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2013-04-29赵艳娟
赵艳娟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大力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以情激趣,提高其教学质量。教学语言也要富有文采,幽默诙谐,让语文课堂充满笑声、掌声。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从而让学生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成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放眼未来,紧抓不懈。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77-02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已成为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其自主学习,养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当前,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低下,没有强烈的欲望,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其潜力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场所,在课堂上一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自主思考的时间,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就经常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到学生的身上,让其变成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个个勇于讨论,积极发言。只要有机会,笔者就会让学生上台发言,并请两位同学上来评价,让学生在胆量、信心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在讲授课文的教学中,笔者也会把任务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己去寻求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笔者一直注重传授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生以“渔”,教最终是为了不教,使其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做到了从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以情激趣,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秀的作品,一部分作品都文质兼美。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最优秀的教学方法,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让学生在兴趣高昂和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来。尤其是一些写景文章,更适合运用情境设置法。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一开始,笔者就放了一段桂林的视频,再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那清秀、奇异、美丽的胜景让人陶醉,让人禁不住赞叹它,学生个个专心致志,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美好景色地向往,带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走入正课。笔者边齐读这文质兼美的文章,边回味刚刚眼前泛过的美景,情景交融,产生了共鸣。接下来的鉴赏比赛,把教学提到了高峰。按照之前的探究小组,每组至少选出三处或三处以上美景进行鉴赏评比,看一看哪个组说得最恰如其分。学生各抒己见,分别找出了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加以鉴赏,把桂林山水的美都挖掘得淋漓尽致。最后,笔者又配乐进行范读,学生被教师营造的唯美氛围吸引,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有文采,幽默诙谐
语言是人交际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有文采,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讲得有声有色,诙谐幽默,学生自然也愿意听,乐意听,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魏书生教师的课,总是运用轻松愉快,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增色不少。每堂课都让学生有笑声、有掌声,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兴趣,并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可是,现在有的语文教师讲课语言贫乏,枯燥无味,总是不停地在黑板上涂涂画画。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不想听,也不愿意学,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所以,教师一定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文采飞扬,诙谐幽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语文教师要用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多读书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关键。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世界名著,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口、眼、心并用,大脑也要跟着思考,读到好的地方要记忆,多借鉴名家作品的优点,当经过了大量阅读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大增。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多写随笔、读后感。在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模仿一些作者的写作风格,不断地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风格。写完作文之后,一定要注重修改,从段落到结构,从字词到句子,都要认真修改,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大幅提升。
五、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习兴趣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放眼未来
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学习语文“放眼未来”的理念,激发兴趣。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终身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学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许深挖课本、情境教学、练写日记等内容短期内不会见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终身进步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许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高分定终身,语文学习见效又慢,所以经常沦为没人想学的尴尬境地。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放眼未来,着眼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其真正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的语文学习尤为重要,它是重中之重。但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法单调刻板,往往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能力,从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语文的价值所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用设置教学情境法,以情激趣。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有文采,幽默诙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多练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一项长期的工程来抓,放眼未来,紧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