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赢
2013-04-29展翔
展翔
广汽集团、中兴汽车、宜昌市政府,三个曾经相距很远的要素聚集在一起,就有了一个新的项目的诞生。5月16日,广汽集团、中兴汽车和宜昌市政府在湖北宜昌举行签约仪式,三方共同推动的宜昌基地正式投产,首款产品都市方舟AUV下线。相对于新车的下线,一份协议的签署更加引人关注。
当天,宜昌、广汽、中兴三方签订《宜昌轿车项目基础协议》。根据协议,宜昌市政府将支持广汽集团与中兴汽车在汽车零部件、整车制造及销售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宜昌工厂由中兴汽车与广汽集团共同投资建造,拥有完整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规划提高现有宜昌生产基地整车生产能力,近期达到30万台/年,远期达到45万台。
事实上,这并不算一个新项目。此前自主品牌高歌猛进的黄金十年,曾造出全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皮卡的中兴汽车却因受困于体制桎梏,并经历了投资人撤资、原股东破产等困扰,一度陷入发展低谷。直到2009年,中兴汽车才丢掉历史包袱走上正轨。
2010年11月,中兴汽车南下湖北,在宜昌市投建产能为20万辆的生产基地,计划投产内部代号为C11的SUV车型。但中兴的胃口绝不仅限于此,发展轿车,成为中兴摆脱被市场边缘化的必然选择。 不过,摆在中兴汽车董事长肖伟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中兴并不具备轿车生产资质;而若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其难度又仿如上青天。此时,被广汽视为鸡肋的CP2项目“恰到时机”浮出了水面。
广汽长丰此前披露的年报显示,CP2自主品牌轿车投资项目自2006年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后启动,项目预计总投资12.3亿元。截至2011年上半年,长丰方面在CP2项目上共投入5.8亿元,并计划该项目轿车产品于2011年内上市销售。在2009年的上海车展上,CP2项目曾以Acuman概念车的身份亮相,为一款预计售价10万元左右的A级车。
然而,事情并未如长丰方面所愿。2011年3月起,随着广汽集团吸收合并长丰集团持有的广汽长丰股份,长丰集团逐渐完全退出了广汽长丰,而CP2轿车也因重组未能在2011年上海车展如期上市。 CP2“退隐”后曾划归于广汽乘用车。但是,广汽乘用车并未基于CP2平台打造新车型。“广汽乘用车的GA3平台就是A级车平台,并且广汽吉奥将上市的轿车也来自这个平台。”虽然没有正面提及CP2项目,但从广汽乘用车内部人士的回答不难看出,广汽乘用车已有自己的A级车平台,不再需要其他同级车平台。
但自2009年广汽集团展开对长丰方面的资产重组后,广汽集团已先后为此付出了超过20亿元的真金白银(2009年5月,广汽以10亿元收购长丰29%的股份;2011年6月,长丰集团行使现金选择权,广汽方面获现金14.48亿元)。面对如此高昂的代价,广汽方面不可能把CP2项目束之高阁,但如何盘活这一冗余资产,成为摆在广汽高层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对于中兴与广汽的合作,业界多认为是广汽把CP2项目整体出售给中兴以盘活资产,并将进一步“帮助”中兴获得轿车生产资质(或通过资本层面的合作,或重新申请)。对于这一猜测,肖伟的回复颇为明确,中兴的CP2轿车将于今年年底在海外市场上市,未来在国内的上市并不由中兴汽车负责,“因为中兴没有轿车资质,也不打算申请轿车资质。”
而对于宜昌市政府来说,建设中兴汽车宜昌工厂已成为“改变全市工业结构的重点项目”。有相关人士也认为,中兴汽车在宜昌的扩张发展,将推动湖北汽车产业“金三角”的形成,对湖北、宜昌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