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定义看心理学学科构建
2013-04-29柳妍
柳妍
摘要: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关键词:心理学 学科 心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结论要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而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个体——个人或动物,同时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精神过的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心理学来源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心理学分为七个子领域,分别是:认知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临床心理学视角、行为心理学视角、生物心理学视角、发展心理学视角、特质(人格)心理学视角。
简单来说的话,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大脑的反应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和学习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是通过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的;社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怎样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学主要是帮助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门课。
二、心理学发展简史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1885)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到1897年冯特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三、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1795-1878)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纳(1801-1887)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心理现象,坚持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四、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类尚未拥有科学心理学这一探索内在世界的途径,但是人类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却早已扬帆起航!二百年后的人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这个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无比的坚信,只要我们存在一天,这个脚步就绝不会停止”。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国内心理学和催眠学研究工作者曹剑韩提出大脑运作理论,为心理展现逻辑带来较好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五、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Mind)。
1.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划分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2.从心理的意识划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matememory)现象。
(2)无意识(Uneonse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六、心理学研究类型
(一)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上划分
1.纵向研究
Iongitudinal method,也叫追踪研究,它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贝雷(N.Bayley)以61个初生婴儿为对象,以智力发展为研究主题,从1929年开始长达36年的追踪观察研究,取得了人类智力发展方面的许多重要成果,即著名的柏克成长研究(Berkeley GrowthStudy),可谓历时最长的纵向研究之一。
纵向研究在规定的时期内对同样对象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进行反复测查,因而能详尽地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连续性。但周期较长,易受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被试样本也易减少,且测量的数据也易因反复测量而影响被试情绪,造成准确性下降。
2.横向研究
Cross-sectional method,也叫横断研究,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例如,要了解10-1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可以同时对10岁、12岁、14岁、16岁四个年龄组个体进行测试,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类型省时间,但比较粗糙、不够系统、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3.纵横研究
也有人称之为“动态”研究,它是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灵活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
(二)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划分
1.个案研究
Case study method,是对—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者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往往采取纵向的追踪方式,如我国早期心理学家陈鹤琴对自己的孩子出生后808天的心理发展进行追踪研究。有些个案研究并不采用追踪方式,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研究。它能对被试进行详细、深入、全面的考察,但被试太少,影响研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成组研究
Group sutdy method,是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从统计学的角度,一般以30名被试的小样本组为下限。该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科学性较强,代表性也较好,只是不便于个别深入研究。
3.个案-成组研究
是将上述两种研究类型结合起来的研究。
七、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从观察的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的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前者是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后者是重点观察被试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现;从观察者身份上划分,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前者是观察者主动参与被试活动,以被试身份进行观察,后者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试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从观察的场所上划分,可分为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的情境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带有被动性。另外,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有时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精确地确定心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为了克服观察法的弱点,就出现了有控制的观察,即实验法。
2.实验法
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实验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2)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程。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4)测验法
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5)个案法
个案法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除了上述常用的几种外,还有内省法(自我观察)、思维法、临床法、模拟法、日记法等。
八、心理学研究任务
1.描述心理事实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这涉及到大至对整个心理现象、小至对某一具体心理现象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
2.揭示心理规律
科学的心理学不能只限于描述心理事实,而应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现象的说明,即揭示某些现象所遵循的规律。
一方面,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机制。它包括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两个层面上的研究。前者研究心理现象所涉及到的心理结构组成成分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后者研究心理现象背后所涉及到的生理或生化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3.指导实践应用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例如,可以根据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各种心理现象表现的情况,研制各种测试量表,藉以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因材施教和人职匹配提供依据。
九、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
指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起心理的各种刺激时客观的,心理的各种行为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身体的动作,变化等也是客观的。我们在观察和实验设计、收集各种数据材料、分析整理记录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比学坚持客观性原则,不能主观臆测,不能暗示,不能虚构。
2.发展性
心理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必须遵循发展性的原则,不仅要看当前的心理活动特点,还要看到心理发展变化的方向,绝对不能把心理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可能因各种因素长期影响而发生变化。
3.实践性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不仅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且需要在各种实践中进行;既要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应用的研究。
4.系统性
要求在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作用,应该把某一心理现象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5.伦理性
对心理现象和过程的研究应当符合社会和生命伦理的要求。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因此,任何心理学研究都不得为了获得研究资料,而对被试施加对其身心健康和以后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处理,也不得在未经被试允许的情况下,把被试的任何档案资料公布或供给其他人使用。
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心理现象的发生的主题上看,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从心理现象产生的器官上看,人脑固有的自然属性是在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变化和发展的,其技能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内容上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社会存在和自然现实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形式上看,人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科学命题本身就蕴含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前苏联科学分类学家凯达洛夫院士把心理学定位于他们所绘制的“科学三角形”的中心,而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后来,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凯达洛夫时科学三角形做了补充(如右图)。他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之间(更接近于自然科学)加了一个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加了一个技术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共同构成了人文科学,数学和哲学共同构成了思维科学。
因此,心理学是在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从心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与它们的关系来看,心理学是一门具有提供分享和解决问题独特视角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它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十一、心理学派
1.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o),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O-在阈限的刺激强度。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2.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派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1)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1)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2)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4)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3.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4.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5.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5.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7.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十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1.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2.反省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创建于2007年12月,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象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流派一样,是一个独立的新流派。
反省是指对自己内部已经发生的心理活动的回忆,如对自己的梦、灵感思维、直觉思维、记忆活动、情绪活动等心理活动的回忆就是“反省”。而对外部事件的回忆就是“回忆”,概言之,对心理内部事件的回忆就是“反省”,而对心理外部事件的回忆就是“回忆”这就是回忆和反省的区别。通过反省,抓住瞬间即逝的心理现象,并从中加工出心理规律来,此即打开心理的黑箱。反省是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十三、国内关于心理学的构建
心理学,这三个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些神秘。人们往往会跟“读心术”“心理控制术”“催眠”这些词语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这些理解仅仅反映了心理学的一个侧面而已。
在我国,自1917年陈大齐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虽几经起落,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也进入空前未有的繁荣时期。已形成从全国性到地方性的各级心理科学研究所、学会网络,每年有近十份心理学专业刊物、几百份教育类刊物和大学学报上发表上千篇心理学文献。各种心理学书籍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仅在所有师范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各种心理学课程、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和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设立心理学系,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而且各种心理学培训班已从学校扩散到社会,从课堂教学发展到电视教学。
国家教育部于1995年第一次成立我国高等学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还在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我国心理学理科基地,并决定在所有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心理学。1999年,国家科技部将心理学确定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这表明心理学被正式列入我国主要学科建设体系。从而在点和面上都有力地提高了心理科学在我国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并促进了心理学在社会各界的迅速普及。
1.心理学源于西方中国起步较晚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世界。经过100年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
然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很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心理学,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
2.中德培训拉开中国心理学发展帷幕
1997-1999年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于中国的心理学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就是中德合作的心理治疗班在中国开设了。因为这个中德班非常专业和系统,所以大大提升了中国本土治疗师的视野和技术水准。之后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比如李子勋、杨凤池、朱建军、曾奇峰等等。
在此之后,中国的应用心理学逐渐拉开了帷幕。一些高校开始引入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政府推出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认证,很多民营心理培训机构开始从西方引进心理学流派和技术。这些努力和行动,让心理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3.中国文化对心理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西方提供智慧。“东一西方心理学”又称“智慧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家们东方文化和心理学思想的一种追求。可以说,“东-西方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
(2)为智者提供灵感。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无不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也都直言不讳从中所获得的灵感。
3.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1)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2)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