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探索与认识

2013-04-29徐腾

理论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探索

徐腾

摘 要: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对社会理想的价值选择和不懈追求。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价值尺度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价值手段是市场经济,价值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呈现出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相契合的特征。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价值主体;价值目标;探索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76-04

邓小平本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但他对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思考始终存在于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不是偶然的、零散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探索与认识,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起点和开端,为我们进一步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

理想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它以关于未来的实际形象为标志,为人的思想和活动及其结果提供着自觉的典范或“样板”。它既是以主体对客体世界的规律性认识为依据,又是主体对未来的价值取向的预测、判断和选择。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对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的积极扬弃,它既合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存在、发展、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共产主义理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初级阶段,这个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由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二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它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649“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社会获取生活资料,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消失,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国家自行消亡,“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3]760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共产主义理想的这两个阶段又是相互衔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准备,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一直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4]137“我们马克思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4]116根据自己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邓小平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4]190他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4]110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把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纵观邓小平一生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并把它看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党内一些人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命运感到忧虑。邓小平以极其坚定的信念告诉人们:“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4]382—383正因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他才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如此坚定和清醒,才会始终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孜孜以求。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邓小平通过对社会主义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价值手段和价值精髓的逐步揭示,初步建构起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

1.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价值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客体,其主体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3]719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直接吃到苦头的阶级即工人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映。工人阶级不仅通过社会主义思想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经济、政治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论,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首先,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5]217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4]4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更是倡导注重群众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吸收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他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对于乡镇企业在农村的异军突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等等,邓小平都把它们归功于群众的发明创造。其次,人民群众是价值享受的主体。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他在谈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时,总是最后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全民所得”、“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上。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他提出,20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就是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使全体人民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再次,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的主体。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益害好坏,都要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加以评价,好是对人民好,不好是对人民不好。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6]

2.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坚信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是虚幻的社会价值追求,而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理想的价值选择达到信念与现实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价值目标。”[7]价值目标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在意识中的理想模型,是人们进行价值实践的动力。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4]265“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4]15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4]12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4]36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373然而,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而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富裕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8]152“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4]166与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相联系的命题还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3. 社会主义的价值尺度:“三个有利于”标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持的标准不同。价值尺度就是根据价值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为实现价值目标而制定的一种判断和评价是非的标准。“价值尺度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拘泥于书本上的一般公式或头脑中的先验模式来决定,而要从实际出发。”[7]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对于如何运用正确的价值标准,科学地评价工作中的利弊得失进行过多次论述:1979年,邓小平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8]209 1980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8]314 1983年,他再次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4]23特别是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著名论断,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372至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评价标准的论述有了最终答案。这“三个有利于”,是一个价值评价的标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发展生产力是首要的物质前提,增强综合国力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最终目的。正是这个最终目的,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开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是我们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尺度。

4.社会主义的价值手段:市场经济。价值手段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方法和路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确定后,价值手段的选择成为邓小平遇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选择市场经济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思想障碍。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1979年,邓小平率先提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8]2361985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4]148 1987年,他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4]203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373邓小平的上述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从经济手段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就是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价值手段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又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经济手段与价值手段的统一,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之上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市场经济。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同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相结合;第二,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相结合;第三,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第四,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相结合。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些特点,保证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

5.社会主义的价值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价值精髓是价值观中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8]279“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8]364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解放思想是具有先进性的思维和实践主体在对待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关系中,所呈现的精神状态和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对其中正确的部分坚持,错误的部分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实事求是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事”中,从这些“实事”固有的相互联系中,从“实事”内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去探求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产生的思想前提和逻辑起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论。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8]143“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8]312正是因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邓小平才能够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科学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总体特征

1.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科学理性追求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实然性、合规律性;价值理性追求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应然性、合目的性。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本质特征。在历史上,社会主义首先是被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提出来的。然而,空想社会主义仅就价值理性立论,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到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力量和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远未达到科学理性的高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理想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并不在于把价值、目的因素从自身中排除出去,而是在于把合理的价值理想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并且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等。然而在实践中,社会主义的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并不是始终统一的,两者之间充满了张力。在坚信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坚持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各种偏差的可能性。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彼此割裂和对立,正是导致社会主义在现实中失败曲折的一个总体性、实质性根源。邓小平吸取了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重建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形成体现着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使价值观置于科学的现实的基地之上,即建构起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又使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容向价值观提升,建构起以价值观为背景的历史观。”[9]224一方面,邓小平毫不怀疑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始终坚信社会主义方向是正确的,坚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另一方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理想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能否体现出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还有一个搞好搞不好,能不能正确理解,能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取决于实践,取决于在实践中是否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否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是否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能够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达到“人民满意”的效果,等等。这就牢牢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两个客观必然性基础: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和趋势,二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价值选择,从而在动态实践的高度上,重新确立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2.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相契合。依据所满足的需要在主体生存发展中的整体性质和地位,人们常常将价值区分为目的价值和手段(工具)价值。目的是指对一定需要的满足本身,手段则是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条件和过程。一切客体都可以按照对主体的价值划分为两类:或者是目的,或者是手段(工具)。在社会主义范畴中区分目的和手段,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就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10]236恩格斯曾经从目的与手段的角度来论述共产主义的定义,他说:“我把共产主义者的宗旨规定如下:(1)实现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共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11]530在这里,恩格斯把实现无产者的利益当作共产主义的目的价值,把消灭私有制、暴力革命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目的价值与主体的基本需要有关,体现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素;手段价值,例如制度、政策等工具性的东西,从属于目的价值,是社会主义的非本质要素。然而在历史上,我们曾经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本质看成是一种制度模式,进而把社会主义实证化、制度化,把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模式解释成社会主义的本义和标准,导致了实践中的重大曲折和失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追求什么的问题,是目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方法问题,是手段。它们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起构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面。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把价值目标置于首位来界定社会主义,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思路上恢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矫正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实证化、制度化的理解,又克服了毛泽东在理解社会主义价值问题上的主观随意性。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它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它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条件。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回答,体现了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高度契合。在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同样关注了目的精神。他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等,这一切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它们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的。离开了目的,手段就有可能失去引导,成为危害人类自身的东西。对于手段和目的内在关联的高度重视,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显著特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全党[EB/OL].(2004-11-17). http://www.people.com.cn/

GB/40531/40746/2994968.html.

[7]卞敏.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J].江苏社会科学,1997,

(3).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郁建兴,朱旭红.社会主义价值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

出版社,1997.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电视摄像》课程的实践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