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核电设备供货项目风险监控方法
2013-04-29潘林等
潘林等
摘要:基于残余抗原模型,分析核电设备供货项目的执行风险,建立项目风险免疫模型,提出針对成本和进度的核电供货项目风险监控方法。
关键词:残余抗原模型 核电设备 项目风险监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能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作为清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依然是我国解决当前能源问题的最佳选择。为提高我国核电设备企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家提出要不断深化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1]。鉴于核电设备普遍存在的安全性能要求高、供货周期紧张、项目投资额大等特点,核电设备供货项目作为一项规模庞大、环节复杂的工程,其执行风险愈来愈大。为此,本文对此类供货项目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残余抗原模型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及费用风险进行全面监控,以期获得项目的成功。
1 供货项目的风险分析
核电设备供货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度,即所供物项的按期交付;
二是费用,将供货项目的投资和收益处于受控状态;
三是质量,即确保交付物项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由于核电设备在设计及制造需执行全过程的质量计划,因此可以将质量风险与进度风险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工程样机的实验中若发生了与不满足设备质保等级要求的技术指标,而必须进行大的设计变更,则会造成设计进度的极大延误;又如,设备或制造过程中出现了Ⅲ类不符合项,部件则必须通过报废处理,若该部件属于加工制造的关键路径,也会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本文在计算项目风险时主要考虑进度风险及成本风险两大因素。
2 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风险监控方法
2004年Wilson提出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人工免疫系统[2],采用统一的生命周期控制算法,通过抗原的反复刺激来完成淋巴细胞的记忆学习。其原理为:端粒是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直至长度为0时细胞将死亡。当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端粒长度会延长,获得较多的子代序列,从而导致再次发生抗体反应的概率较高。
4 结果分析
结合项目成本/进度偏差表和项目成本/进度风险免疫力曲线对项目的成本和进度风险监控进行分析。
设计阶段:由成本/进度偏差表可以看到项目的成本偏差大于0,表明项目费用在预算范围内,但进度延后;但参考免疫力指标,可以发现此时费用风险免疫力较低,进度风险免疫力较高。上述两项指标说明设计阶段的进度虽然有所延误,但对项目的整体计划造成的风险较小,费用虽然在预算范围内,但是成本存在失控的风险。因此,在制造阶段应加强项目的成本监控。
制造阶段:项目的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均小于0,表明此时的项目费用超支且进度延后,但是参考免疫力指标可以看到,通过管理者的成本监控,费用风险免疫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进度风险免疫力有明显的下降。因此,管理者在下一阶段中应重点关注进度问题。
调试阶段:费用偏差大于0,及实际费用已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进度偏差有所减少,但较计划进度依然有所延误。鉴于此时的成本与进度风险的免疫力均有较好的数值,项目管理者可以考虑制订相应的调试赶工计划,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在不超过成本预算的前提下。
5 小结
本文参考免疫策略提出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供货项目风险监控管理,重点关注项目的进度风险和成本风险,并定义项目在此两方面的免疫力,强调在项目风险监控中,应在分析进度偏差和成本偏差的基础上,根据进度和成本的风险免疫力大小调整相应的管理措施力度及侧重,进而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有限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洪.中国核电设备材料国产化的前景及展望,特钢技术,2007年,第13卷第3期.
[2]Wilson W.O.,Garrett S.M.Modeling Immune Memory for Prediction and Computation[Z].ICARIS2004,2004.386-399.
[3]王志明,马培锋,马小瑜.核电设备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