而多媒体平台则为当堂呈现、评价成果提供了便利。

四、灵活设计课堂小结,使网络学习的反思常态化

总结反思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网络背景下的合作学习这种新形式则更加必要。因此,我们尝试在导学案中设置了专门的反思环节,让学生简要地书面呈现,督促其逐渐养成网络学习、交流的习惯。实践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内容灵活安排小结环节:

1.对照目标反思。

一堂课下来,预设的目标是否达成是检验课堂学习效率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我们要求学生首先反思的便是目标达成情况。

2.对照“任务”反思。

导学案设置的课堂探究任务是否实现,成果呈现情况如何,成败的原因在哪里,这些往往是我们要求学生总结的内容,也往往是提高今后网络学习效率的关键。

3.梳理总结方法。

目前,网络教学,特别是网络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我校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常态,还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更需要在很长时间内对学生开展培训,帮助其养成借助网络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基于这一目的,我们要求学生不断总结,谈自己的网络学习心得,交流提高网络合作的方法,总结课堂目标未达成的原因,提炼可供借鉴的模式等。

正是在不断的总结过程中,我们参研班级的学生慢慢形成了网络学习意识,养成了网络交流的习惯,建立了“资源共享”的平台,还探索出了在QQ群中建立讨论小组,开设专题论坛等有效的交流形式,为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常态实施提供了可能。

实践证明,导学案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完成网络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方面,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心得,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更进一步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常德市六中学案导学实施方案.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

[4]李艺,张增荣.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及其内涵.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导学案网络环境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空手道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价值与开展策略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