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一代浏览器看未来
2013-04-29
近年来,属于朝阳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起步比欧美国家还早。发展初期,行业内的竞争必然会非常激烈,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整合、兼并、收购会比以往更多、更激烈。业界巨头多喜欢采用收购或者合作策略,合纵连横,争取圈到更多地盘。但对于相对独立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移动互联网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上创新的机遇俯首皆是,产品应用层出不穷。
目前,Android应用软件的数量已经超过了iOS,未来还会大幅度的超越。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粗放式发展,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整个Android的应用市场里App的平均品质比iOS要差。很多Android商店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从追求App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强调构建精品生态系统,采用内容审核制度,提供更加符合规范、体验较好的产品。
移动浏览器的转变
以浏览器为例,目前应用市场上移动浏览器的数量不下几十种,而各种UI修改版浏览器有上千种之多。数量如此庞大的各种品牌的浏览器存在着功能同质化、界面美工化、内容差异化的特点。
观察手机、平板电脑和PC浏览器,可以发现其功能大同小异,区别并不明显。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碎片时间上网,没有太多耐心去仔细探索浏览器功能。因此大部分浏览器都在向功能简单、内容丰富的趋势发展。也就是说,浏览器的慢慢会演变成内容的平台,而并不强调功能。
此外,很多调研报告显示,在移动设备中搜索是最常用功能之一,仅排在游戏之后。用户通常会使用搜索框寻找信息,如餐馆点评、地图、购物等等。再比如在地址栏中寻找要去的网站。这些需求迫使浏览器在搜索功能方面要着力创新。因此,新一代浏览器提供了用户常用的站点列表,并会揣测用户的移动使用需求,在并不舒适的移动环境下,尽量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最新版的欧朋浏览器8.0就专门提供了此类功能。此外,该产品还改进了搜索框和地址栏的搜索体验,提供“内容直达”功能,无论输入什么关键字,下拉菜单都会列出与之相关的信息或者网站,让用户尽快找到信息。
与PC相比,手机还可以使用语音和地理信息搜索,数据属性和上下文关系也更加丰富,这同样可能会催生出新的搜索格局。
浏览器PK应用
浏览器是否是本地应用的终结者,是个业界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有观点认为本地应用能够取代浏览器,浏览器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也有观点认为,相对封闭的App,违反了互联网“让所有人自由地发布信息、分享信息、使用信息”的精神所在。
本地应用和浏览器最大区别在于,本地应用所有的数据都以私有的形式写在程序里,天生就不适合被分享,被发布。以微博为例,在本地应用里用微博很方便,但如果想把微博信息分享给其他不是微博的用户则十分困难。其他的应用,比如游戏几乎不可能通过某种媒介分享。从这一点上,更加说明了浏览器在信息快速发布、分享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欧朋CEO宋麟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让大家很容易地发布信息,分享信息,使用信息。移动互联网所依赖的“文本+超链接”的技术和信息分享精神,会让浏览器占据比较主要的位置。
HTML5最新进展
目前,用户和开发者对HTML5需求的呼声很大,但目前HTML5的使用尚不广泛,其原因还是因为HTML5受到了性能上的限制。无论现有的浏览器App,还是系统自带的HTML5应用都无法完全发挥它的能力。因此这仍旧是未来浏览器App的努力方向。
开发者同样会重视开发体验,需要方便已用的开发工具,HTML5拥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和分享优势,也更容易让开发者使用它发布应用和产品。未来,用户界面将不再那么重要,最核心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底层浏览器技术开始为上层应用服务,加速信息聚合过程。
无论是作为应用的一种,还是作为应用的平台,浏览器App及其开发者都希望通过不断创新,推动技术和体验的发展,做出更好的产品。“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一款好的浏览器和一款大卖的App基因相同,都是千锤百炼的设计、不断提升的技术能力和用户价值充分扩大的结晶。在移动互联网的始创期,要做好产品,做精品,整个产业还有很艰苦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