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股市堰塞湖 实现股市中国梦
2013-04-29刘纪鹏韩卓然
刘纪鹏 韩卓然
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做强中国资本市场。从微观层面看,“大小非”和“大小限”形成的两座堰塞湖是制约提振股市的重要因素。
锁一爬二、新老划断导致堰塞湖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上采用的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的单一模式,送股后,非流通股股东则获得了流通权。考虑到非流通股股东送完股即获得流通权致使市场压力骤增,监管部门颁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锁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送股之日起12个月后,仅可流通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24个月后,可流通10%,36个月后,才可100%流通。其中,持有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被称为“大非”,持股5%以下的,被称为“小非”(小非在12个月后即可100%流通)。这就是所谓的“大小非”。
“单一送股,锁一爬二”的股改模式并没有将全流通带来的风险消除,而只是将其延后。截至2013年3月底,股改限售股4945亿股,已解禁的4407亿股中,573亿股已经减持,以平均价格10元计算,价值5730亿元,仍有3834亿股已解禁但未减持以及未解禁的538亿股“大小非”高悬于头顶。
“新老划断”不搞全流通教育导致“大小限”堰塞湖。一旦“大小限”的锁定期结束,股票不用再通过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动流出。
预设可流通底价化解堰塞湖
由于我们在“新老划断”的重要时点没有对投资者进行股票全流通教育,以致于中国股民在新老划断后,仍然用股权分置时代的思维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却对其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缺乏考虑。“大小非”和“大小限”源源不断的增加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全流通风险。
预设可流通底价是指大股东自愿在股东会提出将所持非流通股锁定在一个预设的最低价格之上,大股东股票只有高于这个可流通底价才能被售出,并且这一价格需要在指定媒体披露,公之于众,由交易所把关。由于中小股民已被提前告知可了解流通底价,大股东只有解放了中小股民才能解放自己,在这一模式下,大股东要想减持,只能努力改善经营、提升股价。这就将限售股的问题从简单的时间锁定风险滞后,调整到价格锁定彻底化解。
对于“小非”,则应该分而治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本在5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近500家,而5亿股的5%就高达2500万股,所以说“小非”并不小。因此,针对把持同一公司非流通股500万股及以上的“大的小非”,卖出前必须预先披露,具体可以限定为: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卖出股份超过200万股以上者,均须提前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让股民有知情权,保持市场稳定。而对把持有同一公司非流通股低于500万股的“小的小非”则可以完全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