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的运动规律探析
2013-04-29丁祥艳
丁祥艳
摘 要:一切社会思潮都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思想文化条件构成社会思潮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系统。研究社会思潮,需要重点探析社会思潮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关键词:社会环境;社会思潮;运动规律;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62-04
社会思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思潮应时而生,风起云涌,相互激荡,成为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精神力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把握社会思潮发生、发展、消亡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思潮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系统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1]一切社会思潮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就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构成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就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现实背景,这些社会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社会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系统。
1.社会思潮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思潮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指社会经济领域中那些促使社会思潮产生的经济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力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状况。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社会思潮的发生和发展起着根本的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总要引起社会中各种思潮发生相应的变化,有时还直接促成某些相关思潮的产生,比如新技术革命思潮就是在生产力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形成的。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手段、生产社会化程度、应用于生产的科技水平等因素都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因而也制约着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普列汉诺夫的一段话也可以用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对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的制约作用:“如果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引起了某种本质上的变化,因而在各个社会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也引起了某种本质上的变化,那末这些阶级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同时‘时代精神和‘民族性也就跟着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于新的宗教信仰或新的哲学概念以及新的艺术风尚或新的审美要求的出现之中。”[2]“阶级的心理”、“时代精神”等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思潮的变化,“新的宗教信仰或新的哲学概念以及新的艺术风尚或新的审美要求”自然也就意味着新的思潮的出现。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虽然是制约社会思潮产生的决定性条件,但它的决定作用并不都是直接的,大多时候是通过一系列中介,间接地、曲折地实现的。
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对社会思潮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更加直接。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制度尤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形式,同时规定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社会地位,制约着他们的经济利益。因此,处在不同地位的阶级、阶层或其他社会群体对经济制度尤其是经济生活中的交换、分配制度的不同态度必然会在社会思潮中得到反映。因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思潮往往代表着不同阶级、阶层或其他社会群体对某种生产关系的不同态度。可见,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壮大,一种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都是促成新思潮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状况与社会思潮产生的关系最为直接。它以最浅显、最直观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出该社会的经济条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直接、具体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也正是在日常物质生活层面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过程中,从自身经济地位出发,根据自身的物质利益和需要及其实现程度,去感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并由此产生情感、态度、诉求、动机、信念等社会心理,并由这些社会心理为出发点,最终演化出社会思潮。
在研究社会思潮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时,我们要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态调整过程对社会思潮产生的影响。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进行调整或变革的时期,往往也是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期。比如,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虽然有朝代更替,但是生产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生产力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大发展,由此,社会思潮也就很不活跃。而在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新的生产方式,一些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各种思潮也就纷纷涌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通过对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格局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社会思潮也就纷纷出现,整个社会意识领域的社会思潮都非常活跃。我们清楚地看到,当社会上存在多种所有制并竞相发展时,相应的社会思潮也表现得十分活跃。以上论述也表明,研究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要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
2.社会思潮形成的政治条件。社会思潮产生的政治条件是指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中那些促使社会思潮出现的政治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某种政治力量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的政治运动的开展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国家政权和执政党的作用。这些政治因素对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往往是更直接的推动力量。
某种政治力量的形成、出现和发展,通常的标志是一个阶级或集团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凝聚起一定的社会力量。这个阶级或集团为了维护特定的利益,于是统一行动,整合资源,构建系统的政治组织,结成政治团体,政党的形成是政治团体的集中表现。一个新兴阶级、阶层的出现,往往促使新社会思潮的出现,如近代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形成和传播。另外,新兴政治力量通过自己的组织,尤其是通过政党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政治活动,有计划地宣传体现自己的政纲的某种思想,这种思想渗透到社会心理中去,整合众多个体的评价活动,从而推动特定社会思潮的兴起。如我国“五四”后马克思主义思潮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发动分不开的。
一定的政治运动的形成、发展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往往直接促使某种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和传播。任何政治运动总要以一定的思想体系来指引,因而政治运动的整个过程总有一定的社会思潮相伴随,这样的政治运动本身往往成为新社会思潮的发源地。大型的政治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发展总会在整个社会酝酿一定的政治气候和政治形势,不同阶层的人们总会议论纷纷,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评价意见和态度,这就为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前提。特别是在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转折的时期,在人们感受某种社会危机的时代,人们的社会心理十分动荡、社会意识形态也十分活跃,为了改变现状,顺利变革社会,或为了挽救社会危机,来自不同领域的思想家便提出了种种理论并进行传播,引起广大群众的响应,最后演变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比如,清朝末年的戊戌改良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与清朝鸦片战争的大失败、中日甲午战争的大溃败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政治事件紧密联系在引起的;又如马克思主义当初作为一种新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传播、发展是与北洋军阀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和政治运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政权和执政党对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及其政党,往往把反映其利益和要求的社会思潮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总会竭力宣传、扶持符合自己利益、需要,对自己有利的社会思潮,并尽力限制、压制异己的社会思潮。很显然,一种思想如果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往往更容易传播和流行,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反之,一种思想如果受到国家政权的强力压制,其发展、传播往往比较艰难曲折。虽然,社会政治力量很难完全压制社会思潮的发展,尤其是很难压制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思潮的发展,但它总会给这些社会思潮的发展之路增添曲折和坎坷。
3.社会思潮形成的思想文化条件。社会思潮的产生也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文化条件。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都包含群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思潮,揭示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社会思潮也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的展现,是其价值观的表露。任何社会思潮必有其产生的思想文化的“土壤”。
思想文化是社会思潮产生的一个重要源泉,它为思潮的产生提供思想前提和材料来源。也就是说,社会思潮的产生都必须依托一定的文化环境,都有其理论渊源。如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思想理论的发展必须凭借先前已有的思想资料才能得以发展。思想文化条件主要包括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当下的思想文化状况、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首先,传统思想文化对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有其积极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因为传统思想文化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积极的成分促使进步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消极的成分往往阻碍社会思潮的产生,或使得一些消极落后的社会思潮得以产生。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继承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三种思想文化的积极成分的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是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有的社会思潮还直接以复活传统的形式出现,如当代的“国学热”。由此可见,传统思想文化对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当下的思想文化状况直接影响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现存意识形态及其斗争状况,直接影响各种社会思潮的消长;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动向和新因素,如意识形态斗争的转折、社会舆论的兴起或转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和新成果等,都为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素材和契机。
最后,外来思想文化对社会思潮也有重要的影响。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既受国内传统文化的熏陶,又不乏外来文化的浸染。我国近代历史上的大多社会思潮就与“西学东渐”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来思想文化大量涌进我国,受其影响,出现了许多新思潮,它们相互激荡,使社会意识领域呈现出一派错综复杂的局面。
二、社会思潮形成的一般过程
社会思潮既包含社会心理的成分,又包含社会意识形式(思想体系)的成分。它既通过自发的方式(社会心理形式)表达人们的愿望、利益和要求,也通过自觉的方式(一定的理论体系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愿望、利益和要求。前者构成以广大民众为主体的“潮流”,后者则构成以“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即思想家为主体的“潮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潮头”和“潮流”:从主体看,“潮头”主要是学者、思想家队伍,“潮流”则是广大民众;从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来看,“潮头”是理性程度比较高的思想体系,“潮流”则是基础广大而深厚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确切地说,就是一定社会群体对社会群体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基本问题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社会思潮就是在广大民众、思想家、社会事件或社会基本问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特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就构成了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在这个现实基础之上,某些新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基本问题的出现,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和复杂化,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随之发生变化,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心理发生大动荡。社会心理直接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是人们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那些体现了社会矛盾尖锐化和复杂化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激发了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情感共鸣,于是,人们会自发地产生某种诉求、情绪、态度、动机、信念等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同趋于一方向”,逐步向外扩展,形成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从而产生出“一种或数种之共通观念”,[3]3这就形成了社会思潮的基本“雏形”,如社会舆论、社会谣言、民谣等。社会舆论、社会谣言和民谣与社会心理直接联系一起。从静态看,社会心理表现为群体的风俗、习惯、成见和信念等;从动态看,社会心理则直接表现为社会舆论、社会谣言和民谣等。社会舆论、社会谣言和民谣蕴含着促使社会思潮产生的广大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普遍的社会心理为理论界的思想家们提供动力和素材,于是,关于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的思想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在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在风云际会的历史时期,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基本问题会逐渐凸现出来。在这样的时代,那些作为“时代精神的代理人”的思想家们,凭着敏锐的洞察力,总能比普通人更早地通过对社会中一些具体社会事件的接触,觉察到社会中这些带有普遍性的事件和基本问题。他们站在一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的立场上,在那些普遍的社会心理倾向和零星的观念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并通过不断深入地采集、挖掘这些思想素材,对之进行加工、论证和充实,从而使这些社会心理和零散观念由潜在的转变为显在的,由感性的转变为理性的,由零散的升华为系统的,从而提出比较严密、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的理论体系。思想家通过这种思想理论体系揭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利益格局的变化,并把群体中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和想法以理性的形态表达出来。理论体系对社会心理的动荡起到进一步的催化和整合的作用。由于某些思想家的理论能够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声势和影响,又因此而吸引更多的思想家参与,于是,一支思想家队伍或在社会中有影响的学派便在这种氛围中形成。这些思想家队伍或学派在思想领域里不断地通过宣传、讲演等多种方式进行鼓动,在社会意识的海洋中掀起了一阵一阵的波涛。这样,思想家提出的理论体系就构成社会思潮的“潮头”。基础广大的以社会舆论、社会谣言和民谣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心理对作为潮头的理论体系产生共鸣,并提供支持,构成了社会思潮的“潮流”。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潮头”和“潮流”就是在这种互为因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从而产生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潮头”是社会思潮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思潮的生命力、凝聚力、号召力之所在。思想领域里,如果没有思想家队伍提出思想体系形成“潮头”,也就没有社会思潮;“潮流”是社会思潮的“躯干”,是社会思潮的“载体”,是社会思潮的力量之所在。同样,思想领域里如果没有以社会舆论、民谣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心理组成的潮流,也就没有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一种覆盖面相当广泛的群体意识。潮流的强大力量源于基础广大深厚的社会心理或数量广大的民众,正因为这样,民众评价活动才发展成“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的社会思潮。
虽然说社会思潮的形成,既不能没有潮头,也不能没有潮流,但必须指出的是,作为社会思潮主体的是潮流而不是潮头。这是因为思想体系只有在引起数量广大的民众的思想共鸣时才能起到引导作用,而思想体系只有在“对症下药”地解决社会课题、提出了“时代需要的东西”、呼应了时代主题时,即以理性的形态揭示了时代精神、表达了群体中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利益和要求时,才能引起数量广大的民众的思想共鸣。因此,社会思潮虽然常以某些个人提出的口号或思想来表现,但只有这些思想或口号符合人们的实际利益,为相当一部分人普遍接受或信仰时,才能形成。另外,思想体系归根到底源自社会心理。正如普列汉诺夫所指出的那样,“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4]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根源。社会思潮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群体心理这个基础之上的。社会生活层面的广大民众的情绪、要求和呼声是思想家构成各种理论学说的养料和凭据。因此,对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潮的生成过程来说,广大群众的作用是更为基础的。
三、社会思潮的发展与消亡
社会思潮的运动过程由紧密结合的两部分构成:从弱到强,直至高潮;由强转弱,直至消亡。
社会思潮的发展主要指四个方面:一是社会思潮的思想理论体系的逐渐成熟、完备。这个过程也就是那些思想敏锐、洞察力强的思想家把民众群体中的普遍的情绪、态度、需要、诉求、愿望、倾向等社会心理形式和零散的观念,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思维工作,使它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隐形的潜意识转变为明朗的显意识,由零散的不系统的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从而逐步把它们凝结成社会思潮的理论内核。在这个基础上,那些思想家队伍及其代表人物还通过敏锐地把握住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了解社会上各阶级、阶层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掌握思想领域的矛盾斗争状况,贴近群众生活,不断深入基层采集、挖掘思想素材,对原有的理论内核进行再加工、再论证和进一步的充实,从而使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日臻成熟、日趋完善。二是社会思潮在与社会心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其社会心理基础日益扩大深厚。社会思潮作为民众评价活动的现实形式,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既包含社会心理的成分,又包含社会意识形式的成分。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社会思潮的思想体系一经形成,就会对社会心理起到催化和整合作用。同时,该思想体系又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转化、渗透和沉淀,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群体的普遍心理中去,使自己更具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样,社会思潮的思想体系逐步地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这样的社会思潮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呼应、支持和追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更普遍的、更广大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的社会思潮。三是某些社会思潮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壮大。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代表不同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的社会思潮之间会相互碰撞、冲击,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或绝对优势的社会思潮也就发展成为社会上声势最壮大、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社会思潮。而那些虽然形式上有差异,细节上有分歧,但代表相同社会群体利益的社会思潮,往往通过互相交流、融合,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最终走向统一,结成一种规模更大影响也更大的社会思潮。四是一种社会思潮由小变大,由弱转强,直至高潮,推动特定的社会运动发生、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运动成果。社会思潮并非只是一种社会心理或只存在于学者头脑中的单纯的思想和精神,而是裹挟着许多社会力量的思想运动。当条件成熟时,思想运动向现实的社会实践运动转化,一定的社会群体会把自己信奉的思想付诸社会实践。于是,一场自觉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就发生了。
社会思潮发展的四个方面之间是动态的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关系。一种社会思潮的思想越成熟、理论越完备,该思潮就越能扩大自己的社会心理基础,越能得到民众的响应、支持而发展壮大,也越能自觉地引导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革命性的社会运动;同样,一种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越广泛,就越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就越容易产生出成熟的理论体系,越容易与现实的社会运动相结合,其社会影响也会越广泛越深远。一种社会思潮越是与现实生活和现实运动保持着密切联系,越容易被广大民众所了解所接受,其社会心理基础也会变得越深厚,其思想理论体系越容易走向成熟和完善。当然,社会思潮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式上升的,而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思潮在其发展的每一步都会面临新问题,接受新挑战,增加新内容,变换新形式。社会思潮的发展是一个具体而复杂多变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顺境和逆境交织,高潮与低谷交错,既有凯歌高奏、一日千里的发展态势,也有山重水复、前无去路的发展困境。既有可能因“水土皆宜”而生命力强,绵延几百年;也有可能因“水土不服,气候不宜”而生命力弱,昙花一现。
任何社会思潮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好比来潮和涨潮,社会思潮的衰落和消亡则好比是落潮和退潮。从根本上说,社会思潮的这种运动过程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思潮由弱转强,达到高潮后,则又往往由强转弱,并逐渐走向消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发生了大变动,社会各主要矛盾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生了质变;二是它所探讨的社会课题或时代主题被历史的发展所超越和扬弃;三是它的发展、扩张受到其他强大力量的压制,或者受到更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的挤压;四是它在实践性的社会运动中暴露出理论的虚妄和认识的偏颇,不能真正代表所属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尤其是不能代表他们的新的利益、新的要求,它的凝聚力、影响力减弱,大量民众弃它而去。由于发生了以上的某些情况,特定的社会思潮就会由大变小、由强变弱而逐渐衰落。如果没有特殊的转机,它就只能沿着下坡路一直衰落下去,由显流转变为潜流,原来的巨流被不断分解为许多支流,最终渐渐地、悄无声息地渗入社会大河床。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任何社会思潮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运动周期。正如梁启超所述:“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浸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3]2梁启超还根据佛说的“一切流转相,例分为四期,曰:生、住、异、灭”,把社会思潮分为启蒙、全盛、蜕分、衰弱四个时期,并认为“无论何国何时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3]4在此,梁启超正确地看到了社会思潮的运动具有周期性,看到了社会思潮之间此消彼长、递相流转的现象。社会思潮的这种涨落起伏的运动过程根本上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矛盾演变的辩证过程一般分为潜伏、发展、激化、解决四个阶段。社会思潮作为对各种社会矛盾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反映,体现了各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的相互作用和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与社会矛盾的辩证演变过程相对应的。从社会的宏观层面来说,社会思潮总是处于高低起伏、潮涨潮落的波浪式发展过程之中。对于这种现象,毛泽东曾作过形象的描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间要歇一歇。两山之间有一谷,两波之间有一伏。”[5]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1987:765.
[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61:273.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62:196.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04.
[责任编辑:宇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