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落伍者及其伦理
2013-04-29王晴飞
王晴飞
陈斌先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的问题意识的作家,也有长期在基层工作、生活的经验。他的小说,严格说来,应定位为农村题材的问题小说,作品虽然多以农村或小县城为题材,但少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普通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并不相同,关注的焦点是时代变动背景中农村出现的具体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社会阶层重组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伦理本来是一个社会中最坚固最难以变革的东西。“五四”时陈独秀就曾说过,伦理之觉悟乃吾人最后之觉悟。在近代以来的中国语境中,一般的乡土小说,多体现新时代与旧伦理的冲突,往往是以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或国家权力、政党意志之间的冲突为背景。如沈从文等人创作的所谓乡土浪漫派文学,即极力渲染甚至不惜虚构传统乡土社会的人性美、人情美,一面抵御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入侵,同时也抵抗着现代国家政治权力的渗透。不过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对传统文化结构、伦理的冲击乃至洗劫,完整的乡土社会、乡土伦理其实已经不复存在。农民也在“合作化运动”中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1980年代的乡土小说,多向1949年以前寻找资源,是对国家权力过分侵蚀农民利益的一种反拨。而自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再度分化,单向度的经济发展,国家权力和社会能人结合,造就了新的权力阶层和利益群体,农民不再能够从这种改革中获得利益,反倒往往要承担这种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
这时候,要对这种单向度的经济发展做出反思,作家在现实中并不能找到一个完整的乡土社会、乡土伦理作为抵抗资源。所以陈斌先并不过分独特地渲染乡土伦理,他强调的是人对一些基本道德伦理底线的坚守——即保持所谓做人的本分,人在急剧的变革动荡中和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被时代大潮所吞没,在这样一种坚守中体现出平凡人的一点卑微的尊严。
在陈斌先的小说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笔下那些时代的落伍者,如《吹不响的哨子》中的黄瘪子,《天街咋就恁么长》中的老实头、詹秀兰,《天福》中的帖子,甚至包括《谁把谁的泪水擦干》中的陈静、易域。他们的身份、职业与地位并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可以算得上这个时代的落伍者、失败者,他们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时,总是显得那样的笨拙、力不从心,也常常因此被那些在社会中所谓混得很好如鱼得水的人所嘲笑甚至侮辱。但是恰恰是在这些人的身上,保留着更多的旧的道德伦理底线和人性的尊严。而他们的失败,也正因为他们身处时代变化中,不能——当然也不愿——放弃做人的本分,去适应时代。
《天福》中的帖子是个光棍汉,是个生活中的失败者,一向被人们尤其是他的嫂子认为不算个男人,甚至“帖子”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嘲弄和侮辱。可他在一夜暴富之后却不失淳朴之心,能够不迷失自己,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少年时的老友。《天街咋就恁么长》中的天街人曾经是农村人憧憬的对象,可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走向没落,天街人的生活也日渐困顿,在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双重失落下,天街人却能在苦难中相互关爱。天街,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一个时代剧变中的现实的乌托邦。说它是现实的,是指作家没有去美化它,把它粉饰成一个桃花源式的美好社会。说是乌托邦,是指它寄托了作家的理想和对社会的道德关怀。
这本小说集中最令我关注的人物形象,是《吹不响的哨子》中的黄瘪子。文学作品中,刻画的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超出作家的预设,从而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如白居易写《井底引银瓶》,本意是“止淫奔”,维持社会风化,但是他笔下私奔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却能引起我们深切的同情。陈斌先创造黄瘪子这个人物形象,本意是在人们都只顾个人发展而不关心他人的社会氛围中,重新唤起人们对集体的关注,对他人的关爱。从文本的表层来看,黄瘪子显然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是一个关心集体的高尚的老党员,在改革开放以前是生产队长,曾在大集体时代得到无数荣誉。在具体事迹上,作品着力表现了这样三点:一是他坚决抵抗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充满了对于土地集中到私人手中的恐惧,尤其是承包土地的大麻子是地主后代,更让他绷紧了阶级斗争的弦,时刻防止地主阶级的复辟;二是他对集体无私的关怀。他多年如一日自发地修理村中的水渠,为集体种树,几乎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三是他在男女关系上非常纯洁。大麻子的寡妇母亲对他这个光棍汉死心塌地,他却严防死守,坚决不从。在政治层面黄瘪子具有党性,在世俗层面他有对道德的坚守,生活作风正派。他的顽固、守旧、落后,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是不丧失人的本分的。
当然,这些都是文本显在层面体现出来的黄瘪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内涵。而黄瘪子这个形象的复杂性就在于,我们如果从生活的逻辑出发,也可以产生别样的解读。譬如他的高尚是和愚昧交织在一起的,他的坚守是和教条交织在一起的,他的党性是和盲从交织在一起的。他反对土地流转,固然有担忧贫富分化以及富人对穷人的压迫出现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承包土地的大麻子是地主后代。他对大麻子代表地主阶级复辟的担忧,显然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出身论、血统论色彩。而他见不得地主的后人发家致富,更是为他当年阶级地位上的优越性被取消而感到的失落和不平衡。他身上那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也正源于他念念不忘的阶级出身。他多年如一日义务清理集体沟渠、为集体栽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都是集体经济的遗物,见证了他曾经的光辉岁月——而造就他的光辉岁月的则正是违反人性的曾经导致大饥荒的集体经济。至于党性,一度使得黄瘪子立场坚定,一定程度上党性也可以祛除人性中自私的成分。但同样是这个使他反对土地流转的党性,也可以使他无条件地放弃个人的坚守,同意土地流转。具有这样的丰富性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我想这是黄瘪子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的地方。当然,这些是我个人对黄瘪子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我想因为作者的写作态度是真诚的,是直面现实的,而我们读者对现实的看法不同,自然就会对作品有不同的解读。
陈斌先小说的不足,也和他强烈的道德关怀有关。由于作家对现实发言的冲动过分迫切,急于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人物有时不免沦为作家道德理念的传声筒,形象塑造略显粗糙。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个感觉,就是作者极力表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尤其是那些超越了普通的关爱以外的感情,往往显得突兀,缺乏具体的细节支撑,不太具有说服力。譬如《吹不响的哨子》中达家嫂子对黄瘪子那种毫无保留的感情,就很不符合常理。作为地主的遗孀,达家嫂子当然可能爱上生产队长黄瘪子,可是作为一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的农村寡妇,要像达家嫂子那样毫不避嫌毫无保留地向一个老光棍示好,显然还需要一些更具有情感感染力的私人交往的细节。小说中只提到黄瘪子做人正派,往往在批斗会后会陪达家嫂子坐一会儿,我想这是不够的。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黄瘪子是一个有党性的老党员,所以他不能对地主遗孀有更多的个人关怀——黄瘪子“党员”身份以外的丰富性被忽略了。《天街咋就恁么长》中詹秀兰对老实头的感情,也显得超出人之常情。詹秀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曾经是天街众多男性追求的对象,先是嫁给一个造反派头头,后来又独自将两个孩子培养上了大学。这样一个女人,一定是见过大场面有决断有故事的,老实头这个有妇之夫则忠厚、惧内,显得有些懦弱,对詹秀兰也没有——当然也不敢有——过多的关怀。如果说有侠女气质的詹秀兰对老实头心怀同情倒是可以理解,但是产生出那种超越了关怀和同情以外的强烈的爱情,也同样令人难以信服。
责任编辑 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