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儿童作文的个性回归
2013-04-29唐佩兰
唐佩兰
一、呼唤真情,真实感悟平凡生活
写作源于现实生活。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习作内容贴近社会现实,正确看待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着力挖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人文因素。
首先要丰富生活。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周遭新人新事是丰富学生生活内容的关键所在。当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学生生活的一大重点。在我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体验,通过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丰富学生感受,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再让学生学写感受。这样就把作文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其次要体验生活。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验中,构成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让学生摄取这些画面写下来,没有条框的限制,没有情感的束缚,只有真实的认识,真挚的情感,飞扬的个性。
最后要融入生活。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其童真、童心、童趣,让学生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思考。激发学生有话想说、有事想叙、有情想抒的欲望,让学生的灵性得以张扬。如春游活动,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象,在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中,学生文思泉涌,用手中的笔写出富有童趣、且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
二、拓展阅读,储备丰富言语经验
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人的才、情、趣从哪来?那就是多阅读。阅读,使人生变得更完美。从习作来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使得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世事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都一一经历过,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理解社会、理解他人,是体验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的平台,以读促写,做到读写结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做到美文品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感同身受,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不仅欣赏了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其次要做到多元解读文本。当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时,必然会对同一文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从对文本的整体性透视角度而言,这些理解往往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在阅读教学中,应在思维方式上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久而久之,就能丰富学生习作的内涵。做到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充分张扬小学生习作的话语自信心,在乐于表达的心理能量的驱动下催生言语智慧。有了丰富的言语经验,言语智慧的呈现方有依托。而乐于表达的言语心境的具备是引燃言语智慧的导火索。有了它,言语智慧方能被充分激发。小学生习作中的言语智慧就会不断地呈现。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三、激发想象,点拨学生多元思维
古人云:“言为心声”,学生情动于衷而言于外,并郑重地把它写在纸上,使作文成为生命力的呼喊和心灵的歌唱。这样,作文就成了关爱并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极好途径,而无愧于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让我们来看看课标中的“真实”都有哪些内涵:它可以是学生的心里话,可以是学生所观察到的景、物、人、事,也可以是听到的、感觉到的。而这些,往往是无序的、零散的,学生总不能用散乱不堪、支离破碎的语言来“实话实说”吧。因此,在实际作文中,真话也忌直言不讳,真实与虚构可以并存,“真实”的表达需要条理,这时,作文就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成了作文的润滑剂。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感染力,可以适当采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本身就是想象力在发挥作用,这时如何运用想象力来表达真实的感受成了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关键所在。因此,想像成了学生作文的“翅膀”。通过它,可以让概念的化为形象,物质的变为精神,静止的继续行动……有了它,思路就开阔,思维就灵活,语言就丰富,写作文时就会妙笔生花。丰富的阅历、入微的观察和广博的知识,是放飞想像的先决条件。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注重观察,活跃多元思维,大胆创新,才能不断地丰富想像,发展想像能力,提高习作的基本素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巧妙的方法点拨学生多元思维很重要,外出听课时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处理的:课文文句十分浅显,可以说既无生词,也无难句,但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提了一个颇有启发性的问题:读了本文,你感觉滋味如何?这是个很感性的问题,既无标准答案,也不太难回答。果然,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滋味”,一句,两句,片言只语,有些答案也很到位。一般处理是教师择取自己中意的答案归纳小结一下,就完事了。但这位教师没有停步:一方面逐句修改完善同学们的答案,使之添枝加叶、血肉丰满,成为通顺优美的语句;一方面又鼓励学生上黑板“发表出版”思维的成果,使之变成明白的文字,这里就又暴露了一些语言文字问题,教师又逐句评改。与此同时,他还把学生的回答暗暗构思成一篇散文,在评改完所有语句之后,三勾两画,添添改改,竟将学生零散的片言只语合成了一篇基本通顺的散文,真令人拍案叫绝!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而我们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作“是”或“否”的判断,有时学生的回答明明很有展开的契机,却轻易放过去了,太可惜了!这位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断就是“即兴短文组合”训练,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快速构思成文的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