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是帮助高职生走出写作困境的有效方法
2013-04-29沈毓菁
沈毓菁
摘 要: 英语写作是很多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对于写作的薄弱现象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改善方法。文章通过阐述写作和阅读的紧密关系,帮助学习者认识到,高效的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并通过介绍一定的阅读技巧,指导学习者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训练,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困境 英语阅读 有效方法
一
从近年来高职高专学生的AB级、四六级水平测试来看,许多考生的写作成绩处于及格线以下。英语写作成了他们十分头疼却不知如何提高的一个项目,也是制约测试成绩的主要障碍之一。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犯以下几种错误。
(一)语言错误。语言错误是学生在作文中最普遍的问题,包括单词拼写错误、词语搭配、时态语态、标点等语法错误,还包括学生受母语影响所写出的“中国式英语”。
(二)缺乏写作技巧。学生对写作技巧掌握的不足往往体现在文中所使用的句式上。有些学生一味地使用短句、“主—谓—宾”“主—系—表”这类结构的简单句。即使使用了长句,用的也是and,but,because等最简单的关联词。在课堂上学过的其他关联词却不敢使用,偶尔用了,也会出现使用不当、语句不通等错误。可见,对过渡词的正确使用、句式的多样性都无法做到,文章自然就枯燥无味了。
(三)审题不清,主题不明。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因为没有仔细看清题目、写作提示和注意事项等就急于下笔。也有学生因为词汇量有限,看不懂题意就妄自猜测,造成离题。有些学生虽然看懂了题目要求,文章的开头也是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的,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不能贯彻到底,文章内容偏离中心,造成整体上的主题模糊不清。
(四)组织结构混乱,文章条理不清。许多学生写作时没有组织文章的好习惯,不打草稿、不列提纲,甚至对文章结构没想好就提笔写了。想到什么写什么,要么前言不搭后语,要么啰唆反复。这样的“自由”写作必然不能紧扣主题,再加上有些学生表达能力欠缺,即使用汉语都未必能表达清楚,当使用掌握得不熟练的英语进行表达时,情况更糟。句子与句子之间关联性弱,内容跳跃性大,读者不知所云。
二
一般来讲,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最后学但也是最难学的一种。长期以来,国内外语言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都强调听、说能力的重要性。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者把写作当做巩固知识,特别是巩固听说的手段。但是,交际语言教学(CLT)对写的理解有所不同,认为写作是实现交际目的的一项重要技能。从国内外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来看,语言输入和输出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实际应用,更是以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相对且统一的存在而实现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输入是第一性的,输出时第二性的。语言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英语写作是语言信息的精细加工和有序输出的工程,因此,阅读对于提高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一)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知识。阅读是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能使学习者从阅读材料中获得有用的词汇、语法、固定句式、固定搭配、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很多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就是词汇。他们对于等级考试中的写作束手无策,难以提高,有话说不出来,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受词汇量的限制。而一个学生的词汇量大小有直接取决于其阅读量的大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加深对已掌握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这些词汇在多次接触和运用中得到巩固。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对信息多一边识记,也就多一遍加工,学生对已学的单词多接触一次,理解就加深一次,对这些单词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其用法的了解就更深入和全面,从而加深记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积累一些英语格言、警句,掌握习惯用语、固定句型,丰富书面语言,为写作构建一个更大的英语语料库。
(二)阅读为写作培养语感。语感是人们直接感觉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英语语感的形成来源于大量的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中,人们通过看或读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使之逐渐产生对英语语言的直觉认知,从而淡化汉语的干扰,形成英语的思维习惯。显然,学习者在阅读训练中通过分析语料在体裁、结构、内容、语言上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英语语感会在学习者的写作过程中发挥作用,有可能自觉地排除汉语语言和思维的干扰。
(三)阅读为写作培养谋篇能力。阅读中通过篇章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构建篇章的能力。阅读和写作都是建立在语篇的基础上的,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并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因为即使词语再准确,内容再生动,没有一定的篇章知识和构建篇章的能力,就会有文无篇。而构建篇章的技能是可以在阅读学习中获得并发展的。阅读模式告诉我们,高一级的信息影响着低一级的信息加工。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揣摩作者意图,把握全篇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每个段落层次的分析,领悟文章逻辑联系及作者采用的各种衔接手段,领会文章各种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的特色,并借以掌握英语写作的内在规律,增强篇章意识,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构建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写作准备必要的技能。
三
为了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其提高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增加英语实践活动,尤其是扩大阅读量,进行高效阅读,开阔视野,增强英语语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写作训练和阅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学习词汇和句式的用法,学习各种写作技巧,以及如何借助已有知识围绕主题进行论述。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技能,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项交流与反应的复杂解码过程。它不仅需要文字、语言、世界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职高专的英语学习者可尝试以下高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计时阅读(timed reading)。选择难易适度的文章,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也可以与几个人同时开始读一篇文章,比较阅读速度。为了检验速度与理解率是否合适,可阅读配有10个阅读理解题的文章。读完文章后可根据阅读时间和阅读理解的正确比例指导阅读。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时,理解率保持在70%左右就可以了,速度应当不断调整和加快。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
(二)扩大视幅(broadening eye span)。扩大视幅是高效阅读的一种技巧。它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扩大眼睛在阅读材料上每停留一次所能感知的文字的广度。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迅速将文字符号转换为词义的过程。一般说来,我们的视幅总长度可达到4~5厘米。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尽可能扩大视线在文章每一行的覆盖范围,将尽可能多的单词收入视线范围之内。眼睛所注视的范围越大,输入大脑的文字内容也就越多,我们的阅读速度自然也就越快。
平时阅读时,不能逐词阅读,要不断训练自己从“点读”过渡到“句读”、“段读”,让识别幅度覆盖一个完整的思维单位,学会整体认读、整体理解句子意思,并熟悉句子的结构和词语的习惯搭配,切忌读破句。
(三)缩短视时(quickening eye movement)。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读得快。这就要求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快速反应,目光快速移动。想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眼机能训练,使眼机能灵活自如,达到视幅、视停、视移等视觉最佳状态。可用跳读法训练这一技能,即眼光从一个“字群”跳到另一个“字群”的连续运动。
(四)略读(skimming)。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在阅读过程中,迅速获取文章大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读者感兴趣的信息。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略读可以运用以下技巧:
1.利用文中的标题、斜体字、黑体字、脚注、标点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以便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结构等;
2.以一般阅读速度阅读文章开头和结尾段落,力求抓住文章大意和风格;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尾句,掌握段落大意。
(五)寻读(scanning)。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熟练的读者善于运用寻读获得具体信息,以提高阅读效率。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不需要的内容,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车站寻找某次列车或汽车的运行时刻,在机场寻找某次班机的飞行时刻,在图书馆查找书刊的目录,在文章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数字或号码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寻读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照资料编排形式,浏览目录、索引、专栏标题、编号等,寻找所需材料;
2.利用章节标题或说明去查找,确定所需材料的范围;
3.迅速查读包含所需信息的章节,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
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要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以外,还必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做到持之以恒,不断积累,逐渐改进阅读方法,才能为英语写作奠定语言知识基础,积累英语语感,学习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写作准备必要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曾亚平.英语阅读与写作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8.
[2]瞿宁霞.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现状及对策[J].今日南国,2009.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邓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西南名族学院学报,2004.
[5]林肖瑜.阅读·讨论·写作[J].外语界,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