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对印度自作多情?

2013-04-29王海霞

世界知识 2013年6期
关键词:英国首相卡梅伦印度

王海霞

2013年2月1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造访印度,强调深化两国经贸、国防等领域的合作。这是他就任首相后第二次访问印度,卡梅伦称,两国可以成为 “最伟大的合作伙伴”。显然,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国家的故事并未因印度独立而结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印度成为大国外交的新宠儿。在各国纷纷向印度示好的情况下,英国是否有足够吸引力博得它的青睐?面对英国伸出的橄榄枝,印度又是否会欣然接受呢?

英印关系:从爱恨交织到全面发展

经过不懈抗争,1947年印度终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不过,印度对英国却一直怀有复杂的感情。印度在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备尝艰辛,对它来说,作为英国最大海外殖民地这段被奴役的历史并不光彩。但是,它又难以摆脱英国影响,不论是国家政治制度还是上层精英的生活习惯,无一不源自英国。实际上,独立后的印度没有仇视或排斥英国,出于利益需要,它与英国持续保持着密切联系。

印度曾为是否继续留在英联邦犹豫不定。毫无疑问,留在英联邦更符合印度的利益,毕竟这对其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增进国防实力及维持国际地位都有好处,而英国及其它英联邦国家也希望印度留在英联邦内。但是,印度又担心留在英联邦内会继续受英国控制。因此尽管印度最终选择留在英联邦之中,但它与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存在分歧。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而英国则是北约创始国之一,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印度尤其认为英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混淆是非”,偏袒巴基斯坦,和美国一起利用这一问题向印度施压,以迫使印度放弃自身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总体上,从独立后到冷战结束前,印度和英国还是保持了一种比较友好的关系。独立初期,印度并不重视与西欧各国的关系,但对英国是个例外。用一位印度学者的话说,“我们的主要寄托仍是英国”。冷战时期,在涉印问题上,英国多站在印度一方。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时,英国和美国一道,组成“援印后援团”,为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使一向以不结盟运动作为外交基石的印度不得不对外交政策予以调整。当拉奥政府把经济改革作为政府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后,印度开始实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务实外交,英国成为印度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印英关系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2000年,英国提出建立“新世纪的平等伙伴关系”倡议,印度积极响应。2001年,印巴关系在印议会大厦遭到恐袭后趋于紧张,英国首相布莱尔专程出访印巴调解双方关系。2002年,布莱尔访问印度,两国同意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伙伴关系”。2004年印度总理辛格访问英国时,两国的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年度首脑访问机制。2010年7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印度,建立“面向未来加强版战略伙伴关系”。

印度希望从欧共体(欧盟)多个发达国家吸引投资、发展贸易和技术合作,而欧洲也看到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希望能从与其建立的密切经济关系中受益,双方的投资合作日趋频繁。1993年12月,印度与欧盟签署全面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规定在所有经济领域加强合作。英国也与印度签署了许多投资合作协议。1993年,英国首相访问印度,两国签署价值2.4亿英镑的投资合同,英国将帮助印度开发天然气和发展电力。1993年底,两国达成共同兴办十家企业的协议,英国在印度的投资不断增加。2009年印总统帕蒂尔访问英国,两国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

今日印度:英国眼中的 “香饽饽”

近几年,随着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各国纷纷对印度伸出橄榄枝,英国也不例外。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印度,这是他担任首相之后第二次出访印度。出访团规模空前,除四位部长和九名议员外,还有来自上百家公司、文化及教育机构的代表随团,其中包括英国BAE系统公司、汇丰、劳埃德集团以及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为历任英国首相外访团中的最强阵容。出访前,卡梅伦在接受《印度斯坦时报》采访时称,将印度视作“崛起中的大国”,“英印是21世纪最伟大的合作伙伴”。印度俨然成为英国眼中的“香饽饽”。

印度为何如此吃香?究其原因,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英国经济,英国试图通过开拓市场、发展贸易来推动增长。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印度无疑备受青睐。近年来,英印双边投资势头良好。英国是继毛里求斯与新加坡之后的第三大对印投资国,印度亦成为英国第二大投资来源国。未来五年,印度计划投资巨额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是巨大商机,英国期望通过获得基建合同促进经济复苏、尽快扭转经济颓势。此外,印度近日还推出了旨在吸引外资的经济改革措施,逐步开放零售、银行等行业,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尽管英印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其总量规模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英国则急于打破这种现状,推动与印度的贸易往来,这也有利于印度摆脱低增长现状,两国计划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翻番。印度庞大的军火市场对英国尤其有巨大吸引力。分析公司预测,到2020年印度的国防开支将达到65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防消费国。印度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的合同仍未完全敲定,英国试图趁访问挖法国墙角,游说印度“回心转意”,放弃法国的“阵风”选择英国的“台风”,从而夺得军火大单。

战略上,印度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不断上升,英国视印度为崛起中的大国和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急于拉拢的心情可见一斑。为博得印度好感,英国可谓颇费苦心。卡梅伦本次出访送上了两份大礼:一是对印度的商务投资者实行“一日出签”政策;二是对赴英印度留学生的数量和留学时间不再限制。此外,英方还提出教育、高技术转让等优惠政策,在民用核能、反恐、防务等多个印度关心的领域予以支持。例如,印政府官员被爆出购买直升机过程中受贿丑闻后,由于制造直升机的意大利公司位于英国,英方立刻表态配合印方的所有调查要求。印度则邀请英方参与孟买-班加罗尔工业走廊、印国家制造和投资园区等项目的建设。两国均希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以此拉动经济增长。卡梅伦表示,为全面推进两国的经贸合作,英国计划在2017年前建成覆盖全印度的印度贸易代表处网络。此外,英国希望印度加快市场开放程度,特别是面向英国零售巨头“乐购”、英国石油公司、电信巨头沃达丰等的投资实施便利化措施。

能够“两情相悦”吗

卡梅伦的此次出访无疑使印度收获颇多。一方面,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可与印度分享新科技成果并在民用核能、反恐等多领域予以支持;另一方面,与英国关系密切有利于维持多国外交中的有利地位。此外,在印度经济增长率放缓的情况下,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经济复苏。然而,面对英国的示好,印度未必能与之“两情相悦”成为“最伟大的合作伙伴”。

从战略角度看,在维护阿富汗—巴基斯坦局势的稳定、应对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等印度最关注的问题上,英国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就外交政策而言,印度的外交重点并不在欧洲,英国的一厢情愿或大于双方默契。卡梅伦政府曾批评前工党政府不重视印度,2010年上台伊始即提出与印度发展“特殊关系”。随着英国首相到访印度,两国特殊关系论又逐渐升温。实际上,与英国相比,印度可能更希望发展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作为英国过去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印度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而英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则远不如当年。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下挣扎的英国形成鲜明对比。政策上,两国对全球化的需求并不一致。英国希望全球经济开放以使该国最具竞争力的服务出口,印度虽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推出了对外资开放多品牌零售业等经改措施,但这并不能让英国满意。而印度则希望本国人口更自由地流动,卡梅伦对移民的设限计划令其非常沮丧,这也是为何英国在移民政策上给予优惠来取悦印度。

鉴于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改变”,英国政府决定2015年取消对印度的全部援助。对印度而言,依仗英国扶持前行的时代正逐渐远去,但今日的印度在多国关系中正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在英法等发达国家竞相拉拢的情况下,印度可以利用新兴大国地位在国际社会进行博弈,从而争取更大利益。在印度人眼中,英国未必能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合作伙伴”,或许只是选择之一。

猜你喜欢

英国首相卡梅伦印度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英国首相和他的女友
轻松一刻
英国首相访华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