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校本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2013-04-29罗玉荣

考试周刊 2013年53期
关键词:校本素质教育教材

罗玉荣

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既有开发资源和编写教材的难度,又很容易引起同事的误解,是个棘手的问题。可是,自校本课开课以来,一直没有成型教材可用,几乎所有的校本教师都采取今天教一首童谣,明天讲一段故事,再就是领着学生做一节课的游戏……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学校领导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把校本教学引入正规。让我编写教材,这是一项很艰巨也很光荣的任务。我必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做好这项工作。

我是一名经过国家多年培养的有着3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曾经编写过100多本教案和20多本教辅教材,有一定的经验。但是,编写校本教材还是第一次。手头可供参考的兄弟学校的范本的水平参差不齐,毕竟大家都是初次涉足这个领域。于是,我开始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编写校本教材的论述和先例,同时向学生了解他们对“历史与社会”课程题材方面的迫切需求,逐步形成了一条思路,就是要发现和利用以学校为核心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尤其要注重开发家乡的优美山川、风俗人情、光荣传统、生产进步和社会发展等可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可以置身于其中的特色资源,开拓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我选定了“大地山川与农业生产”、“风俗民情”、“爱国主义传统”、“社会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等校本课程系列,利用学生身边最熟悉、最容易引起关注的乡土资源,让死板僵硬的历史活起来,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加强素质教育教学的一块前沿阵地。

按照预定方案,我大量收集和占有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着手写作时,我发现没有前人成功的范例可供借鉴,只能以有关课程行动研究和校本行动研究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在编写中学会编写。因为编写教材除了对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外,还要深入浅出,行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我根据切身体会,总结出如下几个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原则:(1)强调校本特色,突出乡土气息,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心理距离;(2)图文并茂,语言亲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3)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4)留给学生思考、质疑和探究的空间。

当这些教材以多媒体形式进入课堂时,学生的确十分兴奋、活跃。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在论述其教育思想时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我公开倡导:“课堂就是用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新问题。有些问题竟然是我没有想到或者并不了解的,可谓“教学相长”。

紧接着,我根据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去除过于成人化的表述,拓宽知识的宽度,强调教材编写者对教育对象需求的回应。另一方面在编写教材时有意识地留下一些思考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我意识到,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具有专业编者所不具备的优势——既熟悉教育对象,又贯通各学科的广泛的乡土知识,还树立“在开发中学习开发,在编写中学会编写”的思想。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修正自己的设想,使编写的教材向着“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

这还没有成功。我从学生的信息反馈中发现了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的方向:如何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教材?如何建立师生互动的机制?如何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还要进行新一轮的计划和实施。再从实践中总结,进一步修正、充实和提高,反過来再指导实践……以上是我在校本资源开发、课程编写和理论研究过程中的体会。

猜你喜欢

校本素质教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