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长彬传奇

2013-04-29包尚友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年50期
关键词:企业

包尚友

4年军旅生涯,让高长彬这位不折不扣的“兵商”,铸就了超乎寻常的“逆商”。

50岁“知天命”,让高长彬学会了分享财富,练达人生。

如今,由他在10年前创办的大连光达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长为带动当地养殖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公司先后在庄河投资上亿元,年产值两亿多元;由他在2012年9月新成立的大连远行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则一举填补行业空白,结束了辽宁省父母代鸡苗完全需要外省提供的历史。而这位“兵商”几经艰险,在异地他乡“100万元资金喂出2亿产值的大摊子”的创业传奇,更令无数商界精英 “竞折腰”。

一身普普通通的休闲装,言谈举止平易近人,凡事都爱亲力亲为。这就是大连光达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远行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高长彬。

如今,在大连发展的黑龙江人已达40多万,他们创办了上万家企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达4000余亿元,身为大连黑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的高长彬,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从黑龙江省五常县走出来的东北汉子,对家乡和部队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心中的番号永不磨灭

话说,五常县有座杏花山,这里山青水碧,风景秀丽,景色怡人。高长彬就出生在杏花山脚下一个小村庄里。小时候,高长彬喜欢爬山,爬到山顶上往下看,山下有好几万亩的水田,父亲和母亲每天就在水田里劳作。

五常山清水秀,更是鱼米之乡,素有“中国香米出五常”之说。可在高长彬儿时的记忆中却并没有吃“五常香米”的经历,因为那时候家里穷,粮食不够吃,自产的大米都拿去换了玉米面用来充饥。

1971年,8岁的高长彬上了小学。每天放学后,除了爬山,就是缠着母亲给他讲故事。母亲以前读过一些书,像 “岳飞抗金”、“秦琼打擂”这类的侠义英雄故事,她都讲得绘声绘色。高长彬常常听得入了迷,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跨马提枪,到外面去闯出一番事业,报效国家。

1981年,高长彬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他,没有按照乡领导的意思去学开车,回来给领导当司机,而是执意报名参了军。

离开新兵连,高长彬被分配到了通信工程团。当时部队的番号,他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每逢八一建军节,他都要宴请部队老首长,安排他们到各地看战友,搞联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部队,高长彬表现得非常积极,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思想上也积极要求进步。正因为如此,入伍仅一年零三个月的他就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6年,高长彬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做销售,开面馆,随后又承揽城市排水工程……他在创业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走着。

40岁,二次创业

1995年,伴随着正大综艺的持续热播,正大饲料也开始席卷中国。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高长彬,很快开始转行经营起了饲料生意。由于货真价实,不仅生意越做越好,而且还结交了不少朋友。

1996年,为了完善产业链条,高长彬又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饲料厂和养鸡场在此后的几年里,为高长彬带来了上百万的财富。他不仅让家人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而且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每天除了去饲料厂和养鸡场,就是接送女儿,一家子其乐融融,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然而,高长彬却经常会失眠。因为小富即安并不是他的追求,他还有更大的梦想......

2002年,大连市政府组团前往黑龙江省招商引资。这给了高长彬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毅然决定,变卖自己的工厂到大连二次创业。此举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大家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他不要自讨苦吃。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高长彬铁了心,偏要讨这份苦吃。最终,他说服了家人,揣着自己在老家做生意辛苦攒下的100万元去了大连。

那一年,他40岁。

40不惑,一个40岁的男人要走上新的道路很难。因为要抽身自己多年所经营的那个圈子,一切重新开始。这需要有多大的勇气!

第一次来到大连,这座城市对于高长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在这里,他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高长彬创办了大连光达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得益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公司选址庄河,建立起两万套的父母代肉种鸡繁育场,占地面积30亩。

转眼间,到了2003年。本打算大展拳脚的高长彬怎么也想不到,先是非典袭来,接着又是禽流感……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置之死地而后生,所幸,高长彬熬了过来。

求发展,甘冒风险

2002年9月,大连光达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作为大连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光达公司在基地选址等方面享受到了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他们最终在庄河的大营镇八家村扎下了自己的第一个营盘......

营盘扎下了,然而在筹建厂房、设备引进、安装等方面都缺乏资金。比如,养鸡场一个标准产蛋窝价值400元钱,全部上这个,资金缺口太大,可为了把鸡养好,还要讲标准化,高长彬和创业伙伴吕志刚绞尽了脑汁。一次,他们去快餐店吃饭,看到店里用的长方形的速食盒,一副场景显现在脑海,一只只母鸡趴着餐盒里下蛋。速食盒一个才2块钱,成本极低。剩下的就是,如何让鸡在里面产蛋。他们在墙边钉上一个个“格子间”,再撒上稻壳,母鸡趴里面就下蛋了。这种低成本的标准产蛋窝唯一的毛病就是捡蛋时有些麻烦。当时,这事还被一些同行当成了笑柄。

为了省钱,设备的安装和采购,都由他们亲自在做。辛苦是辛苦,但这苦中也有乐趣。据吕志刚回忆,建厂时,为了外出方便,他们花两千多块钱买了台摩托。这台摩托成了负责外联的高长彬的“专车”,吕志刚看着眼馋,只能等没事的时候在厂里骑几圈过过瘾。

2003年,公司终于投产了,鸡的成活率很高,存栏数很快就达到了1.4万只。高长彬、吕志刚带着工人们成天在鸡厂里捡蛋,一手提个捡蛋桶,一手捡蛋,苦是苦点,可心里却是甜的。谁曾想,就在这时候“非典”来袭,整个养鸡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把影响减到最低,高长彬一方面加强防疫工作,一方面强化对职工的管理,规定干部职工基本上不允许随意外出。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仅维护了职工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生产。据说在“非典”期间,光达的肉鸡产量达到了全国之最。

“非典”终于过去了,产业有了起色,高长彬抓紧时间开始筹建新厂房,力图通过滚动发展,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然而,还没容得他们好好喘口气,大规模的禽流感爆发了……

禽流感比“非典”更加可怕,整个养鸡行业都受到致命打击。没有人吃鸡,没有人买鸡,更没有人买鸡雏。这让资金本身就不宽裕的光达公司更加捉襟见肘,巨额亏损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高长彬每天听到的都是同行倒闭或转行的消息。他回忆说,“太困难了,真的感觉一点希望都看不见!”

周围所有人都不做了,只有他还在坚持,这一坚持就是将近一年。在这一年中,他不惜代价,找各种渠道融资;他给干部职工鼓劲:“人到什么时候都离不开食品,尤其你做的是肉鸡。只要你的鸡肉没有问题,那就一定会卖出去!”

事实证明,高长彬的选择是正确的。禽流感风潮过去之后,养鸡行业迅速发展,鸡雏供不应求,价格一下子翻了好几番。从亏损到净赚数百万元。正因为高长彬的坚持,光达成为少数存活下来的同类企业之一,并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加之他们的鸡雏质量特别好,同行们由此送给高长彬一个雅号“高老大”。

为了加速企业发展,“高老大”不仅接连又收购了几个养鸡厂,还明确提出了“称强不称霸,求稳不求大”的企业理念。

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扩建,光达公司不仅赢得了多方客户的认可,更成为带动当地养殖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2007年,光达公司的年产值5000多万元,实现社会效益1.8亿元,养殖户年均增收2.5万元。

向家族式管理说“不”

企业在发展,然而企业在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高长彬的重视。

与很多民营企业一样,光达公司一开始采用的也是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共同经济利益的感召下,依靠血缘关系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成长壮大。而与先天优势相生相伴的,是家族式管理的特殊性导致的诸多内在缺陷。当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时,这些缺陷便成为企业发展的禁锢,阻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高长彬开始着手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管理团队。他推出了不拘一格的选人机制;完善企业管理人员上下浮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完善以工作绩效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完善多劳多得,工资浮动的分配机制。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现了全体公司员工“全员聘用,档案封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奖优罚劣”,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他花重金从外面聘请来多位优秀管理人才,让他们担任要职,赠给他们公司股份。而他自己的一些亲戚,包括弟弟、妹妹、小舅子都相继退出公司,连他的妻子也不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

刚开始的时候,妻子对于公司高薪聘请管理人员,取代那些对公司忠心耿耿的“自家人”表示不理解,对高长彬让出自己的公司股份给“外人”,更是难以接受。

记者好奇地问,“您夫人最终被说服了吗?”

高长彬笑道:“她不是被我说服的,是被事实说服的。公司采用新的管理模式以后,运转畅通多了,经济效益也增长了不少。我的股份被稀释了,但反而比以前赚得还多。我们跟美国安伟捷公司的合作也非常顺利。”

说起这次合作,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大连远行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现任总经理李永清。李永清原本是北京一家国有企业老总。一次,高长彬去美国考察,恰巧被安排与李永清同住一个房间。两个人越谈越投机,高长彬就动了“请贤”的念头。回国后,他专程两次进京请李永清出山,为自己谋划创办一家从事家禽遗传育种的新公司。李永清最终被高长彬的真诚打动,和他一起来到了大连。高长彬一直倡导的企业理念是“志存高远,善德者行”,得到李永清相助的他笑言“真是如鱼得水啊!”,自此他感到自己的理念终有了实现的基础,于是这家新公司也因此得名——“远行”。2012年9月,由他们创办的大连远行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作为辽宁省第一家经营祖代种鸡繁育的企业,远行公司从美国安伟捷育种公司引进AA+及ROSS308祖代肉种鸡及繁育技术。其目标是要用3年时间,建成拥有祖代肉种鸡30万套、父母代肉种鸡50万套的大型繁育场,整体投资高达4亿元。并将完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养育种养殖模式。其经营项目不仅填补了辽宁省在同行业的空白,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三省父母代鸡苗外省供货的紧张局势。

目前,这家公司已建起8个父母代鸡厂和两个祖代鸡厂,以及一个饲料厂、一个孵化厂,还有800亩蓝莓基地和300亩苹果园。仅固定资产就达1.5亿元,员工300多人。

据悉,远行公司引进的种鸡,是美国人经过300年研究培育的优良品种,这种鸡6个月产蛋,然后孵化出鸡雏。饲料的成分配比非常科学,不含激素也没有任何危害。目前,市场上检测出现超标的问题鸡都是因为养鸡过程中不按流程,鸡舍建设上偷工减料等因素造成了鸡经常会生病,于是他们就给鸡打抗生素,这就造成了抗生素超标的问题。而远行和光达的鸡场则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由他们自己生产的饲料,更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鸡雏的健康。

目前,远行公司整体销售额每年可达1.5亿元到2亿元;预计2014年可达2.5亿元到3亿元。而在这家前途无量的新公司里,高长彬自己只占了47%的股份。他表示,将来为招揽各路英才,自己还会继续让出部分股份。希望能有更多人聚集在远行旗下,大家一起来把这份事业做大。

人生五十“知天命”

近年来,公司屡获殊荣,高长彬也称得上是功成名就了,可他却一刻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他要引领的是整个企业的方向与格局,而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在5年内使企业跻身全国肉鸡养殖业排行前三甲!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高长彬率先垂范,努力工作,使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员工们的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提出了“轻松工作”的新型企业文化理念,要求员工不要把工作当成负担,而是要当成一种乐趣。

企业家践行责任,回报社会,有诸多表现形式。高长彬的方式则很特别,在他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一方面挖掘市场潜力,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企业及社会效益;一方面将公司的发展与当地的发展紧密结合。庄河塔岭镇作为其公司厂址,在养殖业发展方面具有深层潜力,于是高长彬大力实施订单养殖业,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也有效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养殖业的发展。

高长彬说:“我在45岁时,终于明白钱能做些什么。现在我50岁了,对这个问题看得更加透彻了。人的精神需求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财富。”

高长彬坦言:“人这一辈子可以留下无数遗憾,因为你成长了,进步了,当然会有遗憾。但是你不能留下缺憾,这个缺憾是你错失了的机会,一旦机会错失了,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有。人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真的很难,尤其是在顺风顺水或者是碰壁的时候,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抛弃,也不放弃希望。我们正因为一直没有放弃,所以有了今天。今后,我们也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坚持下去。最近我们李永清总经理提出了‘精于此道,以此为生这八字理念,我想这既是我们企业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将是我们的毕生追求。”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