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教学的实验探究
2013-04-29余开永
余开永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无效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毫无生机活力;概念的理解掌握依赖于死记硬背,复习巩固离不开题海,知识的习得要靠教师的讲授。教师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机会,抢占了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掩盖了学生学习困惑和存在的困难,学生的表达缺乏深度,没有个性,更没有创见。部分教师虽能放手让学生探究,但由于注重形式而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讨论没有突出重点,与教学设计的初衷相违背,学生盲目重复训练,缺乏针对性,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笔者尝试进行了相关的微型实验,探索高中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高效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效教学是基于“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能获理更多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的出发点,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主张“减负”和“增效”。
二、高效教学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嘴上喊,应试教育大胆行”异常怪异现象的背面,既有评估系统的缺陷,又暴露教师的“双面人格”,出于对教育的良知,我们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但面对功利化的升学压力,我们又拼命在应试的路上狂奔。效率低下的现实拷问着我们:素质教育离我们还有多远?无效提问、无效讨论、无效讲解、无效训练像一把把套在学生头上沉重的枷锁,压得学生喘不过气。高效学习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相反,事倍功半的学习会使人丧失信心,产生困惑,弱化学习动机。高效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感,让学习变得主动而积极。
三、高效教学的原则
1.低耗节能。高效教学的教师就是一台一级能效的电器——低耗、节能。心理学家卡罗尔认为,学习程度=所花时间/所需时间。高效教学要求教师缩短所给时间,减少失控时间,降低师生在学习上的耗费。
2.差异效益。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性格、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忌“一刀切”,盲目地运用僵硬的公式机械地评价所有学生。
3.全面素质。高效教学与追求分数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高效教学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健康发展,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效率,又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4.师生共进。高效教学中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包含教师的成长效率。只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
四、高效教学的实验策略
1.展示目标,明确内容。教师要开门见山,直达主题,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到问题的本质。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如在“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对数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本节课我们通过与指数函数的对比,探索对数函数的性质。”教师的导入要简明扼要,不必追求花哨的形式,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叙述,要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结构,把握学习重点,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关键内容上。
2.整体呈现,形成方法。教师整体呈现目标,不必作过细划分,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对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学习,既节约时间,又调动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如在“曲线和方程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将学习内容与“直线与方程的关系”联系起来,提出问题:“直线是几何图形,方程是代数等式,它们能否互相代表?”学生议论纷纷,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直线可以看作点的集合M,方程可以看作解(x,y)的集合N,通过直角坐标系能将它们统一起来。”学生通过证明“M中的元素都在N中,N中的元素都在M中”,自主探索“方程与曲线关系”的定义及证明方法。
3.即时反馈,螺旋上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剖析问题,深入问题的本质。对于概念模糊、基础不牢、解题不够熟悉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训练—反馈—错点训练”循环式的训练解决。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重难点知识要有意识地通过课时、单元、章节、学期循环式的训练加以强化,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4.操作实践,师生合作。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从活动中学”。教师要摒弃机械模仿的教学现状,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等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学会在观察中思考、讨论、分析,在实践操作中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随机事件概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抛掷硬币50次,统计正面朝上频数,并计算概率,从而分析实验结论。
5.创设情境,发展思维。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联想、类比等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参与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启迪思维,发展能力。如“基本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有一两臂之长分别为l■、l■(略有差异)的天平,将物放左托盘称重量为m,放在右托盘称重量为n,则物体的重量G′=■.你认为这结果正确吗?”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探求物体的真实重量G:l■G=l■m,l■G=l■n,由此得出G=■.学生提出问题:G′=■与G=■相等吗?如何比较?接着通过取特殊值来比较G′与G的大小,作出猜想:当m>0,n>0时,■≥■。再通过证明推证猜想,得出结论。
五、实施方案
1.实验设计。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分班、由同一实验教师任教、课程设置、教学投入等方面保持一致,尽量保证实验的真实性。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两极分化等状况进行实验。
2.实施。(1)前期数据。为保证数学的真实性,教师要分析考试、提问、作业情况,对实验班和对照表在数学成绩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尽可能地缩小两班的差异。(2)处理。教师要依照实验意图,控制好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保证两班的学习时间、学习量保持一致。(3)后期分析。通过一学期、一学年的测试、作业等情况,以及调查问卷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进度等情况。
3.结论。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班的成绩大幅度提高,说明高效学习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调查显示,高效教学策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等方面效果显著,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情况良好,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