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我童话中的公主
2013-04-29邓同学
邓同学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大饥荒的年代。可是,我并不知道什么叫饥荒。后来,爹告诉我,那时候是生产队,红薯丰收了,没有去收,冬天,没有吃的,人们想起了冻在地里的红薯,挖出来煮吃,有的已经腐烂在地里了。
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我的记忆中两间低矮的茅草屋就是我的家,我的童年是在娘给我讲的童话中长大的。我记事时,娘就是村里的民办老师,不拿国家工资的老师。每天教学,拿生产队里的工分,但每月有三元钱的补助。
爹上过高中,家里有一套高中语文课本,课本里有一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写的。我小的时候,还没有国家的概念,不知道普希金何许人也。我感兴趣的是娘给我讲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海边,住着一对夫妻,男的打鱼,女的在家做家务。有一天,渔夫在海里打上来一条金鱼,金鱼开口求渔夫放了它,渔夫如有什么要求,只管到海边唤它。渔夫答应了。渔夫回到家,讲了小金鱼的故事,妻子让他找小金鱼要一个木盆。渔夫来到海边,唤来了小金鱼,小金鱼说,回去吧,家里已经有了木盆。渔夫回到家中,果然院子里有一个木盆。渔夫的妻子不满足,让渔夫找小金鱼要一座木房子。渔夫来到海边,唤来小金鱼,说我家的那个女人想要一座房子。小金鱼说,回去吧,家里已经有了木房子。渔夫回到家中,果然院子里有了新房子。没有多久,渔夫的妻子又不满足了,让渔夫找小金鱼,她要做女皇……娘对我说,做人,要懂得报恩,要满足,不能贪得无厌。我沉浸在美好的故事中。我想,如果有可能,我捉到一条能开口说话的鱼,求我放了它,我一定放了它。到了下雪天,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就想,要是下的是白面该多好呀!
有一天,娘给我朗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在遥远的一个国度里,住着一个国王和王后,他们渴望有一个孩子。于是很诚意的向上苍祈祷:“上帝啊!我们都是好国王好王后,请您赐给我们一个孩子吧!”不久以后,王后果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这个女孩的皮肤白得像雪一般,双颊红得有如苹果,头发乌黑柔顺,因此,国王和王后就把她取名为“白雪公主”。全国的人民都为白雪公主深深祝福。白雪公主在国王和王后的宠爱之下,逐渐长大了,终于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美少女。白雪公主非常善良、有爱心、她经常和动物一起玩耍。森林的动物,像小鹿、小兔子、松鼠、小鸟都喜欢白雪公主,因为白雪公主会给它们吃食物,还会讲故事给它们听。个性善良犹如天使般的白雪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不久,母亲因病去世了。白雪公主漂亮,遭到了继母的妒忌,指示武谋杀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逃到了森林里。森林里住着七个小矮人,公主和他们非常友好。可是,继母给白雪公主吃了一个有毒的苹果,白雪公主死了……我没有见过苹果,不知道苹果为何物,更不知道吃了苹果会死人。娘去了学校,我在家里找到课本,翻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自己摇头晃脑地朗读。尽管有些字我并不认识,我用一个自己认为还可以的词代替。读后,还把课本放回原处。公主善良,具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我想,娘大概就是白雪公主吧?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就是娘的那几个小矮人。要是我们一家也生活在森林里该多好呀。我理解不了,死去的人还能活回来。娘说,因为白雪公主善良。原来,善良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的。
娘给我读冰心《小桔灯》,我没有见到过小桔灯,就想象小桔灯的模样。生产队里晒红薯片,就是把红薯刨成薄片,晒干,易储存。一家分一堆,像比赛似的。那时,没有节能灯,没有手电筒,只有一个自制的小马灯。爹做了灯座,灯架,从代销点买回一个玻璃灯罩,把煤油灯放进去,就相当于马灯了。爹左手接过娘递过来的红薯,右手刨红薯片,刨得飞快。红薯片像飞出来的,一会儿就像一个小山。刨过的红薯片还要撒开。我只跟着去了一次,干不大一会儿,我有点困。娘不放心我单独回家,就用她的袄裹了我,把我靠在一堆红薯秧旁。我不知道,娘是在寒风中坚持干完活的。小马灯的亮度有限,只有近了才看得清楚。我在红薯秧旁想,这满地的马灯,是不是满地的小桔灯呢?
娘给我讲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故事凄美,打动人心。每到春节的时候,我想,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否活了过来?我给娘说,让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我们家中过年,她太可怜了。娘说,书上写的是外国的女孩,离我们很远很远。再说,书上写的并不都是真事。我不明白,书上写的为什么不是真事呢?
作家彭学明写了《娘》,在网上卖得很火。受不了诱惑,我在网上订了《娘》。几天后,物流公司把《娘》送到了我的手中。我很久没有认真地看完一本书,却用两天时间读完《娘》,许多章节是反复地看。读的时候,泪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读罢,我感受到孝顺二字的千钧分量。彭学明真切描述了湘西大山深处一位母亲遭遇的屈辱和苦难,记录了母亲牺牲所有的名誉,以血泪和生命抚养孩子、保卫孩子,以品德和精神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经历。母亲遭受社会和儿子的双重伤害与摧残,饱尝人世辛酸,却依然充满百折不挠的顽强与坚韧的博大与善良,穷且益坚的乐观与豁达。母亲是天地之间最高大的人,母亲也是天地间最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娘》是一本好书一本奇书。读《娘》,我自然想到我的娘。我的娘没有彭学明的娘的经历曲折,但娘身上体现了天底下所有好母亲的优点和缺点,这些优点和缺点加在一起,成了母亲溶在生命中的意念和行为,那就是:爱!娘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娘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几年前,父亲去世了,我才感觉到什么是亲情。每个月我都回乡下老家看娘,娘给我做面条。我要烧火,娘不让。娘做的面条,我吃得很香甜。与娘在一起吃饭,就是一种幸福。前年,娘腿弯处患了腘窝囊肿,需要切除,我抱着娘上下楼梯,做各种检查,娘很轻,娘只有几十斤。我流泪了,这就是我很少孝敬的娘呀。娘在我的心里很沉很沉。我想,这就是我的娘亲?这就是我的童话中的公主?我觉得亏欠娘许多。娘住院期间,我请了假,在医院陪护娘。娘躺在床上,我给娘读我精心挑选的文章。上午或下午,只读一篇。读后,我和娘谈文章中的人物。娘问,文章是谁写的。有时,娘为文中的人物哭了。娘说,太苦了。
我想让娘到城里居住,娘不肯,娘一直在乡下。娘的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几个鸭子,还有几条狗。娘走一天,就提前喂它们。所以,娘到城里看我,都是当天来,当天回。娘不忍让它们饿上一天。虽然我回家的时候少一些,但村里有红白事的时候我还是要回去。我与娘一起去,见到叔叔婶子大娘,我先问个好,落个我懂事的好名声。娘爱吃红白事上的大烩菜,我也爱吃。农村的大烩菜用大锅炖的,很有味道。别人夸我,娘也高兴。有时,我因工作忙,实在脱不开身,就让娘替我把礼钱上了,我再还给娘。娘说,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国家工作人员,要吃好三顿饭。哪三顿呢?第一顿,老家的饭。与爹娘,与爷们一起吃饭,说明你没有忘了他们,没有忘了自己是谁。第二顿饭,单位食堂的饭。与同事一起吃饭,有利于沟通,有利于交流感情。第三顿饭,自家的饭。吃自己老婆做的饭,表示家庭和睦。一个人,经常不在家吃饭,家人会有意见的。我说,娘,我记下了。因为与乡亲们来往多,娶儿媳妇的时候,原准备十几桌酒席,村里来了许多人,不得不增加十几桌。因为我回乡下老家的次数有限,好多人都是冲着娘来的。
每个星期天,我都给娘打个电话,听一听娘的声音,感到浑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