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013-04-29刘佳
刘佳
2011年11月,农业部印发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2013年5月6日,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努力提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是我国农业突破约束、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是确保了信息化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支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水平也成为国家间竞争的软实力。传统农业因自然环境的不可抗拒性、市场资源的不可预见性等问题,对保证农业的生产创收造成了阻碍。农业信息化为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李昌建曾公开表示,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他指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灌溉水利用率为47%;其次,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农业必须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找出路。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耗费,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向《经济》记者表示,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于发展精准农业,实现粮食创收,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深远意义。
客观认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自打会上网后,碰上啥问题我都上网查资料,再不用为我家种的桃子瞎发愁。”家住北京市平谷区的农民赵宝柱告诉《经济》记者。据了解,今年起,北京市平谷区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当地农民提供最直观的、最有用的政策法规、种养技术、气象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对发展当地现代农业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区的信息中心时常更新一些农业消息,比如:啥时候防虫啊,又有哪些新的农业政策出台,还有现在市面上哪些农作物比较好卖、价格都是怎样的,可周到啦。”赵宝柱说。不仅在北京市,农业信息化可谓在全国遍地开花。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设有市场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和中心,信息中心的职能也基本实现从单纯地保障农业部门自身办公系统运转转向为农业系统提供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农业信息化已充分落到实处,惠及农业生产与农民增收。
“自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此后的六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将推进农业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王济民说。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县农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强调,建设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共享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在党和国家对推进农业信息化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各部委之间也积极配合响应,中组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部、科技部等分别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项目,特别是农业部开展的“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及“12316三农”项目,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使得“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了契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农产品市场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等问题。对此,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表示,为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完善机制、强化政策。
发展农业信息化任重而道远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过渡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王济民认为,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且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为农业信息化的推进造成阻碍。“农村信息服务中,应积极解决‘两公里问题。‘最初一公里是涉农信息的整合与发布渠道,‘最后一公里则是信息的具体落实与执行,这对偏远山区更为重要。”重庆市农科院院长唐洪军曾公开表示。实现“最后一公里”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专业人才真正地上山下乡去传播。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域信息站应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农民更近距离地感受到农业技术与农业信息的作用。同时,政府必须通过“有形的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扶持。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在推进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情况也各有不同。“中国现在大约有18000个网站,80%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就相对较少。”中欧农业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道亮告诉《经济》记者。但其中也有个例,比如地处我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相对经济比较落后,但是它最近两年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反而走到了全国前列,这就是因为政府的强力支持。”李道亮说。目前,我国多部委联合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这为农业信息化相对落后地区提供了“后发制人”的机会。“先进地区已经形成条块分割了,再整合起来很困难。而落后的地区本来就是一块白纸,什么都没有,如果按照统一的规划开始去做的话,还可以升得很快。”李道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