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安全引发“蝴蝶效应”
2013-04-29宋亮
宋亮
中国婴幼儿奶粉抢购浪潮,已经从我国港澳台地区蔓延至欧美等国,并呈越演越烈趋势。
最近,这股浪潮再次席卷荷兰、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导致当地市场婴儿奶粉库存告急。根据荷兰奶粉生产商反映,知名品牌牛栏、美素等奶粉需求量猛增,仅2012年四季度,美素婴儿奶粉的需求量就增长了将近25%。
实际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发酵。随着国内各类事件不断曝光,市场陷入诚信危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本国生产的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品牌奶粉大都不安全,一些人更是认为,欧美生产企业对中国市场有歧视,出口中国的奶粉品质不及为本国生产的,这迫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海外市场看成一方“净土”。这些年,尽管旺盛消费推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但其中很大部分被进口品牌分食,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摒弃国内,陆续转移到海外购买,从几年前的港澳台抢购一直扩散到今天的欧美市场。与此同时,纯进口奶粉品牌大批涌入,进口量也以每年约20%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奶粉市场已俨然变成了万国品牌。
但问题远还没有结束。在欧美等国,婴幼儿奶粉,作为特殊群体主要必需品,一直是政府重点补贴的对象。荷兰为了鼓励生育,给予婴幼儿产品以更多优惠待遇。由于政府限制,在荷兰零售渠道奶粉多数也不挣钱,主要是为了吸引父母们顺道购买其他利润较高的婴幼儿衍生产品。再加上欧元汇率长期走低,这就使得欧美等国奶粉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目前,同样一罐荷兰美素奶粉,国内市场与荷兰市场价格相差百元以上。正因如此,中国的婴儿潮以其特有方式迅速影响到这些万里之外的国家。与奢侈品不同,愈演愈烈的海外奶粉抢购无疑变相抢食了这些国家给予本国婴幼儿群体的优惠补贴,势必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引起相关政府的高度重视,迫使他们不得不对奶粉下达限购令,有些地方甚至对中国游客采取禁售。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刊登文章报道超市限购婴儿奶粉的事情,甚至有些文章很不客气地直接评论:“(中国人)他们不把我们炸回到石器时代的话,也能把我们饿回到石器时代,中国人请回到中国去。”
而最近,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开始对奶粉购买实行限制,同时新西兰政府也加大了对于出口中国奶粉代购行为的管理,目的是保障本国合法出口商的正常利益。毫无疑问,限购及对代购行为的严格管理,意味着变相享受欧美消费补贴的终结。
庆幸的是,国内进口奶粉供不应求及企业频繁涨价,已经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继2012年下调进口奶粉关税之后,今年进口奶粉关税再次下降至5%,同时鼓励国内奶粉生产企业“走出去”,这无疑极大缓解国内的“进口奶粉荒”。但要从长期刹住这股海外抢购之风,最根本的还是化解国内诚信危机,让消费者回归国内市场,特别是重新树立起对国产品牌奶粉的消费信心。
最近,有消息爆出,雅培菁智婴儿有机配方奶粉出现换装,误导消费者,这无疑对雅培中国公司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加深消费者对国内进口奶粉品牌的不信任。美国老布什家乡有一句谚语:你欺骗了我一次,还想有第二次吗?
随着越来越多进口品牌涌入国内,雅培这样的企业,如果一味凭借拥有较大市场优势而傲慢不负责,那么最终结果就是被踢出市场,食品企业没有永远的强者。而这些年外资品牌“大问题不出,但小问题不断”,这也同样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是他们远赴海外的重要原因。
相比较,这两年,国产奶粉企业摒弃了浮躁、急于求胜的心态,真正踏实做品质,搞好安全管理。据了解,目前伊利、圣元、雅士利等已陆续开始建立自己的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引入奶粉追溯系统,并加大了海外奶源的建设。相信不远的将来,高品质的国产奶粉必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