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诗绽放浓浓的“情”味
2013-04-29祝锋
祝锋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向我们描写了一幅美丽而又充满情趣的儿童生活图画。细细读着,一缕流畅欢快的韵律会在心间悠悠地蕴染开来。如何将这样一篇有情、有趣的儿童诗教出韵味,教出色彩,教出特点呢?研读课文多次后,我将本课教学的“主线”确定为:声色合奏,创情境;多元识字,焕情趣;品味语言,悟意境;拓展迁移,品智趣。通过听听、看看、想想、说说,以读促进体验,以说积累语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实现语言和情思的和谐共振。
一、声色合奏,创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课始,我就借助猜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将学生引入一个童话的王国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课题后,我又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的雪景图,同时配上诗般的童话语言:“悄悄的,悄悄的,冬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看,北风轻轻一吹,天空中就飘起了洁白如玉的雪花,这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地上,树上,房顶上都盖起了厚厚的雪被子,到处一片洁白。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都被吸引来了。”让学生静静地听,认真地赏,细细地品,美美地享受,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这个充满快乐与欢悦地雪地情境中,使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学习的兴趣高涨。
二、多元识字,唤情趣
识字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我们的新教材识字量很大,而让识字教学生动而有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在设计生字板块的教学时,我对相关的生字进行了音、形、义上的剖析,并结合汉字本身“美”的元素,进行多元的教学,使本课的识字呈现了丰富的色彩,彰显了情感的趣味,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将生字做了归类并分成三组,教学时,我紧扣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睡着”一词的教学是这个板块的亮点,我直接告诉学生:“着”是一个多音字,在这个词中读“zháo”,它还有一种读音是“zhe”,出示“看着,听着”,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而“睡”字,我便利用分解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睡”是什么结构?“目”就是我们的眼睛,把眼睛垂下来,不就睡着了吗?让学生做一做“睡”的动作。这样结合学生已知的知识储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亲身体验的场景。集中学完三组词语后,点击课件,生字不见了,问:“这些生字宝宝跑哪儿去了呢?它们呀都跑到我们的课文里去了啦!”让学生再读课文,巩固生字。“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老朋友。”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王国里也可以情趣盎然。
三、品味语言,悟意境
这是一篇寓科普知识于生动、活泼、有节奏、有韵味的语言之中的科普诗。只有让诗的语言入乎情、会于意、表乎心,还语言以生命,才能使学生的语言更丰满,更厚实。在设计“语言”的教学时,我就从三个层次,步步领着学生走进作者所表达的那一个充满情趣的生活图画。
首先是让学生能读出语言的味道。“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一句话是本课语言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一群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你能找出我们课文里的一个句子读一读吗?”问题的指向性简单明了,学生都较顺利地找到,并读出来。这时,我就设计了“给小动物找脚印”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再次走进语言文字,读句子,找脚印。当学生能一一对应了小动物们的脚印后,又一次给学生搭建起一个朗读的平台:“我们来夸夸这群了不起的小画家吧!”语言是有味道的,教师创设各种读的“磁场”,学生既吟咏了语言,又理解了内容,更是体悟到了语言背后的那一份情,那一个境。
其次是让学生能想象出语言的画面。如“小马的脚印像( ),小鸡的脚印又像( )。”这样,在立足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想象、分析、比较,并正确找到小动物们的脚印;接着指导学生用“( )像( )”的规范句式表述了之后,我就相机出示这些小动物的脚印和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悟。这一教学的设计,意在唤起学生想象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在语言的带领下,走进雪地,走进那幅美丽的天然而成的动物杰作。
最后是让学生在画面情境中仿句训练。“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画家呢,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小动物和脚印的图片,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些脚印像什么,再用“( )画( )”的句式来进行语言训练。在读、想象的铺垫下,学生都能感悟到 “小动物画脚印”的意境,这时的仿句训练,是处于学生情感的喷发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此处,我还设计了一个整体性的仿句训练:让学生来当当小作家,在课文“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之后插入4句学生自己创作的习作,将课文的境与学生的境相融合,以便更好地达成语言的训练。
四、拓展迁移,品智趣
科普儿童诗还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学生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了解一定的科普知识。“冬眠”是这首儿童诗中一个凭借语言较难化解的学习结点。于是,我在设计时,就大胆将“青蛙冬眠”的视频资料纳入课堂,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直观了解“冬眠”这一词语的意思,理解“冬眠”的概念,充盈自己的科普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要冬眠呢?用上“( )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了。”来说一说。知识的延伸最终又回归到语言的学习上,力求达到语言与知识比翼双飞的美好境界。
情境创设是我设计这一课的理念指导;“让学生真正入境,使课文情感、教师情感与学生情感三者产生共鸣”是我的美好心愿。因此,教师应将美好的情境“画”出来,让美丽在这情与境中绽放出无穷无尽的魅力!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