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原著与电影的比较分析
2013-04-29夏海平
夏海平
摘 要: 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伊豆的舞女》原著与电影的人物简介、故事大纲等相关内容,比较分析了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原著 电影
当今社会,无论是古典现代小说还是中外的文学佳作早已成为老少皆宜或欣赏或茶余饭后的休闲消遣,比较经典亦受欢迎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比比皆是。
我最先接触的国外小说就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这部《伊豆的舞女》。由于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又是本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当初拜读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对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文中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版本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版本,自从学了比较文学专业方面的点点滴滴就有了将这部原著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的冲动。
一、人物简介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川岛的学生,在当时属于上等人阶层,他即将就读于东京某高等学校,趁开学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的舞女吸引,他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在路上,他得知该舞女名叫熏,而舞女熏是下层人民,贫苦人家出身。
二、原著故事大纲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来自作家青年时代的一次伊豆之旅,青春难忘。小说情节是: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一个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的二十岁少年,在一次娴静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名美丽的舞女。少年对在旅途中初次见面的舞女一见倾心,他们只是通过几次回眸,几滴清泪来诠释这若有若无的情愫,于是眼波流转之间,上演了一出青涩而忧郁的如烟似雾的少年情怀。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他从不计较艺人的地位卑微,在和熏有过单独相处后,他更被其纯洁无瑕的美震撼,陷入矛盾中,一方面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一方面为她在表演时可能受辱而惴惴不安。熏在两人的交往中,渐渐生出真情,可是两人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三、电影大纲
影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我”的一段经历。“我”因为人生孤寂,性情孤僻,独自前往伊豆旅行,途中遇上一伙江湖艺人,便与他们结伴而行。艺人们心地善良,性情纯朴,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温暖,尤其是那个天真、烂漫、可爱的小舞女,她让“我”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浪漫联想,萌发出了一种朦胧的感情,不可抑制地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还产生占有她的邪念,但“我”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玷污和损害。当“我”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欢叫着朝“我”迎面跑来时,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宽慰。熏也对“我”一见钟情,几天后的“我”,因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我”的熏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熏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
四、小说原著及电影手法比较
原著和电影在某些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电影的观感一定程度地破坏了读者对文字的印象,而鲜活的文字影响到了观者对电影本身的欣赏。故事主要描写青年一场青涩无望的爱恋。影片《伊豆的舞女》一开始同原著一样也是以雨景拉开序幕,“我”站在有些昏暗的木楼梯口,凝望着一个手持红响板、清纯可人的美丽舞女,她那鲜花般娇嫩的面孔在那乌黑的发髻的衬托下愈发显得娇美动人,那一刻“我”深深地沉迷于舞女的美而不能自拔。对影片中女主人公初恋的刻画与描摹,显然是相当精致与细微的,细腻甚至到迷情的程度。但小说的开篇并没有电影开场时的人物表现,对舞女薰日渐生情和爱慕。任何一句赞美钦慕之词都不合适并且多余,细腻的心理描写应该是小说最值得赞赏的地方。但凡看到原著的赞誉之词总不会离开文笔优美、极富诗意的语言,而故事还未展开,就直接写了感观印象“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山林”,于是读者被带入小说的意境,进入雨的世界,开始伊豆之旅,这不能不说是川端康成技法的巧妙之处。小说的内容很质朴动人,川端康成的艺术感敏锐细腻,但《伊豆的舞女》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似乎它的创作全是凭兴致进行的。独特的艺术构想,感人的美的艺术形象和“悲哀”的意境,是小说的鲜明特色,而那纯洁的舞女是作品中纯真无瑕的象征。
小说原著和电影的手法显然有些差异,但是想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原著是平静的收尾结束,只给人留下淡淡的忧伤与怜惜之情。但我们都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定的牵绊与行驶的时令轨道,或许只是一层极薄的屏障,但早已注定不可能被逾越。或许在每一个人青涩的葱茏岁月里都曾有过一段温暖却愈发遥远的故事。抑或仅仅是一次回眸与邂逅,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但它却是那样温暖沁人。
参考文献:
[1]周平.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教研室编.日本近代文学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伊豆的舞女.南海出版社,2010.
(作者系安徽医科大学外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