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教学有效生成的策略

2013-04-29蔡永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钓鱼错误课文

蔡永辉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精心预设,还要重视生成,强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那如何才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呢?

一、师生平等对话,促进有效生成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平等性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生成,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地对话,围绕教学的内容畅所欲言,使课堂教学闪烁出灵动、智慧的光芒,在意外中捕捉收获,在收获中演绎精彩。下面是笔者在执教《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请读这一句:“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大家来说说,文中作者的这一抱,究竟抱出了什么。

生1:抱出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感。

生2:作者的这一抱,一种恨意涌上心头。

(全班同学都向他投去了惊讶的目光。)

师:为什么是恨意涌上心头?

生2:作者当然是这样的,他恨自己平时没有关心自己的母亲,没有帮母亲去挑重担!

师:哦,原来你所还说的“恨意”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爱意”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母亲吗?那么,请同学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吧!

……

在这个片段中,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围绕课文展开对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感恩的心被唤醒,教学获得实效。

二、巧妙运用错误,促进有效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受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对课文的解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教师要善于对其进行精当地点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课文进行对比,与课文展开正确地对话,使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变成一种美丽,促进有效生成。

例如,笔者在执教《荷花》这篇课文时,发现有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句读成了“一个碧绿的大圆盘”。于是,我抓住这个错误,与学生展开这样的交流。

师:大家想想,是“一个个”好还是“一个”好呢?

生1:当然是“一个个”好了,课文上是什么就该是什么。

师:读成“一个”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2:“一个”就是感觉只有一片荷叶,而“一个个”就能使人联想到有一大片的荷叶。

生3:是的,我联想到了一片片的荷叶,它们挤在一起,就是挨挨挤挤的样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是生硬地去纠正,而是将这个纠错的过程转化为挖掘课文内涵的良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错误转化成了教学资源,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解读了课文,促进了有效生成。

三、创设生动情境,促进有效生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更深入地解读课文,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比如,在执教《江雪》这首诗时,我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这篇课文的插图,创设了情境,使师生如同置身于垂钓的现场。接着,笔者引领学生进行了如下交流:

师:同学们,看着这幅非常特别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我不明白,冰天雪地的,钓鱼翁为什么还出来钓鱼?根本钓不到鱼的。

生2:他的家里一定穷得掀不开锅了。

……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真的是在钓鱼吗?我这里找到了一篇介绍作者柳宗元的资料,大家先来读读吧,也许可以帮助你们找到答案。(学生读)

生1:我明白了,他不是真的钓鱼,而是在锻炼自己抵抗严寒的意志。

生2:我认为这是因为柳宗元此时内心非常的孤独,非常的郁闷,在种天气出来钓鱼,表现出他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师:你可以成为作者的知音。

生3: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希望。正如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柳宗元在纷飞的大雪中,垂钓着春天。

……

学生在这个生动优美的情境中,思维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对话。这样,课堂不断涌现出智慧和灵感。教师进一步的引领,促成了有效的生成,使学生理解了这首诗真正的内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有效的生成,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心预设,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生成的每一个细节,灵活地驾驭。只有有效地引领和点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更宽阔的思维空间,才能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钓鱼错误课文
在错误中成长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
不犯同样错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