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姻遇上房子
2013-04-29陈述
陈述
在2013年的这个春天,所有国人都异常关心的一个核心词就是“国五条”。
所谓“国五条”,是指在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这是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政策的第五次升级,明确地将对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由交易总额的1%~2%变为严格按差额的20%来征收;五年以上的房子,一家只有一套的可以不用交税买卖……“国五条”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迅速凸显,最为突出的便是宛如二月春风一般的“离婚潮”。
中国人讲究“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但是“国五条”的实施却让越来越多的家庭破了这桩婚,因为有着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摆在眼前。以一对夫妻共同拥有两套价值200万的房产为例,他们要想出售其中一套要交40万的房产税,而假如他们买房前办理了离婚手续,只需要花费200元左右(离婚房屋过户产权登记费、工本费、测绘费等)。40万:200的巨大落差致使“国五条”刚刚公布,全国各地便出现了半夜起床排队离婚的现象。
其实,因为某项政策的实施而出现的假离婚潮也曾有过多次,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福利分房,只是那时人们内心深处以此为耻,并不像如今这般不以为然甚至理直气壮。
目的性离婚
鲜花,自助,零食,红地毯,彩虹门……如果没有注意到张先生跟太太是倒着步入会场的话,估计这离婚现场跟结婚还真没有太多区别。“像这样的离婚仪式,我们在最近几年已经偶有策划,有的是在追求个性,有的是在模仿《非诚勿扰2》里的时尚,但是今年这几个月大部分是有主题有重点的目的性离婚。”京城某婚庆公司李女士如此解释道。
离婚,对于中国人来说,毕竟不算是一件喜事,用这种形式最主要的是期望给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带来好运。“目的性离婚是婚庆公司给的定义,政策性离婚是你们给的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假离婚。”看似很轻松的状态,但是从中也可以听出张先生的无奈。
停顿片刻,看着续杯后升腾的热气,张先生缓缓倾诉着刚刚吞咽下去的苦涩滋味,“这个房子是我结婚时的新房,你看这里的布置还透露着喜气。”作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到了80后这一代,有套自己的房子是挺普遍的现象,更何况张先生这样的三代单传。爷爷把宅子过户给孙子,是给张先生锦上添花的新婚礼物。
张先生在国企工作,他想把自己名下那套偏远的房子卖掉,周转一些资金创业。一切有条不紊地进展着,万事俱备,只欠启动资金这道东风。然而这东风却突遇“国五条”这道坎儿,逼张先生不得不动用离婚的迂回战术来解决难题。
房子在郊区稍微偏一点的位置,不靠近地铁,距离五号线的起点站大概还得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国五条”一来,不仅这房子卖出去的难度加大,卖房的代价也多了不少。通过离婚,把现有房产归到张太太(严格意义上应该是张先生前妻了)名下,张先生卖掉自己“唯一”房产自然就省掉了几十万的税,从生意角度考虑,这显而易见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张先生找婚庆公司策划了一场离婚仪式,不为别的,只为讨一个好兆头,用仪式来冲掉“离婚”的晦气,是一份祝福,也是一份祈祷,希望跟爱人的未来不会因此受挫。
或许政策最初是为了打击那些炒房客,规范一下房产交易的可控性,但是像张先生这样正常状态的房产买卖却被无心伤害了。“刚开始亲戚朋友们并不赞成我们假离婚,他们觉得代价太大。这种代价是实实在在的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想了好久,约定了好多事情,希望能够跟随房子的事情一点点地步步为营。我们对我们的感情非常有信心。”
电话响起,中介给张先生带来一个好消息,有人准备要买张先生的房子,三方在约时间看房。希望一切能如张先生计划的那样顺利进行。
匪夷所思的结与离
“国五条”重压下,不仅卖房方受困扰,买房的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丁先生和太太均为外地户籍,准备在京城买房子,千辛万苦准备了一点首付,却发现税费改革后,买二手房的代价比原来高了不少,虽然规定20%的房产税是由卖方承担,但是看好的房子价位提升,丁先生夫妇又沦落到望房兴叹。中介看出二人买房心切,提出一项新的服务——劝他们先假离婚,然后帮助他们其中一方跟京籍欲卖房人士结婚,有结婚做掩护,就可以用避税的价格把房子“卖”到他们手中。丁先生或者丁太太相当于用一张结婚证把房子“买”了过来,等一切手续办理完毕,再与京籍人士离婚,找原配复婚即可。
中介反复解释了很多遍,丁先生夫妇才听明白这套方案。两人苦笑了一下,很默契地没同意中介这套“完美”策划。“没关系,有人乐意干这种差事,在不受任何损失的前提下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愁找不到人。”不知道这是中介的自我解嘲,还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在利益面前,或许真有人不在乎扮演一个“跑堂过客”的。如果真是这样,可否说这个政策已经产生了扭曲人们价值观的副作用呢?
上一代婚姻与房子那些事儿
绝大多数80后的生活轨迹都相差无几,被父母期望着努力学习,考取一所好的大学,毕业找一个好工作,过一份安稳踏实的生活。小王是这些80后里很普通的一个。大学毕业后如父母所愿留在了北京,工作很稳定,收入也逐步提升。“国五条”的出台虽然使他的婚房遇到了一点点波澜,但也不至于使他还未婚便考虑离婚,却让他想起了父母在对付政策问题上所进行的“假离婚”事件——
小王家在山东,作为高考高分大省,小王的成绩只能考一所本省的普通本科,要想出省是没有希望的。父母从小对小王的教育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想尽办法让他就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自从上了重点高中,母亲更是办理了内退,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全天候照顾小王的饮食起居,只为了儿子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在他们心中,大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眼看儿子的成绩没有起色,考入重点高中后完全不占优势。小王的同学家长们各出奇招:有送孩子出国避开高考的,有花上百万去天津买房子送户口的。工薪阶层的小王家长愁眉不展,一个下下策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假离婚。小王父亲在网上看到很多“假结婚为孩子落户北京”的帖子,10万元就可以帮孩子落户,唯一的问题是政策规定婚后3年才可以迁孩子的户口。两人经过深入的考虑,决定采取这个办法,并且开诚布公地对孩子坦白,一切为了高考。小王复读了一年,正好满3年,如愿考入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在入校后的笑逐颜开里,还夹杂着父母完成复婚的欢天喜地。
据悉,这样的“高考移民”并不少见,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划片到重点中学,也会选择假离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上一代人的假离婚从单位福利分房时期就已出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城市出现了家属楼的概念,一座座大面积大户型的六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当地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们都能以很划算的价格申请一套不错的房产,向先生便是受益者之一。
他与妻子结婚时,单位分给他们一套小两居。几年后,效益不错的单位又盖了一批家属楼,以很低的价格内购给本单位职工。这批房子不论位置还是户型都很好,只是条件限制比之前严格了不少。向先生不能再次申请了,他知道多拥有套房子绝对不是坏事,实在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多次给领导送礼疏通也未达到目的,最后他决定与妻子假离婚,把原来那套房子给她。这样一来,作为单位老职工的他就没有了房产,搬入单位的单身宿舍等待福利购房。可见那时的离婚证已经成了打开房产之门的钥匙。
离婚算个啥?越离越有家
据上海市民政局某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自“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的第二天开始,不得不设置专门窗口,增加志愿者,提供资料预审和咨询等服务,还有一些人来办理离婚时手牵手,甚为亲密,却很笃定地说着感情不和,都符合法定的离婚条件,不能不给办理。更有甚者,沈阳一对夫妻为了买卖房产,离婚复婚达7次之多。
离婚象征着家庭的破碎,离了婚便失去了家,但现在人们却是越离越有家。这种违背社会常理的现象又该如何去理解并接受呢?在民政局的窗口处,问及离婚原因,每对夫妻都能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有多少人能轻松地承认是为了房子而假离婚呢?这已经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理由。据说民政局现在不会苦口婆心地劝和,只是问清楚是不是自愿的,证件材料带齐全没有,协议写得清楚不清楚……仅此而已。在当今高房价、大压力的环境下,婚姻的严肃性跟现实利益相权衡的话,为了房子而挑战婚姻的稳固性貌似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毕竟是有风险的,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考虑怎么为这种风险买单。
在当今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会为了哪些利益离婚呢?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转移财产”,占62.8%;其次是“规避债务”,占54.9%;第三位是“获取拆迁补偿”,占51.6%。可见多数跟房产有关。
另外,有73%的人认为,房产调控等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应该考虑基本的家庭伦理,而应该避免让离婚形成如此强势的高潮。政策不能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忽略了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果房子价格没有实质性地下降,反而导致了离婚率大幅上涨,还很大程度地增加了社会成本,这般得不偿失,有何价值和意义呢?
婚姻是神圣的,每对夫妻在领取结婚证时都曾在国旗国徽下庄严宣誓,强调着对婚姻、对家庭的忠诚,强调着不会因为受到物质利益诱惑而离婚。但是一个政策、一套房子,使得离婚成为中国历次房产新政而误伤的副产品。
在“国五条”出台当天,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等几位教师研究完条文便得出一致结论,预言一定会引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假离婚潮”。果不其然,现实在如此上演着,在很多城市的民政局,单日办理离婚的人数都比平时翻了好几倍。
是该为人们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方法“拍手夸聪明”呢,还是应该为这种现象一声叹息?真可谓——
望围城内外,唯房而忙,政策上下,不分老少;
你来我往,见招拆招, 五条八条试比高;
真假间,看众人眉宇,有哭有笑,各自心事,谁人知晓;
愿明日,回首离婚潮,不悔今朝。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