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石狮子
2013-04-29
反客为主
狮子分布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西部等地,它们头大脸阔,体型矫健。特别是雄狮,颈部茂密的鬃(zōng)毛更让它们显现出威武雄健的姿态。狮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西汉,当时汉武帝派张骞(qiān)出使西域,从西方引进了不少“殊方异兽”,也带回了狮子。人们很喜欢这种动物,渐渐把它当作象征着辟(pì)邪、免灾、除恶、守卫门户、永保平安之意的瑞兽。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更把狮子神化起来。因为它是佛祖释迦牟(móu)尼身边的文殊菩萨的坐骑,所以被认为是高贵威严的灵兽,是佛法的守护者。从此,人们对狮子更产生了种种神通广大、威力无比的遐想。
因为从异域输入的狮子数量有限,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耳闻目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依靠别人的口耳相传来认识狮子,这更给狮子的形象增添了神秘与虚幻的色彩。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似狮似虎、能飞能游的异兽形象。而民间工匠们也各自发
挥高超的艺术想象力,赋予狮子威武、生动、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
在民间雕刻狮子的石匠中间流传着一句口诀: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双眼睛一张口。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技术要求。事实上,中国的石狮雕刻风格大体可分为三类:宫廷的、宗教的、民间的。宫廷风格的石狮一般放在宫殿和陵墓前,在形体和精神气势上讲究气吞山河、威猛雄壮;而宗教风格的石狮多出现于佛教寺庙和石窟之中,有的狮子是起镇守护卫作用的,就要雕刻得威武雄壮,而另外一些正在跟主人一起听佛祖讲经的,则要雕刻得温顺一些;民间风格的石狮最普及,也最有生命力,它们的造型随意夸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所以,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能见到石狮子,大到帝王将相府,小至寻常百姓家,近到繁华街巷里,远至偏僻荒郊外。但最常见的还要数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那对狮子——护门狮。
护门狮
这种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放在宫殿、庙观、官署以及高级官员、富商的住宅门前。现代的护门狮则多放在一些商店、银行的门口。这些狮子昂首蹲坐,满头卷发,口含石球,胸挂铃铛,下有基座,形体巨大,气势威武。
护门狮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而且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左女右”的习俗。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用右爪戏弄绣球,象征权威;而放在门口右侧的雌狮,则用左爪戏弄小狮,象征多子多福。这也与狮子们的习性是相对应的。
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呢?
据考证,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朝。当时,京城的居民多居住在“坊”里,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的样式,上面写有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而工匠们经常在这些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等动物,既美观,又有纳福招瑞的吉祥寓意。宋元以后,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的坊门简化改造为门楼,而且效仿过去坊柱脚下的夹柱石,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上面。这种做法就渐渐成为一种民间的风俗,并最终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子。
望柱狮
在古代的大型建筑物上,支撑石栏杆之间的石柱叫做望柱。在望柱的顶部,常常雕刻着一些动物、植物及几何图案等形象作为装饰。狮子也是望柱上最常见的形象。
北京卢沟桥的望柱石狮最有名。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雕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再加上桥东端顶着栏杆的一对和两侧华表顶部的一对,整座卢沟桥上总计有石狮496个。这些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头,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像在倾听着桥下潺(chán)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谈话……它们中还有雌有雄,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在大狮子身上还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出半个头一张嘴。但每一个都工艺精湛、形象生动,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精品之作。
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也是望柱石狮最多的一座桥。桥两边的白石栏杆上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姿态各异的大小石狮,共有544个。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
拴娃狮
民间石狮没有皇家石狮那么宏大与精致,但都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它们具有质朴、刚健、清新的艺术特色,蕴藏着民族的自信和勃勃生机,表达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在民间石狮子中,最有名的要数黄河流域一带的“拴娃狮”。它们也叫做拴娃石、炕头石狮,就是取“拴住娃娃好养”之意,流行于陕北绥德、洛川、米脂及关中的富平、澄城等地。拴娃狮形体不大,最大的不过30厘米高,小的仅2、3厘米长。这种石狮起源于当地百姓认为小孩在十二岁之内不能独立抵抗邪气,需要神灵保佑,并要借狮子的神威来保护孩子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还有人把拴娃狮放在屋内或墙头、窑顶、门窗一侧的土台上,有镇宅辟邪的作用。雕刻拴娃狮时先要选好石头,然后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把石料放在户外,让它们吸纳大自然的灵气,再整整雕刻一百天才算完成。整个过程庄严而又神圣,倾注了当地百姓对孩子的无限深情,是陕北老乡真挚、淳朴的情感体现。
“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水流。”这是一首在内地古镇中广为流传的民谣,表达了人们对平安、祥和生活的向往。石头本来是冰冷没有感情的,狮子本来是凶猛没有人情的,但石狮却被中国人奉为了“守护神与平安神”,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